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酵的比喻──十步釋經範例

 解釋比喻的困難,是眾所皆知的。因為比喻(Parable)是被切斷的明喻。明喻(Simile)比較兩個相像之事物,以「好像」、「如同」等喻詞連接,相當清楚。基本公式是:

「本體」 好像「喻體」

「本體」是被比喻之物,「喻體」是做比喻的材料,兩者之間必有一「相似之處」,是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或重點。但是比喻不提「本體」,只描述「喻體」,所以比喻比較難以解釋。例如,「第一個活物像獅子」(啟四7)是一個明喻,「本體」是第一個活物,「喻體」是獅子,相似之處是它們的形狀。若約翰只說「像獅子」,讀者就不知「本體」是活物、石雕,或是其他像獅子的東西。因此解釋比喻先要尋找比喻的「本體」,才能解釋「相似之處」。

  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就是麵酵的比喻(太十三33)。雖然只有一節經文,卻至少有四種不同的解釋(參表一)。其間的區別,主要是對「本體」的認知不同。究竟我們要接受哪一個解釋呢?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試用十步釋經法來解釋這比喻,作為評估。

  《十步釋經法》主張比喻的體裁只限於三類:類比(similitude),故事性比喻(story-parable)和寓言(allegory)。無論哪一類,都只強調一個中心的真理。它們的區別,乃在於對於細節的處理。若是類比和故事,比喻中的細節只是為了完成它的故事,所以不需要解釋。若是寓言,因為作者可能在細節裏也隱藏着教訓,所以細節可能有象徵的意義,但所有的細節帶來的教訓都必須連於主訓。

  既然比喻的體裁決定了要不要解釋它的細節,我們當如何區別比喻的體裁呢?《十步釋經法》一書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區別,但是有所提示。例如,類比和故事通常取材於日常生活,而寓言則可能加上作者的幻想和創作。類比的動詞時態常用現在式的,而故事常用過去式的時態。寓言則可能混合使用不同時態。類比的起首語往往是「你們中間有誰……」或「沒有人……」,而故事和寓言的開始通常是「有一個……」。

第三步 注意結構

經文:太十三33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因為只有一節經文,分段結構並不重要。須決定的是這個比喻的體裁。根據十步釋經法的提示,這比喻從日常生活取材,動詞是過去式時態,起首語是「有(一位)婦人」。雖然內容簡短,也算是一個故事,所以它是屬故事性比喻。

第一、二步 細察事實和認清關係

  • 文體:敍事文,故事性比喻。
  • 上文下理:上文31-32節,說天國好像芥菜種長成一棵樹,由小變大。
  • 人物:耶穌、他們(眾人)、婦人。
  • 神學性觀念:天國。
  • 象徵性用語:麵酵。
  • 比較譯本:「藏在」在《聖經新譯本》譯作「放在」。
  • 比較譯本:「三斗」在《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譯作「四十公升」。
  • 主要連接詞:直等 。
  • 先後的關係:先拿麵酵來,再藏在麵團中,後來全團麵都發起來。
  • 因果關係:因為麵酵被放在麵團裏,結果全麵團就都發起來。
  • 遺漏的資料:麵團發酵的時間。
  • 強調語句:「全…… 都……」 。
  • 比較譯本:「發起來」在 NIV譯作 it worked … through 「酵滲透了……」。

第四、五步勤發問題與逐題解答

  1. 「天國」是甚麼意思(定義性問題)?比喻的本體是天國嗎(邏輯性問題)?

  「天國」在平行經文路加福音譯為「神的國」(路十三20-21)。所以簡單地說,天國就是神掌權的地方。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收錄了八個比喻,其中六個以「天國好像……」開始,表示每一個比喻只是說明天國的某一個方面,不是它的全部。所以,比喻的本體應該是天國的某一方面。(比較經文、邏輯推理)

  1. 麵酵是甚麼東西(定義性問題)?聖經裏麵酵有甚麼象徵性意義(引申性問題)?

  麵酵是製造麵包的必需品,通常由保留小部分舊麵團而來。 和麵的時候,將含酵的舊麵團放在新麵團裏,新團就會發酵(林前五6)。舊約的除酵節,要求除去家中所有的舊酵(出十二15;林前五7),因此有人認為麵酵一定代表罪惡。但酵亦是神吩咐作感恩獻物之一(參利七13,二十三15-18),所以酵所象徵的意義應該由上下文來決定。(歷史背景)

  1. 比喻的喻體是「麵酵」,還是有關麵酵的事?(定義性問題)

  根據奧斯邦(Osborne)的原文分析,「有婦人拿來,……發起來」是一個子句,用來形容麵酵。「直等全團都發起來」一語,奧斯邦按原文譯為「直到它滲透了麵團」(同NIV),強調麵酵的作用。「直到」說明發酵需要時間,是一個過程。所以,這個比喻的喻體應該是「發酵的過程」,強調麵酵的滲透力,不是「麵酵」本身。(語法結構、邏輯推理)

  1. 喻體和本體有何相似之處(定義性問題)?

  如上述,本體是天國的某一方面,而喻體是發酵的過程。發酵過程的特徵就是它開始時規模很小,過了一段時間,漸漸擴展開來,直到全團發起。天國的發展過程,與它相似。從主耶穌在地上的工作開始(可一14-15),漸漸擴張,隨着歷史(時間)的發展,直到末世,才完全成就(啟十一15)。(化解象喻)

  1. 主耶穌為甚麼講這個比喻(邏輯性問題)?

  因為猶太人不信,主耶穌開始用比喻講道,只向門徒解釋,為了向不信的人隱藏祂的信息(太十三10-17)。本比喻是十三章八個比喻之四。它的上文是31-32節,芥菜種的比喻。一般認為這兩個比喻是一對,都是說明天國由小而大。芥菜種的比喻強調天國外在明顯的伸張,麵酵的比喻則着重天國隱藏的擴張。(上文下理,邏輯推理)

  1. 三斗麵有多少(定義性問題)?為甚麼說「藏」在三斗麵裏(邏輯性問題)?婦人和三斗麵代表甚麼意義(引申性問題)?

