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裏的生活與事奉-5

賴若瀚牧師
弟兄、姐妹們,你是否與聖靈有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你是否曾經忽略過祂的存在,好像陌生人一般?或對祂產生過誤解,而過分強調聖靈充滿的外在特征?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與對待聖靈裏的生活與事奉呢?本系列講座將分六次來探討這個主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為父作子──如何依從聖言教導,實踐天父真愛?

賴若瀚牧師是一位牧師和神學院老師,也是聖言資源中心的會長,但在家庭中,他有一位怎樣的父親?在兒子心目中,他又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問:賴牧師,可否談談你的家庭?
答:我父親是個虔誠道教徒,後來更升為道場主持,開壇作法、為善信祈福。他們曾在香港有山有水的地方,買了一幢大屋作為道觀。平常是鎖著的,只有遇到道場禮拜儀式,他才領我們去參拜;當然也有很多信眾前來求福、求醫治、求平安。他們會帶着很多東西供奉給道觀,所以每次參拜以後,父親都會給我們好東西吃。那地方山明水秀,每次前往都讓我盡興吃喝玩樂一番。在我11歲生日那年 (道教視11和21為大日子),他不但在道觀為我祈福,而且請了幾位道士為我在家中作法,並送我一個寶盒,說等到21歲生日時才可以打開。

問:那麼你相信爸爸所拜的嗎?後來又怎樣相信耶穌?
答:我看着這些事情的發生,內心雖然存着不少疑問,卻無法改變現狀;直到念初中一、二的時候,有個非常要好的同學帶我去參加佈道會,從此人生便被神改寫了。
當天的主題是「主的愛」。從信息中我體會到,在父親所信的宗教裏只有驚慌──有人怕得罪神靈而受罰;亦有人只為利益,惟恐得不到祝福而失去利益。
反之,基督信仰講「愛」,神與人、人與人都在愛裏建立關係。當講員說到耶穌如何在十字架上為我釘死、成就救贖時,神的愛深深觸動了我,那一刻我痛哭流涕。當講員呼召的時候,我立刻舉手決志,相信耶穌。後來,感覺彷彿被大雨洗滌過一樣,清新又輕鬆。
之後我就隨那個同學去教會。父親得知我信了耶穌,居然沒有反對。當時,在天主教學校念書的姐姐,也信了天主教。他說,信甚麼都好,總有一個是對的,也會保佑我們一家……。我詫異於他對不同信仰的包容性,也許他以為這就等同在信仰上買了「全保」吧!

問:你又怎樣走上傳道之路呢?
答:在中學三年級的夏令會中,在講員呼召人出來傳道時,我因聖靈的強烈感動,站起來走到台前,並立志一生事奉神。十八歲中學畢業後,我就進入聖經學院。在一次宣教學的課程中,老師談到在落後地區有很多人拜假神,他們在信主後因為沒有清除所有假神的符咒或飾物,仍會給假神留地步。我突然想起道士們送我的那個寶盒,於是回家拿出來,交給院長毀掉它。神學院畢業後,我回應神的呼召,作宣教士,獨自到菲律賓去宣教。

問:你有嘗試過向父親傳福音嗎?

答:信主之後,我也嘗試過向父親傳福音。可是,那年代的嚴父具無上權威,加上父親一口咬定,年輕時教祖顯靈,從獄中救過他,所以根本沒得好說。我惟有禱告,將他得救的事交在恩主手中;我出去宣教期間,也曾請朋友去探望他、向他傳福音,但他卻無動於衷。

我沒有放棄,耐心等候神作工。1976年父親移民加拿大,沒多久便患上肺癌。他住院時候,有位牧師的爸爸曾向他傳福音,但他還是不肯相信。後來他做了手術,情況好轉,甚至康復出院了!

問:你爸爸最終能得救嗎?
答:1979年,我和太太帶同三歲多的女兒到加拿大去探望他。當時我應邀到多倫多一教會講道,父親在我妹妹陪同下,第一次進入教堂,但他表示只是來捧我的場,並非願意信耶穌。五年後,他的肺癌復發!1984年我在美國牧會兼進修時,多次往多倫多探望他、陪伴他,雖然我們無所不談,但一觸及信仰,他便清楚表態,自己不可以叛教。我知道,除了神,沒有人能使這顆石心變成肉心。

有一次,我在父親的病榻前為他祈禱,並問他可要信耶穌?他表示可以信,但不可以公開洗禮。在臨近父親人生最後的時刻,我在他耳邊問他:「你以前說過信耶穌?如果是真信,就眨眼兩次。」他即時依我的話做了;我不敢確定,於是又對他說:「若是真的相信,你握我的手兩下。」他牢牢地握了我的手兩下。感謝神,我確定他是真心信主了。

不久,神便把父親接到祂懷裏。我心中滿是感恩,體會到:我一直禱告不放棄,神更不會放棄,成就了這件美事。

問:可否談談你自己的家庭?家人當中,有沒有令你感到擔憂牽掛的呢?
答:我有三名兒女,大兒子爾立 (Caleb) 從小聽話、性格內向安靜,不大愛說話,他曾令我擔憂牽掛了多年。
他中學的成績尚算中等,上了德州大學念建築的第一個學期,分數還是相當不錯;之後,成績一落千丈;第二年被迫轉系修讀英語。每次他回家,我們軟硬兼施地追問他退步的原因,但他支支吾吾,我們問不出原委。

