爱如死之坚强f

犹太人的智慧语录中有一则描述世上十二项坚硬的东西。先是石头 (1),但铁可以削石 (2);铁遇火 (3) 会鎔解;火遇水 (4) 会熄灭;水被蒸发成气 (5);气被风 (6) 吹散;但风无法將人 (7) 吹走;然而人常为恐惧 (8) 所困;酒 (9) 能驱逐恐惧;睡眠 (10) 可以消除酒意;死亡 (11) 比睡眠更为持久;但是死亡也敌不过爱情 (12) 的力量。
其实,这段话主要的意思是用其他东西来衬托出最后一句:「死亡虽然坚强,却无法胜过爱情的力量!」若是將两者作出比较,爱情比死亡更为坚强。
唐佑之牧师对「爱如死之坚强」这句话有以下的解说:「死亡是无法掩饰的、无法逃避的,爱又好似坟墓那样顽强,无可抗拒。」当死亡先生前来叩门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逃避或抵御,它的来临是一项不能改变的事实。对於一个有爱心的人,没有甚么事物可以难阻他;他不软弱、不惧怕、亦不后退。
既然爱情是坚强的,为甚么今日许多的婚姻关係是那么脆弱呢?为甚么在有些拥有良好爱情基础的婚姻,在时间的冲击之下,最终面临破裂呢?其中当然有眾多不同原因,但相信主要是忽略使真爱坚强的一项重要原素 – 委身(commitment)。
当一男一女在婚礼的圣坛前「互託终身」之后,婚姻就是一项神圣永恆的盟约。婚姻不单具有罗曼蒂克的浪漫,它同时是一项决志,决定一生一世去爱神所预备的配偶。爱情不是一种买卖,只以「利益」为出发点,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就会放弃不干。婚姻亦不是一项游戏,只满足自己的兴趣与欢愉,但当厌倦的时候就说:「不玩了!」
真爱是彼此以身相许,在神面前立志从一而终,这样的委身有多项的好处。首先它使双方都有安全感,在稳定与互相信任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其次是当遇见第三者要介入的时候,可以坚决说「不」,不须多作考虑。最后它可以培植责任感,不以「利益」或「个人喜好」来作评估是否要继续爱对方的標准,因为对神的委身,所以愿意承担责任,面对困难。
在中国以前以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姓在婚姻关係上是身处弱势的,因此许多母亲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不忘耳提面命她们在结婚时,必须要爭取一纸婚书,以作日后的保障。提防丈夫有外遇要闹离婚时,可以爭取赡养费、子女的抚育权,以及部份的財產等。
其实一纸婚书又岂可確保婚姻的健全?只是在离异时可以得到一些补偿罢了。能確保婚姻关係持久的,是彼此之间的发自於爱的委身。
不少人认为这种委身是失去自由,会被关在婚姻的牢狱中成为「囚犯」。然而要婚约坚固,又要自由毫无约束,真是鱼与熊掌,二者不能兼得!
在欧洲(Netherlands)有一城镇里曾流行一种风俗。一对新婚夫妇会从房子的一道门进去,这道门就就被封闭不会再被使用,直到夫妇中有一人去世,他们会將死去配偶的身体从这道门运出来。
这是很好的实物教材,说明婚姻是恆久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