  三斗麵大約是四十公升,是一個婦女所能揉捏的量。所做出來的麵包,可以供一百人食用。 有學者認為「藏」字可能是雙關語(同第35節的「隱藏」),來比喻天國在世上的隱藏滲透力。卡森認為這樣解釋似乎沒有必要。 因為比例上新團比舊團大很多,所以舊團看起來被「藏」在麵裏,其實就是「放在」麵裏的意思(參《聖經新譯本》)。這是一個故事性的比喻,女人和麵,就如男人把芥菜種拿去種在田裏,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的。婦人和三斗麵都是故事的細節,為要完成故事,並沒有象徵性的意義,所以不需要解釋。(化解象喻、歷史背景)

第六步  歸納總意

  耶穌對眾人又說了一個比喻。天國好像有一個婦人將一小團舊酵放在三斗的新麵團裏。麵團開始時很小,但過了一段時間,酵就滲透了整個麵團,全團都發起來了。

第七步  找出主題

  天國的發展起初很小,經過一段時期,漸漸展開,最後完全實現了。

總結

  按照十步釋經法的分析,我們同意表一裏的第四種的解釋。耶穌以發酵的過程來比喻天國的發展,由小而大,直到全地皆受影響。

表一麵酵的比喻的各種解釋

解釋

喻體

本體

主訓

細節(象徵)

釋經者

相似之處

婦人

三斗麵

麵酵

福音

傳遍世界

使徒們

人心

張慕皚、Henry

麵酵

罪惡(異端)滲透教會

假教師

世俗的教會

Boice、陳終道、 MacDonald、Toussaint、 Wiersbe

麵酵

假信徒

越來越多

沒有象徵性意義,

不需解釋

Barbieri

發酵的過程

天國的發展

由小而大,直到完全

不需解釋

Carson5、France6、馬有藻、Osborne3、Pentecost


逆向思考──換個角度看人生

引言

法國文豪大仲馬在他的名著《基度山恩仇記》中,描述在法國馬賽港一位水手愛德蒙鄧蒂斯 (Edmond Dantès),因被人誣陷而囚在死牢裏。經過十多年,他來一招偷天換日,神蹟般成功逃獄,後來更因找到寶藏而搖身一變成為富豪基度山伯爵。他立下斷絕情義、僅為復仇而活的宣言:「永別了,仁慈、人道和恩情!永別了,一切高貴的情操……現在復仇之神授權給我,命我去懲罰惡人!」後來他利用財富和權勢報復成功,卻同時發現原先所深愛的人,亦被自己深深地傷害了……

 

這種以牙還牙的人生觀,令世上不知多少人也像基度山伯爵般,讓仇恨在心裏變成了苦毒,蠶食鯨吞了自己的心靈,不能自拔。然而,聖經中有一個人,他的經歷與基度山伯爵相似,卻採取了另一種視角來看人生,他名叫約瑟。

創世記五十章15-21節,正好向我們說明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約瑟的哥哥們因嫉妒他得父親寵愛,將他賣給以實瑪利人;約瑟經過重重轉折,到了埃及。在埃及幾經痛苦與起跌,最終蒙神眷顧而成了埃及的宰相。他的哥哥們後來因為原居地饑荒,來到埃及糴糧,與約瑟相認。

約瑟初次與哥哥們相認時 (創四十五4-8),已告訴他們不要因為把他賣到埃及而自憂自恨,因這實在是神的作為,先差遣約瑟到埃及,為要保全各人的性命。但他的哥哥們沒有將約瑟的肺腑之言聽進去,他們認為約瑟在父親死後,必定會伺機報復。

一. 摒棄以牙還牙的人生觀 (創五十15-17a)

15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着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16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17『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

從上引經文可看到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態,是世人常有的反應。這種屬世的人生觀有甚麼特點呢?

A. 面對犯罪的惡果,心中有愧 (15節)

第15節記述:「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着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當雅各的葬禮完畢之後,約瑟的哥哥們知道他們唯一的保護傘沒有了。他們認為約瑟對他們好,只因看在父親的面上,現在父親死了,便害怕約瑟會翻舊賬,嚴厲地對付他們。

人在得罪別人之後,自己又處於劣勢之時,最容易會感到害怕、恐慌、疑惑,不敢信任別人,然後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而且,人的本能是不讓自己與所厭惡的人在一起。但當所厭惡的人勢力龐大,不得不去面對他,便想辦法與他妥協。約瑟的哥哥們正是存着這樣的心態,他們不想面對約瑟,但又因為懼怕約瑟的權勢,不得不先打發人去見他。

B. 不願意正面請罪,承擔己過 (16a節)

第16節上半節說:「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打發人」是請人傳話的意思,東方人經常用間接的方法去應付比較敏感的事情,這反映出約瑟的哥哥們不敢正面去見約瑟;面對昔日的過錯,更沒有「負荊請罪」的勇氣。

C. 在求饒時,盡量用對自己有利的言詞 (16b-17a節)

約瑟的兄長打發人去對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16a-17b節)這是用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雖然父親的保護傘沒有了,但父親的影響力還在。他們便想借父親的名義,希望約瑟看在父親的面上饒了他們,甚至將父親也放在求饒恕的一方。到底雅各在臨終前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呢?聖經沒有記述,現在真是死無對證。1 他們的行動完全展現了世人處世的人生觀,是因罪性而來的表現。他們認為記仇與報復是人性自然的反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摒棄了這種報復心態,那才是不正常的。

曾有一對夫婦,因為自己五歲的小女兒被不具醫護資格的人打了幾針葡萄糖、抗生素,又遭到醫生錯判,延誤治療的時機而死去。這對年輕的夫婦在極度傷心下,先生花了九年時間打官司,將相關的法律條文背得滾瓜爛熟,並且誓言官司未了永不剪髮。九年下來他的頭髮已長到及地,他甚至辭去了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打官司。太太也結束外面的工作,在家作裁縫,勉強維持生計。有人問他們為何不再生一個孩子,繼續過正常的日子呢?他們說,孩子的死已使他們不願再生孩子!

中國人的一貫文化,從武俠小說中可以看見:牢記別人的罪過,傳承仇恨,寃寃相報,不知何時才了。這樣你一來、我一往的發展下去,難怪這世界如此醜惡、如此悲苦!然而,我們若換個角度看,用逆向的思考來面對人生的種種際遇,也許會很不一樣。

二.展示以德報怨的人生觀 (創五十17b-21

17b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18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 19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 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21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

約瑟卻沒有用以牙還牙的人生觀對待他的兄長。他回顧自己的一生,看見神的帶領,他從神的角度看事情,沒有懷恨在心。他能坦然地面對自己、面對兄長,因為他能坦然地面對神。約瑟所展現的人生觀,包括存着一顆單純的心,不讓自己代替神成為審判官去審判別人,卻以神的美意取代了人的惡意,從更高的層面作出饒恕人的行動。

A. 存心單純,不藏詭詐 (17b節)

第17節下半節帶出逆轉的情節:「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約瑟是容易流淚的人,在創世記的記錄中,他已經哭了六次,現在是第七次。2 約瑟為甚麼哭呢?