有一次我問他:「依你現在這種狀況,你的人生有甚麼計劃和目標?」他居然回答:「人生一定要有目標嗎?走一步是一步不好嗎?。只要有一份工作,輕輕鬆鬆,不用帶工作回家,哪怕是在超市替人家搬搬抬抬,賺到一點錢就很開心了……」
我們聽後一籌莫展,為這個全沒志氣的孩子更加憂心。

但我仍深信,自己是神與我兒子之間的橋樑,惟有祈禱將摯愛的兒子交託給神。我們在他身上雖然沒法做甚麼,但流淚的祈禱卻起了作用。一次我跟兒子說:「兒子啊,我不知道你的現況如何,但爸媽仍然很愛你。當你回過頭來,爸媽一定仍在這裏,用主耶穌的真愛來等待你。」

問:兒子這樣不長進、令你擔憂,後來是怎樣回轉過來的?
答:事實證明,是神那份愛到底的愛,永不放棄的愛,終於把這個年輕人挽回過來。爾立在大學最後一年,忽然醒悟過來,正因為這樣,才可以僅僅合格畢業。畢業後,有一次他跟我作出深情的剖白。他坦承:「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整個人沈迷在網絡遊戲中,天天打機,夜夜不眠;我睡覺,電腦從不睡覺(繼續下載動畫) ,結果,不但耽誤了我的學業,更消磨了我的心志。感謝神,在一個退修會的晚上,當我聽講員說到耶穌的愛──祂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受死,不知怎的,我很受感動!最後,傳道人問誰願意重投主愛的懷抱,不再虛度人生,不再浪費生命,我立刻回應,重新立志。當夜,我哭了整個晚上,並把二千多張遊戲盤都弄爛扔掉。」
我相信這完全是神奇妙的作為,不然,從小就聽得滾瓜爛熟、耳熟能詳的耶穌釘十字架的事蹟,怎麽可能感動他?為此,我對神感恩不已!

問:兒子親身經歷和體驗到神的愛,人生方向有甚麼改變?
答:後來,爾立願意奉獻服事神,在美國德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修讀神學,畢業後到休士頓當傳道人。2015年1月起,他在三藩市金門教會負責大學生的工作,用過往的親身經驗去幫助年輕人。
神用無條件的愛愛我們,作父母的也只能用愛去融化子女冰凍的心並接納子女。這是我們終身要學習的功課。

問:在大半生中,先後經歷了父親和兒子奇妙的改變,你最深的感受是甚麼?
答:神的聖言、教導、應許等等,全都清楚地記載在聖經之中。我們若能明白、遵守、實踐,定必蒙福受惠。這是我可以一生作見證的。


歷史之旅後記

自從我丈夫退休之後,他很喜歡出外旅行。當然看風景是吸引,但他最大的樂趣似乎是旅行之前的資料搜集。我每次旅行後都感受到神的恩典,特別是在體能上進步了(因為曾經有腦腫瘤,手術後身體狀況)

 

翌日週六上午,我突然覺得左眼視力有變,看到很多黑㸃及曲線般物體在游動,心中不安。但知道神的同在,無論在家或出外都在祂的看顧之下。 前天得到眼科醫師診斷的報告,知道沒有眼膜脫落,只有俗稱「飛蚊症」問題,只要耐心等候就會好轉。我順便和眼科醫師談及丈夫在醫院急症室求診的經歷:他得到很快的診治,連X-ray 都在一小時內完成,可算是少見的。 我説這是神聽我們及多人的禱告(上週五晩我們原定參加Gideon Bible society的聚會,因去了醫院而不能赴會,事後知道負責的弟兄即場代禱)。眼科醫師竟然附和說,這是人所説的祈禱的大能(the power of prayer)。當時我沒有機會問她的信仰,希望她心有感受。神藉此增加了我的信心及勇氣,以後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人當中,我都願意見證祂在我身上的恩典大能!今天是週四,丈夫雖然現在還有些少咳嗽,但已退燒,藥物已起作用,相信日內他可以完全康復。

今次教會歷史之旅,除了看到各處風景、認識宗教改革歷史外,心中亦感受良多。多謝各位牧師、師母的服侍,神必奬賞!區牧師的博學,實在是好榜樣,鼓勵我們要繼續多學習。與曾牧師師母的接觸相處,讓我感受到他們的牧者之心。

旅程結束,回加拿大之後就開始再讀使徙行傳,看到二千年前的使徒為主而受迫害;而在五百年前的新教徒以至現在的信徒,為主而受迫害的事並無斷絕。更難過的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因為對教義的解讀不同,以致意見不合或所採取之方式有別,至終彼此對立,例如在蘇黎世河畔聽到的事蹟:慈運理與重洗派信徒衝突,造成殺戮和逼迫。因為我自己是參加浸信會的,想到若當時身在現場,不知會如何應對。這事叫我更加反省自己與教會弟兄姊妹的相處,務要善待他們。求主幫助我能用衪的心去愛,用祂的眼去看,因我們每一個信主的人都是衪的聖徒,祂眼中的瞳人,至寶至貴。


活出主道的藝術

書作者倫思學牧師是資深牧者,他配合多年牧養與講道的經驗,將他過去在教會主日學開設的「釋經與應用」課程講義加以整理,結集成書,與讀者見面。雖然本書篇幅不長,但立論精闢,深信它會為有志研經者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幫助他們懂得應用聖經。

此書隨了強調聖經應用(biblical application)的必需性外,還在探討權威性(authoritative)的應用當乎合作者的原意(author’s intent),忠於經文所述,透過一個撘橋的過程(bridging),靈訓或原則化(principlization)地找出適時(relevant)的應用,把古舊的經文和現今的聽眾連起來。

