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樂園,後進天堂?

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對身旁信主的強盜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二十三43),有些人根據這節經文,主張基督徒死後先去樂園,待主再來,身體復活,才進入天堂。基督徒死後與主再來之間,的確有一個居間狀態(intermediate state),但是細節如何,殊難掌握。本文嘗試用《十步釋經法》一書的解經原則,如上文下理、以經解經、比較經文、歷史背景、邏輯推理等,1 來查考這節經文和其他有關經文,以解釋樂園、天堂和新天新地的關係。

「天堂」和「天」
和合本裏「天堂」只出現了兩次(來九24;彼前三22)。「天堂」的希臘文ouranos在其他的經文都譯為「天」或「天上」。「天」的希伯來文shamayim的意思是「高」、「崇高」。希臘文ouranos的意思就是「圍繞」、「在上的」(詞的意義)。猶太人把「天」分為三層(天和天上的天,王上八27):
1. 第一層天——天空,就是圍繞地球的大氣層(創一7-8)。例如,「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創一20);
2. 第二層天——太空,屬天體的領域。例如,「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詩八3),「諸天述說神的榮耀」(詩十九1);
3. 第三層天——神的居所。地上的聖殿只不過是祂的名的居所( 王上八27、29) ,「天」才是祂的居所。例如, 神被稱為「那坐在天上的」(詩二4),耶和華說:「天是我的座位」( 賽六十六1) 。所以,猶太人常以「天」來代表神(路十五21)。(比較經文)
簡單地說,天堂就是神的居所,猶太人的第三層天。但神是無所不在的,怎麼會有居所呢?古德(Wayne Grudem)如此解釋:「神為了賜福,在某些地方特別彰顯祂的同在。所以天堂就是神彰顯祂賜福的同在最豐滿的地方。」2
天堂是一個實在的地方
有人說,天堂的意思主要是講與神同在的狀態,不要強調它是一個真實的地方。3 但是聖經清楚地說它是一個地方。我們可以比較彼前三22和徒七55-56:
• 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彼前三22)
• 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徒七55-56)
居間天堂:「樂園」
希臘文「樂園」( paradeisos) 一詞原意就是指花園、公園、皇家花園,是從波斯文演變過來的。舊約的七十士譯本也用同樣的希臘字來翻譯伊甸園(參創二8)。在新約中,「樂園」一字原文總共出現了三次(路二十三43;林後十二4;啟二7)。(詞的意義)
兩約之間留下來的文獻顯示,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認為樂園是義人死後的去處。4 因此,耶穌基督所講的樂園(路二十三43)也有可能是指向猶太人所認為的義人死後之去處。耶穌知道自己在十字架上快要成就救恩,信祂的人因此稱義,得以去樂園,因此跟強盜這樣說。這是一個可能的解釋。(歷史背景)
保羅描述他自己被提到「樂園」的經歷:「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十二2-4)。保羅在同一段話裏用「樂園」和「第三層天」來描述同一個經歷,所以樂園就是保羅所說的第三層天。我們已經說了,第三層天是神的居所,俗稱天堂,因此樂園就是天堂。(上文下理、邏輯推理)
主耶穌對強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意思就是這人要去天堂,和主耶穌同在。信徒死後立刻與主同在, 這也是保羅一再強調的。例如,「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林後五8),以及「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3) 。樂園就是與主同在的地方, 信徒在那裏與主交通(來十二23),禱告與敬拜(啟六9-11,七9-10),有知覺地等候身體復活(帖前四16-17) 。因為是一個等候的地方, 比較精確地說, 樂園是居間天堂( Intermediate Heaven) 。5(比較經文)
永世天堂:新耶路撒冷城
新約第三處提到樂園是在啟示錄:「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二7)那強盜去的樂園,是信徒死後立刻可以去的地方,但啟示錄說的樂園是指信徒將來要去的地方。那麼,這兩處的樂園是指同一個地方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在於啟二7提到的「生命樹」在甚麼地方。
「生命樹」在聖經裏第一次出現是在伊甸園裏(創二9)。第二次就是在啟示錄裏。6 啟示錄說生命樹在神的樂園裏(啟二7),又說,新耶路撒冷聖城裏有生命樹(啟二十二2)。所以有兩種可能:其一,神的樂園就是新耶路撒冷;其二,神的樂園座落在新耶路撒冷城裏。有學者認為「神的樂園」可能就是伊甸園重現在新耶路撒冷城裏,好像城裏的中央公園。7 若是第二種情況,按舉隅法(synecdoche),就是以部分代表整體,神的樂園還是可以代表新耶路撒冷的。啟示錄說要到「生命樹那裏」(樂園)的條件,和進聖城的是一樣的:「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從門進城」(啟二十二14)。並且論到這福分,生命樹和聖城也是一起的:「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甚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啟二十二19)。所以,啟示錄裏神的樂園和新耶路撒冷似乎可以交換使用的。(比較經文、邏輯推理)
綜上所述,啟示錄的樂園指將來的新耶路撒冷,與路加和保羅記載的樂園不一樣。啟示錄又說,在新耶路撒冷城裏有神和基督的寶座(啟二十二3)。我們在上文已經說明天堂是神的居所,所以,啟示錄的樂園或新耶路撒冷城就是永世裏的天堂。(邏輯推理)