原因一,約瑟是性情中人,這由創世記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他少年時將夢境的內容直率地告訴父親和兄長們,卻引來哥哥們的憤恨、父親的責備 (創三十七5-11),可見他是個直率、沒有心計的人。

原因二,他大概見到兄弟們因過去傷害過自己,如今即或自己表明不計前嫌,但對方仍然猜疑與不信,因而心裏傷痛。

原因三,約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哭,正好反映出他有着良善的本性。因為他如今位高權重,要對付已往傷害過自己的人易如反掌。但在報復的良機之前,約瑟不笑反哭,可以看到他存着一顆單純善良、與世無爭的心靈。

《讀者文摘》曾刊載英國著名作家吉百齡先生一篇名為「假若」的文章,筆者將他的話稍作改編如下:

假若舉世倉惶失措,人人都怪你,而你能保持冷靜;

假若舉世見疑,而你仍能相信自己,能原諒他們的懷疑;

假若你能在受毀謗時不以牙還牙,被恨時不怨天尤人;

假若你能面對勝利和慘敗,把這兩個騙子一視同仁看待;

假若你的敵人或你的摯友都不能傷害你……;

……你將是個堂堂的男子漢。3

約瑟的確是一個堂堂的男子漢,且具備屬靈君子的風範。

B. 承認人無法代替神 (18-19節)

第18 -19節加強了情節的逆轉性:「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約瑟的哥哥們說他們是約瑟的僕人,但約瑟卻說:「我豈能代替神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豈是神呢?我怎麼能站在神的位置來作審判官呢?」約瑟謙卑地活在神面前。

約瑟當時雖然可以操兄長們的生殺大權,但他不願意取代神的主權,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審判官是神,只有祂才可以作出最終的裁決。

C. 換個角度看人生 (20節)

到了第20節,情節達到高峰:「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與創世記一章4-31節神在創造天地時的「好」遙遙呼應,說明神的旨意都是美善的。4人的惡意可以成就神的美意,所以約瑟能勝過仇恨,不以惡報惡。

約瑟是一個摸到神心意的人。然而,這背後有一段心路歷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在甚麼時候開始摸到神的心意呢?

從約瑟給兩個兒子取名,可以看見這改變的開始。他生長子時給他起名叫瑪拿西,寓意是神使他忘了一切的困苦和他父的全家(創四十一51)。人受了冤屈苦楚,要「忘記」十分困難,約瑟說神使他忘了,是經歷了從神而來的釋放。約瑟生次子的時候,給兒子起名為以法蓮,寓意是神使約瑟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創四十一52)。他認定神使他在受苦之地昌盛。

再者,他從神的護理的角度去看整個事件。約瑟回顧雅各家在迦南地的時候一共只有七十人。若不是神先差派約瑟先到埃及來,他們可能會因饑荒而餓死,那麼就不能繁衍下去。神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應許與約言亦會落空。他從神的觀點看事件,進而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他的下坑、被賣到埃及、下監,這一切在人看來是不幸的際遇,都是出於神的安排與護理。神預先作出準備,祂有一套計劃,而且祂的計劃不會出錯,是出於祂美善的動機,要成就最大的好處。

人只有明白自己是在神的旨意下受苦,才不會感到這些苦是白受的。因為順從神,我們更知道祂的旨意,明白每一步都有祂美善的帶領。俗語云:「人生如戲」,每一齣與另一齣之間如同「連續劇」,而導演就是神自己。造物主手中的劇本極為複雜,而每個人所經歷的情節都是經過祂精心設計,並非偶發的事件。約瑟的兄長們雖曾惡意加害於他,但約瑟不從一己的角度看所遭遇的一切,處處尊神為大,相信神在背後主導和掌管,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要知道,許多時候我們的人生無法得到解脫,並非因為身邊有一些可惡的人,而是因為內心不願放手、不願釋懷,遂讓心中負面的情緒興風作浪。這時,若要得到釋放,你必須調整自己的人生觀,認定那些讓你咬牙切齒的可惡者是神所安排的,藉着他們你更能認識自我,在困境中看透人生的意義。而反擊那些可惡者的最上乘心法,就是「改造自己的心靈」,心意更新變化。

D. 用愛仇敵的行動,去改變環境 (21節)

在第21節,約瑟進一步對兄長們說:「『……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約瑟在明白神的心意之後,不但安慰他們,更答應以自己身為埃及宰相的權柄,保護、供應他們,讓整個民族能繁衍下去。

約瑟雖然活在舊約時代,但他早已活出耶穌的教導,並且用生命去示範。舊約律法中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律例,在耶穌時代也常有以之作為不正確地採取報復行動的依據,故此耶穌說出天國子民的更高的道德律:「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太五38-39)耶穌告誡門徒不要追隨一種寃寃相報的生活形態,反而要「愛你的仇敵」(太五43-47),建立一個以基督的愛去對待別人的更高尚的人生觀。

基督信仰指出,一切與惡對抗的行動,不過是對惡的投降,因為「以惡抗惡」、「以暴抗暴」只是對罪惡的複製。對別人的惡行必須用救贖性的愛去應對,才是基督信仰的精義。以愛來行動是對暴力最深的克服,讓行惡者有救贖性的羞愧,進而因羞愧而脫離罪惡。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說了一句非常偉大的話,將基督信仰的精髓,以及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表露無遺:「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二十三34)林語堂在他的著作《從人文主義回到基督信仰》中,把耶穌這句話評為「世界上最美的一句話」。

饒恕的道理並不容易。但約瑟與耶穌基督都為我們留下榜樣,去饒恕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人。

結論

我們當如何根據屬神的觀點去饒恕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家人、親友或同事呢?有幾件事是可以做的。 當持定屬靈的人生觀。認定一切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有神的允許,是神的護理與安排。 然後,認定我們身旁的人不是我們的仇敵。他們只是在無知的情況下被魔鬼利用,成為魔鬼手上的棋子。 寧可讓步,放下權利,聽憑主怒。不要將事件放在我們自己的手上,應聽憑主怒。 用神的愛主導人生。放下前嫌,挪去苦毒。若是可行,要主動與人和好,重修關係。

附註

  1. 鄺炳釗在他給創世記的註釋中,提出四個理由說明雅各應該沒有講過這樣的話:(1) 創世記沒有記述;(2)聖經鮮有一個人求另外一個人去饒恕第三者;(3)創世記沒有提及約瑟的兄長惡待他;(4)約瑟的哥哥們在創三十七欺騙父親說約瑟死了,到約瑟生平的結束,再次記述他們欺騙約瑟,作為首尾呼應。參鄺炳釗:《創世記》(卷五),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 1999, 2013),頁372-373。
  2. 參創四十二24,四十三30,四十五2,四十五14-15,四十六29,五十1,五十17。其中的創四十五14-15節,因在同一個場合中為兩個不同情況而哭,可算為兩次,如此則共有八次。
  3. 改編自著名作家吉伯齡(Rudyard Kipling)膾炙人口的名詩〈假若 〉(“If”)。這首詩除了多被人引述外,亦曾被製成了禮品牌。
  4. John H. Sailhamer, The Pentateuch As Narrative-A Biblical-Theolog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2), 239.