以下是全書簡短目錄
第一章:應用《聖經》的研究 Study on Biblical Application
行道是聽道後當有的正確態度 Action is a proper response after hearing the Word
為甚麼要研究《聖經》的應用? Why study biblical application?
《聖經》的應用與聖靈光照 Application and the illumination of the Holy Spirit
《聖經》對應用的看法 What does the Bible say about its own applicaition
第二章:三類《聖經》的應用 Three Types of Application
讀經態度影響應用行為(路十25- 37) Our attitude toward the Bible affects our response
胡亂的應用 Arbitrary Application
借鏡的應用 Analogous Application
權威的應用 Authoritative Application
第三章:權威的應用 Authoritative Application
《聖經》是神對人講話 The Bible is God communicating to human
權威的應用 Authoritative application
原聽眾的意義 Authorial Intent
第四章:認識靈訓 Understand Principlization
甚麼是靈訓 What is a principle
活用靈訓 How to principlize
應用的準確性 Validity of an Action


「解經講道」能適合後現代的聽眾嗎?

數年前與一位神學教授談及「解經講道」是否適合今日的後現代 社會,他質疑羅賓森(Haddon W. Robinson)所倡導的「解經講道」是不是唯一的講道方法時指出:「以剛出版的Mathewson著作 The Art of Preaching Old Testament Narrative 為例,就提供了另一套可行的講道方法。」但實際上Mathewson是在羅賓森教授督導下取得講道博士學位,該書是改寫他的博士論文而成。很多人把「解經講道」當作是一種方法(method),其實它是講道學的一套理念(philosophy) 。 聖經是神的話,神的話絕不受時空的限制,「解經講道」就是講解神的話,故也絕對適合任何時代的人,包括了今日的後現代聽眾,此文就是為了探討「解經講道」如何在後現代社會中有效地運用而寫。
在 《實用解經講道》一書中,羅賓森對「解經講道」的註釋為:「是對一段經文按其上下文所作的歷史、語法及文學的研究。聖靈藉這段經文先影響(改變)講員的生命,然後通過他向聽眾說話。」 由此定義,構成「解經講道」必具備的五個元素有:(一)經文支配信息(講章),(二)講道者傳遞一個概念,(三)概念由經文衍生,(四)概念應用在講道者 的生命中,(五)概念應用在聽眾的生命。 讓我們藉著這五個元素來透視「解經講道」在後現代社會中的迫切性。

經文支配信息
後現代聽眾不相信有絕對真理;「解經講道」不但肯定聖經是絕對的真理,還驅使後現代聽眾面對真理時要作出抉擇。
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有絕對的權威,宣揚它無疑是直接衝擊著反對任何權威形式的後現代思潮。然而「解經講道」的權威就是經文的權威,經文的權威也就是神的權 威,是絕對的權威。一般聽眾可能對「後現代」的現象所知無幾,但他們相信沒有絕對的標準,故可任意思想和隨意行動,所以對他們來說,「後現代」思想並不是 一套哲理,而是一種生活型態的思想表現。當講道者(expositor)藉著經文清晰地把神恆古不變的真理(神的本質、性情、權能和權威;人的本性,被罪 所挾制,無力自救;神將永生(遠)安置在人心中……等)展示在聽眾面前時,就是讓神直接向他們說話,他們要直接回答神。這正是十九世紀講道王子司布真牧師 所說的「福音(經文)就像關在籠中的獅子,它不需要辯護,只需把牠從籠裏釋放出來。」
既然經文本身就是力量,講道者就無須用權威的語調來表達 信息。後現代聽眾質疑一切權威,所以他們抗拒說教的口吻,只接受對話式的講道。發問:「當如何親近神?」總比「你們一定要藉著禱告、靈修來親近神!」更令 這些聽眾易於投入和接受。同一個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表達,會帶來不同的果效。
「解經講道」除了讓聽眾面對神外,它還讓神的話(經文)直接貫入聽眾 的內心,發揮強大的影響力。因「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 明。」(來四12)這樣,聽眾才會自行發掘出,只有神的話才能滿足人的需求和解決人罪性所衍生的問題。
「解經講道」讓聽眾親身經歷神,感受祂話語的力量。對後現代聽眾而言,這不但帶來新鮮感,更給與他們新的經歷──神話語在人的內心工作和發揮力量。

講道者傳遞一個概念
「解經講道」的權威是在經文,所以講道者的責任是解釋經文,以期聽眾能明白怎樣感受經文的權威。他傳遞經文原有的信息,不是製造經文以外的信息。他不是廚師, 只是侍者,他的任務只是將美食佳餚傳遞給食客享用。 傳遞方式則可多元化,無須停留在傳統邏輯性的陳述,講道者可嘗試用敘事、話劇、獨白、角色扮演等不同傳遞方式。後現代聽眾看重關係過於理論 (relational over rational),即不單有理性,亦兼顧全人(理性、情感和意志),所以講章若能多加插維持經文的活力(dynamic)和神學的隱喻、故事、比喻、文 字畫像(word picture)、真人真事等例證,都有助後現代聽眾去了解信息的概念,讓他們全人投入聽道的過程中。
「後現代」聽眾的另一特 點是質疑「元敘述」(metanarrative,有學者譯作「大故事」)的存在,他們不相信有一套哲理可全面解釋所有歷史、經驗和知識。「解經講道」既 按經文講述一個完整的概念,因此聽眾每次聽道只接受一個概念,而非一大套的理論。當然講道者可以有系統地按照聖經書卷,一章一章地講下去,假以時日,聽眾 就會明白一套完整的聖經人生觀。那時,後現代聽眾就會面對神絕對的真理,藉聖靈的工作,叫他們的生命和生活降服在神的聖言之下。