講道、釋經、藝術

釋經講道與信徒教育,兩者都屬於用話語言詞來傳遞信仰真理,造就教會的工作。兩者在傳遞的過程中,都需要藝術創意作為輔助工具或載體,因為藝術創意能提供多樣的傳達方式,以及豐富講道和教學的想象力,使信息得以有效地觸動不同的人的心靈。

聖經作者本身已經運用了很多不同的藝術手法去記載神的啟示,因此,倘若在釋經和講道上忽略了這些藝術方式或文學藝術手法,沒有按着經文的文學藝術進路去理解箇中意義,我們的釋經與講道必然不能貼近經文的精髓。教會的講道和教學基本上是須要釋經,不釋經就無從使神的道成為今天廿一世紀的「身體」,反造成弒經之弊。

歷來寫作的人都禁不住在文字表達上追求藝術美,文字不單傳情達意,更着意營造文采、形式和風格等。人對美的要求,是神將祂的形象賦予人的一種印證。按此理,神不單有獨到的啟示方式與內容,而且也喜歡使用人慣用的藝術方式來啟示祂的旨意。

美與藝術之源來自上帝,祂創造宇宙萬物景象之美不在話下,正如詩人說:「諸天宣揚上帝的榮耀,穹蒼展現他奇妙的天工。」(詩十九1,新普及譯本)至於在傳遞祂心意上,上帝多用藝術方式,最經典的是向亞伯拉罕的應許,這應許以視覺圖畫的景象表達出來——他的後裔必多如天上的星和海邊的沙(創二十二17),具體不過;對於慣常生活在大漠的人來說,這是最熟悉的圖畫,真可以「望圖生義」。

其次,神對摩西的啟示也像是一場「瞬間發生的藝術作品」(an art of happening),叫摩西從中體會到神如烈火般的能力,覆蓋着脆弱的荊棘,這對比極大的造型,深深吸引摩西。那脆弱不會被人珍惜的荊棘竟能完整無損。在一個可稱荒地的何烈山,在毫無神聖可言的荒蕪之地,在沒有任何的宗教期望的心境下,竟然遇上如此奇景(unusual sight)!由看而走近再看,再看而留心聆聽神的呼召,可說是先看見然後留意聽取的一個過程。單在出埃及記三章1-9節這一小段中,「看見」這詞就出現了十次之多,可見「看見」的重要。(1)

還有,面對着約伯莫名之苦,神也同樣向他展示祂的創造奇工和奇景的大圖畫,作為回答的工具。神所用的就是視覺圖像的思維,提升約伯的領悟力──明白他自我的極度卑微,與神的威榮高超不可比擬(伯三十八章)。

神使用藝術家來成就祂的旨意(2):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清楚指出,神實在是藝術事工的贊助者、策劃者(後台藝術大總監),祂呼召一位藝術總統籌和總建築師,使他將榮美帶給祂的子民,以配合祂完美的創造。藝術天分是神所賜的,神並在這天分上引導被召的藝術工作者作聖工;經文兩次記載神對比撒列、亞何利亞伯等人的呼召(出三十一1-6,三十五30-35), 可見他們在聖工上何等重要!(3) 神指名呼召比撒列,顯明此舉是神給子民的禮物(三十一2 「看啊」一語通常要說明上帝要顯的恩惠),像神按着名字呼召亞伯拉罕和雅各等的做法。請注意:神不僅給比撒列 (比撒列原意是「神的贊助和蔭庇」) 藝術方面的恩賜,也為他預備一名具相同藝術天分的助手亞何利亞伯,讓他們同心按神的吩咐去建造和裝飾會幕。不但如此,神還吩咐他們,要發掘有潛質的人,並要教導他們(出三十五34)。留意聖經以「心裏有智慧」或「心裏靈明」 來形容這些藝術工作者,心裏的智慧都是來自神(出三十五35)。

另一位神所使用的,心裏有智慧的藝術工作者名叫戶蘭(王上七13)。他被所羅門召喚, 要製作兩根巨銅柱(八公尺高,圓周五公尺三公寸),柱上滿有複雜美麗的浮雕裝飾(包括頂上的百合花),要安放在殿廊前頭;巨柱各有名號,右柱名為雅斤,左柱名為波阿斯(七21)。這兩根柱是要引領人的視線往上望,幫助觀者離開地上的事,望往天去;這兩巨柱前是廣場,供人作獻祭、訴訟、歌唱和跳舞之用。(4) 當問及兩柱之名時,人們就會大聲地說「雅斤」(意為「神所建立的」),和「波阿斯」(意為「祂帶着能力而來」)。藝術作品配上合宜的話語,叫人藉雙管道去明白神的高超和偉大,可謂天衣無縫。這叫我想起保羅的話:「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西一28)。

耶和華曉諭先知都多用比喻,典型例子為以西結。神給以西結的啟示多為異象與比喻,例如神對以西結說:「人子啊……要向這悖逆之家設比喻說……」(結二十四2-3) 這叫我們也想到門徒對主耶穌的提問:「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太十三10)比喻藝術常見於聖經的啟示中,因為我們的神是十分藝術的。

美國雙城聯合神學院的耶偉信(Wilson Yates)教授,在他的The Arts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一書中已列舉出美國的神學院曾開設過的百多科藝術課程,說明近四十年來藝術在美國神學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耶魯大學教授禾特斯托夫(Nicholas Wolterstorff, Art In Action的作者) 認為, 藝術在神學教育中的功用,主要是能引進「適切(相應)能力的訓練」,因為藝術涉及三個基本的實踐練習的作用:1.創作與製作的實踐──creating; 2.表達或活演的實踐──performing/presenting; 3.關聯性與適切性的實踐──appropriating/fitting。藝術性的神學教育志在使用藝術作品,作為資源(data),從歷史與批判的角度並根據上述三項連鎖實踐,向學生介紹歷代富於神學或宗教意味的藝術作品,使他們反省和明白這些作品如何在「適切與否」的掙扎中產生。擴闊神學語言,從而開拓神學思維與意象(theological sensibility and imagination)的領域。因此,David Tracy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的作者)謂:「藝術家群體是一民族的觸覺天線,為我們在潛能上引進新的境界,為個人與群眾帶來新的秩序與新的價值,並導入嶄新而較完整的善觀。誠然,美的確是真理本身的鑰匙。」

從來沒有一種學問是在文化的真空中產生的,人不能在一個所謂「歷史性的無人地帶」進行研究。講道及釋經必然要在我們的時空文化的限制(範圍)中瞭解和獲得真理(林前十三12)。「道成肉身」是上帝的行事方式,「道成肉身」是把看不見的顯現(becoming body);教會要具體表達她的信仰,其信息不能不切合社會的處境與文化。 藝術文化濃縮時代精神,創造新語言,並彰顯人的期盼與渴求,是相當前瞻性的。藝術是創作,創作必須經過取捨、選材和組織,因此,它是屬於思維,但亦超越思維;對創作者和觀賞者而言,同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它提供感通與參與的機會,並挑戰、激動、滋潤我們對信仰的詮釋。


1 參Terence E. Fretheim, Exodus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1991), 53.

2 Gene Edward Veith, Jr., The Gift of Art (Downers Grove: IVP, 1983), 1

3 Victor P. Hamilton, Exodus: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es: Baker, 2011), 520.根據出三十一11,比撒列等人要照神「一切」的吩咐去作。

4 Carol L. Meyer, “Jachin and Boaz in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vol. 45, no. 2 (Apr 1983), 172.


教會歷史考察:歐洲之旅

 四月的歐洲,乍暖還涼,空氣清新。由聖言資源中心主辦的教會歷史考察團,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香港的89名團員,加上隨團牧師、導遊,近一百人浩浩蕩蕩地由羅馬進入歐洲,開始了兩週的學習旅行。

 

在意大利羅馬,我們參觀了許多著名的教堂和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建築、雕塑及畫作。基督教信仰是在二千年前羅馬帝國統治的耶路撒冷開始,漸漸傳至首都,在西元310年左右因羅馬皇帝的推崇,基督教遂成為遍佈全帝國的信仰;期間經歷許多風風雨雨,至今仍然是全世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可以說,歐洲的歷史就是基督信仰發展的歷史。History 的確是His story,是有關「祂」的故事。在羅馬,我們看到許多從世界各地湧來的遊客,巴不得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不僅只是看到米開朗基羅等人的才華、努力和決心,也看到上帝在歷史中掌權,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進入瑞士之後,湖光山色與人工建築相互輝映,非常和諧美麗。坐在旅巴上看到在一彎一彎的丘陵之間,綠色的田野映襯着白牆紅瓦的村落,每一村最高的建築就是教堂,寧靜卻是生機盎然,真像是世外桃源呢!

在德國,我們主要感受到的是從馬丁路德身上就可以體現出來的真誠、執着和信靠。希特勒曾經毀壞了世界對德國的看法,但是德國人的根是深植於基督信仰之中,所以他們能夠從失敗中重新站立起來,面對自己民族的破口,請求上帝幫助他們修復和重建!

每到一處,隨團講師們都辛勤地將他們的知識、經歷和情感傾囊而出,勢必要團員們不虛此行!師母們也是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全團的每一個成員(最年長的82歲),盡力讓大家能身心靈健康地享受旅遊的喜樂和平安。團員也是非常自覺地配合,不遲到,不喧嘩,不抱怨。由於團員中90%都是教會的弟兄姊妹,能以基督的心為心,忍受各方面的辛苦,用愛心互相寬容,所以得到了導遊、司機以及各家旅店的稱讚。旅遊中也不忘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這麼開心的旅遊,夾雜着兩次讓我流淚的時候。一次是在羅馬的使徒保羅殉道的地方,想到他在提摩太後書四章6至8節的臨終遺言,就感慨主使他的生命改變,真正進到一個完全的地步。另一次,就是在馬丁路德講道的城市教堂裏,粵語團的弟兄姊妹獻唱〈因着信〉這首歌:「憑信,他離別吾珥……憑信,他行近紅海……憑信放聲呼喊,城牆便倒塌下來……憑信能夠發現在世間只是寄居,朝更美家鄉走回去!」

感謝主!謝謝聖言資源中心!


美麗的小調

因着神的奇妙恩典,我竟能參加聖言資源中心主辦的「教會歷史探索團」,滿心感恩!

 

這次旅程使參加者獲益良多:在屬靈上,每天有牧者帶領的靈修時間,給我們靈命餵養;在身體上,因參觀各地教堂和景點而行了不少路,體能得到鍛煉;在知識上,每天在旅遊巴士中有講師們講解教會歷史,很精彩,趕走了早起的疲倦。

「快!快!快!上厠所去。」

「嘩!要一元歐羅!」

「都要啦!」

要收錢的厠所,有多些厠間,也清潔些。

沿途風景怡人,美得像明信片上面的圖畫,不禁要大大吸一下歐洲大陸的空氣。

途經巴哈(另譯「巴赫」)的故鄉艾森納赫(Eisenach),那裏有他的雕像豎立,他的偉大樂章〈B小調彌撒曲〉像在耳邊響起。巴哈出生於德國的艾森納赫,這位基督教路德會的會友,以他驚人的毅力和絕世的才華創作了音樂史上不朽的作品。巴哈一生鍾愛管風琴,所以,每每在教堂有管風琴演奏時,他的心靈就不禁泛起對神的敬畏和崇拜。「凡是聖樂飄揚之處,總有上帝仁慈的親臨。」(巴哈的名言)

很多時,都聽到教堂的鐘聲響起了,清脆、暸亮,一陣又一陣聲音,給人莊嚴神聖的感覺。教堂的尖塔是細細尖尖的造型,很漂亮,默默地站在天空下,有一種說不出的優美。

這次旅程安排了崇拜聚會,其中一次令我難忘。當中有粵語團團友獻唱〈憑信〉,由曾永光師母指揮,團友唱得很動聽(雖然他們只得短短時間去練習)!多謝曾師母選擇了〈憑信〉這首詩,那些宗教改革的勇士就是憑信走上艱辛的路,被人逼迫、不斷逃亡,甚至犧牲生命,無悔地走上一條不歸路!在馬丁路德到過並講道的聖馬利亞教堂(Stadtkirche St. Marien,位於威登堡)舉行這個崇拜聚會,是很好的安排,非常感人,使人有回到歷史的感覺。

最後,不能不讚賞製作團友手冊的團隊,他們用心用時間搜集資料並編排、印製。更多謝聖言資源中心各同工的辛勞,策劃這一個難得的歷史探索之旅!


去蕪存菁,正本清源── 教會混雜了甚麼,如何去污?

「將積習摔掉」,是歐洲十四世紀起始,以至馬丁路德於十六世紀進行的改革運動最關注的工作。昔日羅馬天主教曾經是基督信仰的支柱,但因追求權力、財勢以及情慾的滿足而偏離正軌,已發展至畸形的極端。而且,濫竽充數的聖職人員與單單維護私利的教會建制,使信仰內容加添很多人意而顯得幼稚,信眾就自然得不到正統的牧養,十分可憐!加上繁文縟節禮儀,以及聽不懂的禱文和講道,使信仰僵化而積習難返, 信徒怨聲載道。對改革者而言,要翻轉這種信仰系統和教會文化,使之行在一個合乎聖經而具嶄新信心的軌跡上,是何等艱難!