概念由經文衍生出來
多疑的後現代聽眾雖不相信有「元敘述」(「大故事」),但他們接納多元論(pluralism),所以易於接受個別的敘述(「小故事」)。聖經百份之七十以 上的篇幅都是以敘事體裁,說出千百個不同的「小故事」。講道者可以從這些「小故事」的經文入手,讓聽眾先進入經文的世界,肯定經文從原作者而來的意義,再 從經文衍生概念,然後應用。按這次序陳述的講章是歸納式「解經講道」,讓聽眾與講道者一同探討學習,一同找出結論。這樣化零為整,歸納而出的概念不但減低 後現代聽眾對真理的抗拒,更能讓他們在找尋中發掘真理,從而得到喜樂和被說服。
基督教既宣稱聖經是神的話、是絕對的權威,後現代聽眾會在求真 (authentic)的意識下細察和衡量講道者是否正如他自稱地尊重聖經。「解經講道」的概念既由經文衍生,聽眾可認定信息貼切反映出經文的意思。另一 方面,講道者可按經文的文學結構來剪裁講章,如此既避免曲解經文,更加可加增講道者的「真實」可信性。

概念應用在講員生命中
講道者在預備「解經講道」的過程中要先讓經文改變自己的生命,然後才能傳遞出一篇有力的信息。後現代聽眾不單要求知道信仰的因由,更要看見講員身體力行的生 命與生活,讓他們明白這概念是怎樣影響講者的行事為人。因此對多疑又求真的後現代聽眾來說,駐堂牧者比客座講員更具影響力。駐堂牧者除了經常與會眾接觸, 了解會眾的需要、掙扎和軟弱外,還可讓他們認識到牧者堅定的信仰和行事為人,更能與他們一同掙扎,一同成長。
講道者若能善用個人生活的實例,把自 己的經歷整理成多個有頭有尾的「小故事」,配合講章,有助聽眾更深入地領悟經文,接受經文的信息。加插這些例證時,切忌標榜自我,而要以激勵聽眾應用經文 為最終目的,所以不獨要講述成功的見證,失敗和挫折的也同樣寶貴,同樣感動人,因後現代聽眾看重無偽的「真」,例子引用得恰當就可帶出震撼的果效。

概念應用在聽眾生命中
「解經講道」最終的目的不是增加知識,而是改變聽眾的生命;後現代聽眾講求務實(pragmatic),他們提不起興趣聆聽與生活脫節的事情。
換句話說,缺乏提供應用的講章就不是「解經講道」,但應用不單是聽眾的責任,更是講道者的職責。所以講道者不應停留在釋經的層面,讓聽眾自行摸索應用。講道者應按聽眾的實況,提供應用的途徑和實例。有學者把「解經講道」解釋為「將經文解釋到讓聽眾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如同烹飪示範,廚師逐步解釋,但他不能強調講解而忽略示範,因為他最終的目的是讓觀眾能煮出同樣的佳餚。 故此,講道者不單要聽眾增加知識,還要期待他們生命有改變。講道者清楚解釋經文,提供各樣可行的生活應用,讓聖靈在聽眾心裏動工,達到生活行為的改變。
在 崇尚理性的現代社會,解經信息常常對腦袋說話,只看重解釋經文,而看輕應用。在後現代的社會中,人心零混複雜,講道者要藉經文進到人心的深處,與全人對 話。對後現代的聽眾而言,並非解經愈多,收益就愈大;故此「應用」成為講道的重要環節。當然講道者仍須解釋經文,但經文的應用卻可佔講章一半或更多,所以 在挑選講道經文時,要先衡量在預定的時間中能否把該段經文解釋清楚,同時又提供足夠合適的應用。
一篇扣人心弦的講章在開始的幾數分鐘內,必 須與聽眾搭上關係,答覆聽眾心裏自然發出的問題:「為甚麼我要花四十分鐘聽你講話?」單說「這是神的話,所以你們要聆聽」不能贏得後現代聽眾的聆聽,因此 講道者必須在引言部份下苦功,努力從可能的應用中,找到與聽眾日常生活的接觸點,針對他們的需要,展現明白經文後,加上身體力行可帶來的收益。