 

一. 宗教改革前的世代有四大隱憂

1. 空心老官,濫竽充數 。聖職人員是文盲而沒有實學,講道與主持聖禮都是「念口簧」式的。例如以拉丁文說「這是我的身體」,該是 hoc est corpus meum,卻被聖職人員讀成hocus pocus。這是因為天主教有一神學理論,認為聖禮是自行有效的(ex opera operato),不受聖職人員的質素好壞所影響。講道則要靠多明我會(拉丁名Ordo Dominicanorum,另譯「道明會」) 的神職人員。

2. 放蕩不覊,非常淫亂。

3. 貪財濫權,買賣聖職。

4. 用人唯親,私相授受(主教制度episcopacy)。不單一般 主教,更是針對教宗的承傳而言。波吉亞家族的緋聞為「表表者」。 當時教會這四大問題,不得不正視,確有更新的需要。

在亞歷山大六世在位期間,波吉亞家族傳出了許多 謠言,包括:緋聞、謀取聖座控制權、偷竊、強暴、賄 賂、亂倫、謀殺、毒殺(砷中毒)。他們的專權,為周邊佔有相當地位的家族如奧爾西尼家族、科隆納家族所 仇視;然而,現代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有許多的謠言皆 出自波吉亞家族的政治對手——儒略二世所散佈的。波吉亞亦是文藝復興時期積極贊助文化活動的家族。

二. 早期改革的草擬

基於教會極端等級化的制度,有策略的改革必然要從上層開刀。除非教宗能以身作則地改過,要改變主教的陋習和惡行是枉然的。沒有主教們的合作,基本上談教會改革是絕無可能的。但問題是,這時需要甚麼樣的改革呢?教皇是否要退出現世的鐵三角的勢力(鐵三勢):政治、權力、財富?若教皇不花時間於這三合一的追求,他有望能花時間進行教會的改革。 如果他要清理教會,教會又如何可以為其無恥的工作辯護呢? 教皇如何執行又能保存自己的權威?或許教宗其實也不夠財力和權力去執行教會的紀律;因此,只能當看不到而縱容自己,縱容他人。

明顯地,教會整體上看重積財在地,卻沒有注意聚財寶在天,因而導致種種貪污與斂財,以及跟聖職不相配的奇怪舉動。但是,要實際而有效地打擊教宗的政權和財勢,羅馬教廷(Curia)錯綜複雜的勢力不會容許教皇的「鐵三勢」有所遞減。若這鐵三勢被搖,意味着教皇的更新改革出現。因此,當時若要改革,就不能倚賴教皇,而改革者須另尋出路。

若中央不改變,那麼,在下層的架構下改革者又如何作一番事呢——在不同的體系或個別教區?沒有教宗的插手,掌握教區或修道院的勢力無法被削弱。即使在選教宗的買賣上有一番作為的朱利亞二世(Julius II),也慣於賣主教職以斂財。世俗的政治手腕頻見諸主教們的選舉。當然也有零星的教區和修道院進行改革,但沒有系統和全面的影響,只是杯水車薪,起不了革命的作用。

那麼,若針對堂會的改革又如何?其實,情況沒有兩樣,如沒有教宗的親自介入,教牧不離「眾多小老婆」的生活方式仍是個辣手的問題。尤其有學識的教牧,無法被說服離開多彩 多姿、酒色財氣的城市,回歸小村莊過隱逸貧苦的生活。有趣的是,雖然在堂會中沒有多大的革新,但教會仍在社會上具影響力。因為對百姓而言,無論教會如何敗壞,教會是唯一開啟救贖之門的合法地方。十五、十六世紀的人,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對得救趨之若鶩。

其實,在十四世紀末,已經有先頭部隊在進行改革中。我們可以想像:教會要進行改變,天主教徒會有甚麼不習慣的情況發生?

三、去蕪存菁的改革工作

宗教改革的主要精力放在「清除至潔淨」(clearing up)的工作上,把基督教一開始的不潔的信仰與做法清除。把繁瑣的淨化,從實存生命的深層着手淨化。對於渴求更新改造的改革家而言,任何東西若稍微偏離淨化靈性路線的,都視作虛假。

馬丁路德的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是信仰的路標。而加爾文的更新也是從「突如其來的悔改」開始。慈運理的靈性復興的經歷也類似他們——對上帝的話的絕對相信。若沒有此信,所有被造的萬有——包括人類在內,都不能行善,而傾向偶像。屬靈的更新是必須的。屬靈的更新,帶來禮儀敬拜與教會制度的更新。

教宗權威之失——日耳曼王國的崩潰——黑墨的印刷術(利於傳播新學問和古典作品)——板畫——淨化教會(教會事工的回歸聖經真理,神學教育)。 第一重要的問題是:信仰可隔絕文化(diastasis),抑或融入文化中(synthesis)?「宗教改革」是屬於中古,抑或是屬於現代?

屬於中古——因為「宗教改革」視信仰是貫穿生活文化,成為教化生活的力量。採單一的敬拜方式;相信原罪、邪靈與撒但的能力;相信上帝與世界有直接與有情的關係;相信來世。這些都屬於中古。雖然改革的進路不同於中古,但本質上仍屬中古,只是不採取禁慾與修道主義,而更多關注和肯定現世人生。

不過,「宗教改革」作為一宗教的運動,代表着對信仰的新認識;這認識排除一直控制着這信仰的「禮儀制度」,而且不是每每都拿聖靈作為一切得恩的途徑。「宗教改革」着重聖道為得恩的媒介,得拯救是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上帝賜福人,使主基督住在信徒生命中。

屬於現代——相信人可在日常生活中榮耀上帝;對現世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可履行福音的應許。「宗教改革」的緣由:

1. 自從十七紀中葉開始,一種中性卻具有相當宗教色彩的人文主義精神(對古典文學哲學藝術等),發展相當穩定,甚至蓋過教會為主調的國家和社會。

2. 新的思想家從各行各業中冒起。從政治、教育、商貿等行業中,帶來新的思維與不同的價值觀。

3. 新的科學,新的知識,並新的認知工具(對世界和人的地位),都有新的認識和發現;新的學府的建立,帶來很多新的刺激。



歸納經文總意——借用《三問讀經法》聚焦經文的基本意義

在使用和教學「十步釋經法」的過程中,發現學員多數不太願意做第六步驟「歸納總意」, 就是歸納經文的總意。即使有做,也是一兩句話,與第七步驟的「主題」幾乎沒有差別。原因可能是這一步比較繁瑣,或是學員不知如何着手。

研經者都知道「主題」的重要,它是經文思想的核心,是經文的「樹幹」。 「歸納總意」就是要為第七步驟「找出主題」作預備。沒有做好「歸納總意」,就不容易找到「樹幹」。也可能找到了「主題」,在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它只是「樹枝」或「樹葉」。

 

按「十步釋經法」,「歸納總意」又分為兩個小步:

1. 經文的基本意義——組合並整理從第五步驟「逐題解答」中所得的結論,使各題的答案彼此能貫連起來,構成整體性的意義。

2. 經文的結構與大綱——以第三步驟「注意結構」得來的初步結構為起點,加上第五步驟「逐題解答」得來的經文的解釋,重寫一個比較詳細的經文大綱。若是說明文,要找出作者的文思邏輯(argument)。若是敍事文,則需要認清事件與事件之間的佈局(plot)。

對於大部分的研經者,第2小步較為容易,有時只須確認「十步」中之第三步的大綱即可。但是,對於第1小步整合「經文的基本意義」,往往覺得無從下手。或者即使寫了,也覺得相當鬆散,不容易從中萃取經文主題。

三個聚焦問題

筆者最近接觸到陸蘇河教授的《三問讀經法》 ,發現可以使用此法協助整合「經文的基本意義」。願意藉《聖言通訊》一角分享使用心得。《三問讀經法》是從比較詳細的解經法簡化而來,它藉着三個基要的問題幫助讀經人思考聖經的內容。這三個問題是:

  • 人的景況是甚麼?
  • 神的屬性和祂的作為是甚麼?(斜體字是筆者加添的)
  • 神對人的旨意是甚麼?

這三個問題的確可以幫助讀經者聚焦在經文意義的重點。但是,若獨立使用它們來讀經,往往相當困難,因為它們屬於觀察性的,經文中有些神學性觀念、難解用語、歷史背景、單字單詞的意義等尚須經過解釋,然後才能回答這三個問題。

但是筆者發現,若是我們將這三個問題用在「十步釋經法」的「歸納總意」,倒是十分可行。原因是上述諸般問題,我們在第五步驟「逐題解答」都已經解釋了。不但如此,這三個問題的聚焦功能,在整理「經文的基本意義」時,可以真正地得到發揮。它們與「十步釋經法」對「主題」應包含之內容的要求幾乎相同:「(主題)可以包括神本性的一項描述,或是神要人實行的一項吩咐,又或是人對神的心意所當作出的回應等」 。所以,使用這三個問題所寫的「經文的基本意義」,很容易就可從其中萃取經文的「主題」。

範例:路得記四章13至22節

13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14婦人們對拿俄米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15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為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 16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懷中,作他的養母。17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給孩子起名叫俄備得。這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18法勒斯的後代記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崙;19希斯崙生蘭;蘭生亞米拿達;20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21撒門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備得;22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

人的光景是甚麼?
  • 波阿斯和路得生子俄備得
  • 拿俄米做俄備得的養母
神的屬性和祂的作為是甚麼?
  • 神是全能的,作者明說路得懷孕是神的作為,映襯路得與前夫瑪倫結婚十年没有生子
  • 神是慈愛的,祂沒有撇下拿俄米没有後裔
神對人的旨意是甚麼?
  • 預備君王:大衛是俄備得的孫子
  • 預備救主:耶穌是「大衛的子孫」

經文基本意義(得四13-22)

波阿斯娶了路得,耶和華使路得懷孕,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俄備得。鄰舍的婦女為拿俄米有了後裔稱頌耶和華。神祝福她都是因為兒婦路得的緣故。俄備得就是以色列的君王大衛的祖父。作者以大衛的家譜結束整卷書,並追溯到他的祖先猶大的兒子法勒斯,說明了大衛作為以色列君王的合法性。並說明拿俄米、路得和波阿斯的經歷,都是神的計劃的一部分。

第七步驟「找出主題」

主題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總括了整段經文的意義。它不僅是歷史性的描述,必須也是神學性的,就是經過解釋的歷史事實。從上述「經文基本意義」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經文主題」:

神藉着波阿斯和路得,拯救了拿俄米,並因此賜下君王大衛。

結論

在使用「十步釋經法」時,研經者可用不同的方法來「歸納總意」(第六步驟)。本文提供一個方法,介紹《三問讀經法》的三個基要問題,借用它們的聚焦功能,盼望可幫助研經者整理經文的基本意義,進而找到經文的主題。


聖地靈旅:感言與立志

我滿心感謝上帝的宏恩!祂幫助我能突破近月家中各種特有的狀況並走出困境,跟隨着屬靈的前輩及一群來自各地的主內弟兄姊妺,一同前往今年正好復國七十週年的以色列一遊,這國家是蒙神賜福、管教和保守的。

 

一路上在觀察、學習和欣賞中,認識了很多當地特有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也同時享受到各處特有的好風光,實在受益匪淺!更令我親眼目睹並踫觸到許多「千古遺蹟」,它們證明了聖經所記載的真實性,更見證到上帝那奇妙無比的作為。

經過這趟聖地進深靈旅,我在屬靈方面有更深的領受。神的話安定在天,永不改變,都要一一的實現。面對所有人、事、物,我都當存有敬畏和敬拜神的心,要常常數算神的恩典。在安靜、忍耐、等候、仰望和交託中,要學習如何竭力順服神,信靠神的恩典和聖靈的幫助,繼續活在祂為我量身而設定的環境和日子中,專心靠主,過得勝的生活。

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代價,去研讀聖經,默想和銘記神的話語,免得我常常得罪祂;又要遵行祂的誡命。主吩咐我們要遵守的兩大誡命,就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愛神,其次就是要愛人如己。

在神所賜福的餘生中,我當學習如何靠主敬虔地度日,在凡事上懂得分別為聖、尊主為大、手潔心清、愛惜光陰、孝順父母,為主廣傳福音,活作見證,並榮神益人。 我也願意繼續地學習,要有更多的自省、認罪、悔改,順服和信靠神,好成為祂手中能使用和差派的卑微奴僕和器皿。

更重要的是,自己當隨時隨地竭力預備好自己,有一天能夠歡然無懼地迎見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那時,我們將與主一同坐席,共掌王權,共享那豐盛永恆的生命。

願將一切的榮耀、尊貴、權柄、能力、頌讚和感謝,全然都歸給那坐在寶座上並掌管萬有的獨一「三位一體」的真神,和那為我們創始成終、道成肉身、死而復活又升天,如今坐在父神的右邊,為我們一直代禱的神的羔羊——耶穌基督,阿們!

在此祈願並深盼,上帝賜福給全體聖地進深靈旅的團友,以及你們家族中的每一位!願恩福滿滿,主恩永偕,福杯滿溢, 凡事亨通,身心靈健壯!並祝以馬內利(神與你們同在、同住並同行)!


如果猶太人當了伊朗總理

最近有許多關於伊朗的新聞。以美國為首的六國和伊朗達成歷史性協議,限制伊朗研發核武,換取國際解除其經濟制裁。這協議使以色列極為不滿,因為以色列與伊朗是宿敵。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Ahmadinejad),曾揚言要使以色列從地圖上消失。以色列也一直想藉轟炸,徹底根除或癱瘓伊朗的核武能力。

按地緣和歷史,今日的伊朗和以色列就是古代的波斯和猶大國。約在公元前586年,猶大國為巴比倫所滅,猶大人(後稱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位於今日的伊拉克)。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又被波斯所滅。猶太人從此被波斯統治,直到公元前331年波斯亡於希臘為止。

聖經以斯帖記就是記載猶太人在波斯統治下的一段歷史。猶太人整個民族幾乎被仇敵消滅,但是神藉着以斯帖和她的養父末底改拯救了猶太人。猶太人到今天仍然以普珥節紀念這事。

這個滅族的危機發生在以斯帖被選立為波斯王后之後約四、五年。宰相哈曼設計要消滅猶太人,末底改知道了,就向以斯帖發出挑戰,要求她冒死為猶太人向波斯王亞哈隨魯求情:「……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四13-14)以斯帖臨危受命,末底改號召猶太人為以斯帖禁食三日,祈求神的幫助。以斯帖於三日後冒死見王,終於成功地揭露哈曼的詭計,促使王下令除掉猶大人的仇敵哈曼。亞哈隨魯隨即封末底改為宰相,替代哈曼。宰相的職位相當於現代的總理。所以,歷史上的確曾經有猶太人當過伊朗的總理。

哈曼雖死,他先前發出的諭旨仍然有效。因為按波斯法律,打過王印的諭旨是永不能更改的,所以猶大人仍處在危險之中。亞哈隨魯允准末底改擬寫新的諭旨,來抵消哈曼的諭旨。(斯八9-12)一個猶太人作為「伊朗的總理」,要怎樣寫這個諭旨呢?