結語
在 一間教會牧養了三十七年的牧者,被問及他的感受時,他答道:「首先我要澄清:雖然我是在同一地方牧養了三十七年,教會卻不是一樣的教會,會眾也並非一樣的 會眾,他們改變了;不單如此,我也不是一樣的牧師。」後現代的思潮已經滲透在教會當中,講道者如果能夠掌握到「解經講道」的理念,靈活運用,必定有助他講 道的效果。 最後,此文只闡明如何利用「解經講道」迎合後現代的聽眾,但千萬不要忘記,在一般會眾中,多受其他思潮影響的聽眾仍有許多,講道者不可不注意他們的需要。

~~~~~~~~~~~~~~~~~~~~~~~~~~~~~~~~~~~~~~~~~~~~~~~
1. 一般學者們把後現代思潮歸納成下列特點:(一)理性和邏輯並非唯一達到真理的途徑;(二)沒有客觀絕對的真理;(三)質疑及抗拒一切的權威;(四)不相信 有元敘述;(五)甚麼都是相對的;(六)務實求真。至於後現代思潮如何影響了解經和讀經,蘇炳甘牧師在「後現代解經」(《教牧分享》2004年一月華福會 出版)一文中有精簡的介紹。

2. Steven D. Mathewson, The Art of Preaching Old Testament Narrative.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2002).

3. Haddon W. Robinson, Biblical Pr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of Expository Message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2001) 2nd edition, 22. Scott M. Gibson, “Philosophy versus Method: Big Idea Preaching’s Adaptability.” The Big Idea of Biblical Preaching: Connecting the bible to People, (Baker Book House, 1998), 163-72.

4. 羅賓森《實用解經講道》(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991),18頁

5. Judson Shepherd Lake, “An Evaluation of Haddon Robinson’s Homiletical Method: An Evangelical Perspective” (T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 Africa, 2003), 115-155.

6. Nancy Pearcey and Philip E. Johnson, Total Truth: Liberating Christianity from its Cultural Captivity (Crossway Book, 2005), 17

7. Richard L. Mayhue, ed. Rediscovering Expository Preaching: Balancing the Science and Art of Biblical Exposition (Dallas, TX. Word Publishing, 1992) , 257

8. D. P. Teague, “Postmodern Preaching: Exploring How to Preach Christ to Postmodern People,” http://www.postmodernpreaching.net/postmodernism.htm (Accessed July 15, 2008)

9. 讀者若想進一步探討這課題,可參閱Graham Johnston, Preaching to a Postmodern World: A Guide to Reaching Twenty-first Century Listeners (Baker Book House, 2001) ; John Piper and Justin Taylor, editors, The Supremacy of Christ in a Postmodern World (Crossway Books, 2007). 另外,Preaching Magazine 17: 4 (Jan-Feb, 2002)全期主題是Preaching & Postmodernism,甚具參考價值。


講章的鋪排

 常聽到一般的釋經講道都是先解釋經文,然後順序列出兩、三個經文要點,再引用一些例證,最後從經文中找出數個教訓或應用的原則來。這種按着解經、例證、應用三部曲的講章鋪排,是大多數傳道人在神學院修讀講道課時所學會的(例:大綱A)。這種講章編排的好處是傳道者能有規有矩地依經直說,不失為初學講道者容易掌握的入門方法。

但這「先解釋、後應用」的講道模式亦有其不足之處,那就是無形中把「應用」視為講章結語時的附加品,誤把信息資訊的傳遞等同了信徒生命的改變,未能把兩者融會貫通在整篇信息之中,以致聽眾在仍未能聽到與他生活相關的資訊時,往往已在講者敍述經文的背景、詮釋的時候便溜失了,轉去了別的台(轉移了視聽當有的注意力)。更不幸的是,若遇上較長的講章,超越了預定的時限,往往被删減的也就是「應用」的部分了。
一篇有功效的釋經講道是以應用為主導,而「應用」不是講道結語的附加品。講道的本質是應用,它是傳講信息的最終目的,無論說成是生命的改變、更像主基督、順服主或是以行動來榮耀神等,歸納起來,仍是離不開應用的範疇。故此,每篇講章的取向都當以應用為目標,並不是止於陳述講者分析研經的心得或綱領。這不是說講者可以疏忽釋經的步驟,相反地,他要分外地準確解釋經文,更要探索經文的氣勢(thrust)和內嵌在經文中的應用動力,繼而藉着這動力鋪排與聽眾生活相關的信息(例:大綱B)。如是者,講者在鋪排講章時,應用是從講章的楔子便開始,向着預定要達到的目的去發展;宣講信息時,應順着經文的氣勢,按着聽眾的適切需要,隨時帶出生活的應用來,不必等到結語才提出應用。如此經文與應用便能融會貫通在整篇信息之中,聽者可隨着經文的進展領悟到當中相關的應用來。
大綱A:奉獻的動機 可十二41-44
I. 耶穌以寡婦所獻上的兩個小錢為模範
A. 兩個小錢
1. 兩個小錢是利未制度下容許的最小奉獻金額
2. 兩個小錢相等於今日購買兩片麵包的價值
B. 為何耶穌揀選了她作眾人的奉獻榜樣?
1. 耶穌所看重的是奉獻者的態度
2. 「怎樣(how)投錢入庫」不是投入多少(how much)
II. 寡婦明白奉獻的真正動機
A. 她明白奉獻的動機,是愛主、對準主而作的
B. 她寧可揀選奉獻的權利,放棄了日用所需
C. 她相信她整個人及她一切所擁有的都屬於主
D. 她知道甚麼是真正的敬拜,那是把主放在首位
III. 應用:神如何衡量你的奉獻?
A. 視乎對你的(經濟的)價值
• 不是計算多少,乃是付出多少
B. 視乎你財富的比率
• 不是數目多少,乃是比率多少
C. 視乎你奉獻後留下的有多少
• 不是奉獻多少,乃是留下多少
D. 視乎你的犧牲程度,非你奉獻的數目
• 不是錢,乃是精神
大綱B:奉獻的動機 可十二41-44
I. 耶穌以寡婦所獻上的兩個小錢為模範
A. 兩個小錢
1. 兩個小錢是利未制度下容許的最小奉獻金額
2. 兩個小錢相等於今日購買兩片麵包的價值
B. 為何耶穌揀選了她作眾人的奉獻榜樣 ?
1 耶穌所看重的是奉獻者的態度
2 「怎樣(how)投錢入庫」不是投入多少(how much)
II. 寡婦可有三個不奉獻的理由
A. 「我實在很窮,有此需要。」
1. 新約時代寡婦的地位卑微
2. 早期教會(會堂)賙濟寡婦
3. 寡婦僅有的,她全都獻上
B. 「我所獻上的微不足道,無補於事。」
1. 聖殿的宏偉 (十三1)
• 當時聖殿40呎長 、16呎闊、12呎高
• 充滿了金器和銀器等
C. 「領袖的腐敗,吞寡婦的家產!」(十二38-40)
III. 寡婦的奉獻與眾不同
A. 她的奉獻與當時宗教領袖的奉獻不同 (十二28-40)
1. 文士是知道最要緊的誡命,但仍是「離神的國不遠」(28-34節)
2. 文士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 又喜愛會堂裏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38節)
3. 文士假意作很長的禱告(40節)
B. 她的奉獻與當時眾人的奉獻不同 (十二43、44)
1. 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裏頭
2. 眾人奉獻那剩下的,無痛、無血、無淚,更談不上犧牲甚麼了
3. 主從眾人所得的是最末的一部分
C. 她的奉獻與現今我們的奉獻不同
1. 今天你為何奉獻?
• 若政府豁免了免稅的部分,你還會奉獻同等的金額嗎?
• 若你不再在現有崗位事奉,你仍會維持現時的奉獻金額嗎?
• 若⋯⋯
IV. 結語:寡婦奉獻的真正動機
A. 她明白奉獻的動機,是愛主、對準主而作的
B. 她寧可揀選奉獻的權利,放棄了日用所需
C. 她相信她整個人及她一切所擁有的都屬於主
D. 她知道甚麼是真正的敬拜,那是把主放在首位
評點與考量
1 大綱B是從大綱A增刪而成:加增了中間的兩大點,卻刪去了原有的最後一點。如此,就由一篇「經文分析」加上「應用」的講章轉為一篇以應用為主導的講章。大綱B所加上的第二和第三大點,內容是從搜索經文的上下文而來,察覺出聖經作者記載寡婦奉獻這段故事的目的,繼而順其內嵌的動力,在第三大點結束時讓聽眾反思他們奉獻的因由和心態。
2 大綱B所列出的每一大、小點標題,並非寫講章的常規和標準,因為以應用為主導的講章不當以經文的內容(如寡婦、文士、兩個小錢等)為標題,而當以聽眾現今情境、現代應用為標題。但因經文是敍事體裁,又是講論奉獻金錢這敏感(甚至是抗拒性)議題,故此我採用歸納法來推展講章,先讓聽眾投入經文,才引出核心信息。
3 經驗告訴我,當講者進入第二大點與聽眾一起從上下文中找出寡婦可有不奉獻的理由時,他們不其然也會反省一下自己不奉獻的理由。這是敍事文的特色,可讓聽眾投入故事中,因而減低了聽者抗拒的機制。此時,講者可說出以下一段有效的話:「對寡婦來說,雖然有十個理由不該奉獻,但只要有一個理由去奉獻,她就願意奉獻所有。對不願意奉獻的人來說,雖然有十個應當奉獻的理由,但只要有一個不當奉獻的理由,他就可以無動於衷。正因這樣,耶穌就在眾多人的奉獻中,刻意地圈畫出寡婦的奉獻,並叫門徒過來,指出她的奉獻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便可歸納這大點而轉折入下一大點──寡婦的奉獻與眾不同。
4 大綱B顯示整篇講章的編排是以故事來推進,能匹配着經文的神韻(nuances)和語調(tone)。耶穌指出寡婦是眾人奉獻的榜樣時,祂並非明文命令「你們當這樣的奉獻」或吩咐「你們當有這樣的奉獻態度」等,所以講者不宜以命令式語調來宣講或鋪排這篇的講章。
5 因為大綱B是全以經文的人物和事物作標題,故此,講道開始時必須依賴一個強而有力的楔子來指出這段經文(故事)回答着聽眾切身關注的問題,然後才轉折入經文。因這樣做才會激發聽眾的注意力,讓他們留心聆聽下去。
6 在宣講時,原有在大綱A的第二大點成為了大綱B的最後一點,更換了它在講章的功能。分析寡婦的奉獻動機(或心態)原是大綱A的精華部分,今轉成了大綱B歸納第一至三大點的結語。如此,大綱A中第二和第三點重複的地方,不致成了累贅和引發聽眾抗拒的機制。



賴若瀚牧師

20190310主日信息: 智者不惑 (賴若瀚牧師)

11/18/2018主日信息: 智慧的應對(箴言26:4-5) 賴若瀚牧師

【智慧的應對】 — 箴言 26:4-5 by 賴若瀚牧師 (2018-0805)

從傳道書看工作與勞苦(傳道書) 賴若瀚牧師 基督之家第三家2018-5-11 (2018-0805)

LWCCC 活水教会主日信息 01/28/2018 赖若瀚牧师

在亂局裡逆向思考,高瞻遠矚 (但以理書7:1-28) – 賴若瀚牧師 (平安福音堂2018聯堂培靈會 – 第3講) (2018-0805)

20180513: 主日信息: 《孝道—全方位》: 賴若瀚牧師

長青樹 (詩篇92:12-15) – 賴若瀚牧師

在火煉中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但以理書3:1-30) – 賴若瀚牧師 (平安福音堂2018聯堂培靈會 – 第2講)