勤發問題

聖經說,末底改是這樣寫的:「諭旨中,王准各省各城的猶大人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聚集保護性命,剪除殺戮滅絕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一切仇敵和他們的妻子兒女,奪取他們的財為掠物。」(斯八11-12)

殺戮敵人的妻子兒女,是現代人不能接受的道德觀念。因此NIV的翻譯將「妻子兒女」一詞歸入猶大人,屬於被攻擊者,這樣就可以避免殺害婦孺的問題了。但是《和合本》和大多數的譯本不贊同NIV的翻譯(《聖經新譯本》、《呂振中譯本》、KJV、ESV、NASB、HCSB等)。解經家布希(Frederic Bush)也按原文的語法分析, 說明「妻子兒女」應當是指敵人的妻子兒女。那麼,一位敬虔的猶太人末底改,怎麼會擬寫一道看似傷天害理的諭旨呢?他為甚麼會這樣寫?

有學者認為末底改乃是根據聖戰的原則寫諭旨, 因為「滅絕盡淨」原來是以色列人與迦南人的聖戰的命令(申二十16-18)。但是聖戰的命令不容許掠奪財物(書六18;撒上十五3),末底改卻允許。所以,末底改的諭旨不是完全按照聖戰命令寫的。那麼,是根據甚麼寫的呢?

以下我們要使用十步釋經法的解經原則,來解釋末底改為甚麼如此寫諭旨。

比較經文

我們若觀察末底改的諭旨與哈曼所發的諭旨,就會發現它們的內容是完全平行的。根據布希的研究,這個平行結構在原文更為顯著。 以下按《和合本》將八章11節重新排列,與三章13節比較:

哈曼的諭旨 斯三13 將猶大人 無論老少婦女孩子 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 全然剪除,殺戮滅絕 並奪他們的財為掠物。
末底改的諭旨 斯八11 c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一切仇敵 d和他們的妻子兒女 a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 b剪除殺戮滅絕 e奪取他們的財為掠物。
(註:將八11經文重新編排,亦可算是應用語法結構的原則。)

哈曼的諭旨 斯三13 將猶大人 無論老少婦女孩子 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 全然剪除,殺戮滅絕 並奪他們的財為掠物。
末底改的諭旨 斯八11 c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一切仇敵 d和他們的妻子兒女 a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 b剪除殺戮滅絕 e奪取他們的財為掠物。

兩個諭旨的內容雖然平行,但在目的上,兩者卻大不相同:哈曼是要將猶大人滅族(genocide);而末底改只容許猶大人聚集自衛,殺死那些來攻擊他們的人,並不要滅絕其族。

歷史背景

這兩個諭旨內容是完全一樣的,只是被殺的對象剛好相反。從歷史背景來看,身為猶太人,末底改很可能是根據摩西律法裏「以牙還牙」的條例(出二十一23-25;申十九20-21)來撰寫諭旨的。因為如此可以完全抵消哈曼的諭旨。

有人誤以為「以牙還牙」是教人怎樣報仇。這是不合聖經的。「以牙還牙」條例的精義是尋求公義:一方面使害人者得到懲罰和受害者得到適當的補償;另一方面也避免賠償過度,損失一顆牙的,只能罰那害人者一顆牙,不能超過。但是,更重要的,聖經明說,「以牙還牙」這律法的目的是嚇阻犯罪(申十九20),使人不敢輕易犯罪,以免害人反而害了自己。

邏輯推理

根據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綜合分析如下:

末底改擬寫新諭旨的目的只為解救猶大人,並沒有想要消滅哈曼的族人。試想末底改有王委託的全權,他本來可以寫一個諭旨,立刻把所有的仇敵都殺了,何必等到八個月後?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末底改按「以牙還牙」律法的精神,複製了哈曼諭旨的殘酷規定,為了嚇阻哈曼的餘黨攻擊猶大人,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諭旨中「仇敵」的定義是「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人」(11節)。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假若到了十二月十三日,沒有敵人起來攻擊猶大人,那天就不會有任何殺戮,波斯國境內就有和平。
猶大人必須擁有「以牙還牙」的能力,諭旨才能發揮嚇阻的作用。所以末底改允許猶大人「聚集保護性命」,就是組織起來武裝自衛,因為和平必須有公義的力量來維持。
所以,末底改的諭旨是一道求和平的諭旨。這樣作是符合神的心意的。神藉耶利米叫被擄的猶大人為寄居之地求平安:「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着得平安。」(耶二十九7)

語法結構

末底改求和平,不幸的是,敵人還是來了(斯九1-2)。猶太人殺死一切來攻擊他們的人。但是猶大人在自衛的過程中,沒有按諭旨「下手奪取財物」(九10、15、16)。猶太人也沒有按諭旨殺死敵方的婦孺,因為被殺之人的「人」字在原文都是陽性複數(斯九5、6、10、15、16),指被殺的都是男丁。這說明他們能夠自制,遵行末底改求和平的本意。

應用默想

九章1節說:「猶大人的仇敵盼望轄制他們的日子,猶大人反倒轄制恨他們的人。」司蘊道(Swindoll)說:「猶大人不但轄制了仇敵,他們也轄制了自己!」

在人生中,難免有人得罪我們,我們心裏很想報復。若是像當年猶大人一樣有了報復的機會,我們更是躍躍欲試。但是,主耶穌教導我們,與仇敵爭戰是用愛的武器:「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太五38-42)這一切變為可能,都是因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祂完全了律法,又從死裏復活,賜下聖靈與信徒同在,使信徒有能力行善(羅八1-2)。所以,保羅也教導我們不要以惡報惡,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17、21)。

結論

末底改擬寫的諭旨,是一道求和平的諭旨,但它只能求得一時的和平。今日以美國為首的六國與伊朗簽的協議,恐怕也只能帶來暫時的和平。惟有主耶穌是和平之君(賽九6),帶給我們永遠的和平!因為有了祂,我們才能做和平之子。耶穌說:「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9,《聖經新譯本》)。

[本文摘錄自舒瑞允、沈有方合著:《現今的機會──以斯帖記十步釋經研讀》(美國:聖言資源中心,2015年3月),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