在威權下堅守身份,忠貞不二 (但以理書1:1-21) – 賴若瀚牧師 (平安福音堂2018聯堂培靈會 – 第1講)

屬靈萬應良方(羅馬書8:28) 賴若瀚牧師 基督之家第三家2018-12-30主日信息

2017普通話釋經講道培靈大會 – 賴若瀚牧師(1)

2017普通話釋經講道培靈大會 – 賴若瀚牧師(2)

2017普通話釋經講道培靈大會 – 賴若瀚牧師(3)

基督之家第六家20190310主日信息:智者不惑 賴若瀚牧師(3)

賴若瀚牧師_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一)Part1

賴若瀚牧師_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一)Part2

賴若瀚牧師_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一)Part3

賴若瀚牧師_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一)Part4

賴若瀚牧師_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一)Part5

賴若瀚牧師_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一)Part6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二)Part1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二)Part2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二)Part3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二)Part4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二)Part5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二)Part6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三)Part1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三)Part2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三)Part3

賴若瀚牧師 生命的突破研經培靈會(三)Part4


二零二三年四月代禱信

主內「聖言之友」:

剛結束教導傳道書的課程。我在結論時問同學一個問題:「我們相信傳道書是所羅門年老時所寫的懺悔錄。他年青時得神賜下智慧,成為最有智慧的人,為甚麼後來那麼笨呢?」我們相信神賜的智慧,不包括道德上的抉擇,因為人仍要為他所做的愚蠢行動負責。傳道書寫到最後,的確讓我們撥雲見日,看見日光之下的真實。「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十二13-14)

聖言學院」3至4月的四門課程已經陸續結束。5至6月的課程有王志良博士講授的「十步釋經法II:特別文體」;6至7月的有蔡金玲博士的「小先知書的釋經與宣講」。報讀詳情請參附上的海報。

4月17-30日是「聖言」在疫情後再辦的「聖地靈修學習團」的重要日子,共有150人參加,分三部車暢遊以色列地的各個景點。敬請為天氣、政局、講師(3人)、領隊(3人)、導遊(3人)、旅行社派出的同工(3人),以及所有團友的健康與靈裏滿有收穫代禱。

2023年的「對等奉獻」目標仍為美金八萬元,將於4月中開始,至8月底結束。懇切期待弟兄姊妹參與支持「聖言」的事工。詳情可參附上的海報或登入「聖言中心」的網站。

「美國聖言」與「加拿大聖言」將於5月22-23、24-25日,分別用國語與粵語,聯合舉辦「IGNITE 釋經講道進深研討會2023」,主題為「讓信息找到落腳之地——釋經講道與應用」。主題講員分別有本院院長賴若瀚牧師(國、粵語)、曉士頓福遍教會主任牧師林永健牧師(國語),以及於多所神學院教授釋經講道法的倫思學牧師(粵語)。會中並設有多個研習班,已邀得的講員有黃儉昌牧師、王志強牧師、王志良博士、高晚嬰牧師、許重一牧師、陸超明牧師、劉澤華牧師、曾永光牧師與羅國鋒牧師。詳情請參附上的海報。

聖言學院」第三屆畢業禮將於5月20日(週六)下午3:00-4:30 假庫柏蒂諾基督徒會堂舉行,已邀請得聖地牙哥主恩堂主任牧師林祥源牧師 / 博士擔任講員。屆時將有三位「碩士科」畢業生,並有多位「七門課證書」畢業生,及多位「十步釋經法認證老師」畢業生。

請繼續為下列事工感恩與代禱:
1. 「學院」的四門課程即將結束,5至7月的兩門課程開始接受報名。
2. 4月份開始的「對等奉獻」,目標八萬元。
3. 4月17-30日「聖地靈修學習團」最後籌備工作能順暢進行。
4. 5月20日下午3:00-4:30舉行第三屆畢業禮,由林祥源牧師 / 博士擔任嘉賓講員。
5. 5月22-23、24-25日的釋經講道進深研討會的主題講員、研習班講員及籌備工作。

 

敬祝

主恩滿溢!

你的同工

賴若瀚 謹啟

2023年4月

 

 


獻心給主

時間過得真快,還記得在二零零四年三月28日「聖言資源中心」舉行成立感恩奉獻崇拜,短短三年四個多月,神透過「聖言」成就了很多事工!
當日在成立的聚會中,我提出支持「聖言資源中心」的原因。我說今天教會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是怎能叫信徒有興趣追求主的話、明白主的話、遵行主的話,因而生發生命的改變?我相信「聖言資源中心」能幫助眾教會在這項重要事工上。我當時用了十六個字的賀詞:「推廣聖言,色香味全,堅立主民,信望愛行!」

身為董事,每季到會與賴若瀚牧師開會,每次都看到神的作為。他的工作報告每次都讓我感受到神的同在:參加講座的人愈來愈多,購買資源的人愈來愈多,我們得到的支持也愈來愈多!
今天實在萬分高興能出席「聖言」的新辦公室奉獻禮。相信每一位到會的同工和弟兄姊妹都關心這事工。我願意用列王記上八章54-61節的經文與大家勉勵。
當所羅門王完成建殿工程,他就招聚以色列百姓,舉行獻殿典禮。當日他帶領百姓作了很長的禱告。他「在耶和華的壇前屈膝跪著」,皇帝也要跪下,因為 神是至大的。「禱告已畢,就起來站著,大聲為以色列全會眾祝福。」這祝福其實是一個短講:一方面求 神賜福給百姓,另一方面講出得福的秘訣。這祝福有一個中心,在第58節給我們說明:「使我們的心歸向他」(”May He turn our hearts to him”)。希伯來人認為心不單講到肉身的心,乃指全人。因此第58節可譯為:「使我們的全人歸向你」,意思是「使我們作個完全奉獻的人」。人一切的態度言行建基於內心,我們又當把怎樣的心獻給 神呢?
一. 獻上感恩稱頌的心
雖然歷時七年之久,花費很多錢財,建成了這個高大輝煌的殿宇,所羅門王並沒有因此而自高。他明白若非 神給他一位敬虔的父親,預備這麼多的材料;若非 神給他智慧治國,使國家太平;若非 神賜他健康能與 神同工,並使官員與國民都支持他,工程必不能完成。
他在王上八章56節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照一切所應許的,賜平安給祂的民以色列人。凡藉他僕人摩西應許賜福的話,一句都沒有落空。」所羅門內心充滿感恩,因他明白一件事,其實 神根本不需要住在聖殿中。他祈禱時明確知道:「 神果真住在地上麼?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聖殿得以建立不是為 神居往,乃是 神賜給人的福份,叫人能到 神面前親近 神、讚美 神、高舉 神與經歷 神的同在與賜福,因此所羅門向 神發出全心的稱頌和讚美。
今天世人的問題是甚麼呢?人以為自己很能幹,憑人的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若非 神給空氣、陽光、雨水,所種也不會有任何收成!
神把這新的辦公室賜給「聖言」,不是因為我們本領高,乃是因 祂的賜福,印證 祂的同在,確定 祂的心意,要藉著「聖言」實現 祂的計劃。讓我們知道一切從主而來,從心中首先發出感恩與稱頌。
二. 獻上真誠順服的心
所羅門接著說:「使我們的心歸向祂,遵行祂的道,謹守祂吩咐我們列祖的誡命、律例、典章。」(王上八58)另外又說:「所以你們當向耶和華我們的 神存誠實的心,遵行 祂的律例,謹守祂的誡命,至終如今日一樣。」(王上八61)所羅門王告訴百姓當向 神獻上真誠順服的心。
曾有一小孩在家裡走來走去,父親叫他坐下,他不願聽從!父親責備他,要他坐下,孩子只得勉強坐下,但口中卻不服氣說:「我外面坐下,心裡仍是站著的!」大概這位父親教兒子的方法有商榷之處,以致惹兒子的氣,得不到真正的順服。天父是用慈繩愛索牽引我們,我們若不肯聽從,真是背逆的兒女。
神要求我們守甚麼樣的誡命呢?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從聖經中最大的誡命(太22:35-40)與基督的大使命(太28:18-20)總結出「標竿人生」的五大目標。這是以 神為中心的人生:「一切都是為了 神」。在我所牧養的北約華人浸信會,我們用「生命建造路程」來提醒及鼓勵弟兄姊妹,要追求用 神的目標而生活,成為以目標為導向的門徒。明白這進程並不困難,困難在於是否能每天作真誠順命的門徒。
在「貓狗神學大不同」一書中,作者指出世上有兩種基督徒。「狗神學」的基督徒的人生觀是:「你供養我、你照顧我、你愛我,你必定是 神」。「貓神學」的基督徒的人生觀是:「你供養我、你照顧我、你愛我、我必定是神」。「貓神學」的基督徒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只要 神聽他們的話,誰知這樣更使他們的生命枯萎、貧乏、毫無意義及影響力。「狗神學」的基督徒卻以 神為中心,深願為 神而活,生命就能興旺、豐盛、滿有意義和影響力。「貓神學」影響人的禱告,只為自己的安全、舒適和享受,對神的話只是選擇性應用,導致一種完全自私的生活形態。「狗神學」卻以順服 神旨為重,完全為 神的榮耀而活。甚願我們今天把一顆真誠順服的心獻給主,這是「聖言」存在的宗旨,也是這世代的基督徒所必須具備的心態。
三. 獻上胸懷普世的心
所羅門在禱告中最後說: 「使地上的萬民都知道惟獨耶和華是 神,並無別神。」(王上 八60)他鼓勵百姓獻上一顆胸懷普世的心,因這是 神賜福他們的主要目的。他在這之前曾說:「主耶和華阿,你將他們從地上的萬民中分別出來,作你的產業,是照你領我們列祖出埃及的時候,藉你僕人摩西所應許的話。」(王上八53)這節經文提醒百姓 神把他們分別出來的目的是要作祭司的國度與聖潔的國民,作為 神與萬民之間的中保人,叫 神的名被高舉,萬民因而得福。
今天華人如同當時的以色列民一樣,散居全球,這是得著萬民的最佳橋樑。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最近報告,中國移民已經遍佈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這是 神給中國人負起普世差傳使命的契機。
神興起「聖言」最終使命是甚麼呢?我相信是裝備及激勵普世華人教會眾信徒明白 神的話語以及遵行 神的話語,去完成拯救萬民的使命。
「急聘:胸懷普世的基督徒」(“Wanted: World Christians” by Herbert Kane, 1986)一書中提及「胸懷普世的基督徒」有下列特點:

  • 認定神是全人類的神
  • 承認基督為主
  • 認定教會的普世性
  • 承認差傳事工的優先性
  • 對全世界福音遍傳有深切的負擔
  • 積極地參與國內和國外的宣教事工

這些特點都是一個實踐聖言的人當具備的特點。我相信「聖言資源中心」對裝備華人教會達成這使命能有極大的貢獻。果真如此,「聖言資源中心」未來的路向是甚麼呢?我們要走向「全球化」!願神使用這中心,叫有華人教會的地方都能有「聖言」的事工,有華人的地區都有「聖言」去裝備門徒使萬民得福。我們要透過電腦網絡裝備信徒,要透過教會中的小組、主日學、一對一的門訓,幫助人實踐主的話。
結論
今天當我們為「聖言資源中心」新辦公室落成感恩時,願我們一同獻上感恩稱頌、真誠順服以及胸懷普世的心!願主透過「聖言」,叫祂的大名在普世華人教會中最高舉,大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