那麼, 新耶路撒冷在甚麼地方呢? 是在「新天新地」8 裏。聖經說:「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二十一1-2)聖經一再強調說新耶路撒冷城是從神那裏、從天而降的(啟三12,二十一10)。所以更精確地說,新耶路撒冷城是座落在「新地」上。在舊天舊地裏,天堂(樂園)是在天上的;而在新天新地裏,天堂(新耶路撒冷)是在地上的。(上文下理)
天地聯合,神人同住
在新天新地裏, 天堂從天上降到了「新地」上。這件事的意義, 約翰聽見了。有大聲音從神的寶座出來, 宣告說: 「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3-4)從摩西的會幕(出二十九42-43),所羅門的聖殿, 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9( 約一14) , 聖靈的內住(林前三16),直到新耶路撒冷,可以看到神旨意的漸次啟明(progressive evelation)。10「神的帳幕在人間」,這原來是神最終的旨意,就是天地聯合, 神人同住。( 上文下理、以經解經)
結論:羨慕更美的家鄉
這樣說來, 「先去樂園, 後進天堂」這話若要成立,關鍵在於對樂園和天堂有更精確的定義。我們使用《十步釋經法》的實義釋經的原則解釋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節和相關經文,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先去樂園」的意思應該是首先信徒死後立刻去樂園(居間天堂),在那裏等候主再來時身體復活;「後進天堂」的意思應該是天地更新後,新天新地顯現(彼後三10-13),新耶路撒冷城從天而降,就是永世天堂,在那裏我們永遠與神同住。
信徒有這樣的盼望,所以在地上應當把自己當作寄居的,作客旅的(彼前二11),像亞伯拉罕一樣,「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來十一16),「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來十一10)。
~~~~~~~~~~~~~~~~~~~~~~~~~~~~~~
附註
1 賴若瀚: 《十步釋經法》( 美國: 聖言資源中心,2008)。
2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Leicester: IVP, 1994), 1159.原句是:“Heaven is the place where God most fully makes known his presence to bless.”
3 Millard 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1232, quoted by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1159, footnote 2.
4 Entry “Paradis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56), 2246.
5 Randy Alcorn, Heaven (Wheaton, IL: Tyndale, 2004), 51-56.
6 以西結書四十七章12節有類似生命樹的描述,但沒有用「生命樹」一詞。其他提到「生命樹」的經文都是象徵性的(例如:箴十一30,十五4)。
7 Alcorn, Heaven, 56.
8 聖經裏「新天新地」共出現四次(賽六十五17,六十六22;彼後三13;啟二十一1)。新天或新地從來不單獨出現。
9 約一14的「住」,原文是「搭帳幕」,是啟二十一3的「帳幕」的動詞。
10 陳終道:《怎樣研讀聖經》(台北:中信,1980),頁96-98。


從啟示錄看末日嚴峻的災難

引言
根據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九日法新社報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Nebraska) 一位議員錢伯斯,在同月十四日向當地法院提出一宗訴訟,要求針對「最終裁決者──神」來作出判決。因為祂「引發恐怖洪水、驚人地震、可怕颶風、駭人龍捲風、致命瘟疫,以及其他種種災害。」他請求法院「發布永久禁制令,下令被告停止以上有害的活動以及製造恐怖威脅」,以免無數民眾再受影響。

由於神是無所不在的,故當地的道格拉斯郡地方法院對此案擁有管轄權;再者,祂也無所不知,所以法院無須針對這宗起訴案件對祂發出傳票。錢伯斯後來答覆地方媒體的訪問時說,他提出這項訴訟,是為了突顯近年美國各級法院出現許多無聊訴訟的現象。1但無論如何,災難愈來愈頻繁,災情愈來愈嚴重,確是我們身處的世界的寫照。
楊牧谷牧師曾說:「中國與荷里活描寫的世界末日都是很相近的:『天空灰濛濛,地上荒場處處,能源枯竭,水源染污,惡病流行,貿易停頓,社會則早已解體,大都會的高樓大廈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墓碑,人群四處流蕩,人人為了一瓢水一勺食,不惜大開殺戮;道德早成了失業的小丑,歡樂與憐憫是早被遺忘的情懷。』」2
創造宇宙萬物的神是否應為這些災難負起最終的責任呢?福音派神學中,有所謂「神命定的旨意」(prescribed will) 及「神允許的旨意」(permissive will) 的區分。「神命定的旨意」表明神是事情的第一因;「神允許的旨意」則表明神並非第一因。但二者結果都會成就「神最終極的旨意」 (sovereign will)。我們可以說,這些審判性的災難,是在「神允許的旨意」下臨到世界,引進歷史的終局。而最能清楚刻畫出這些災難的目的與情況的,莫過於聖經最後的一卷──啟示錄。
講解啟示錄最普遍的方式是逐章逐節進行。每一章一講,用二十二堂方可完成。對於主日講壇來說,可算十分冗長。另一種則用重點式講解。先用六至七堂講「啟示錄中無比的基督」,分題包括:「榮耀無比的基督」(第一章),「教會的元首基督」(第二至三章),「被殺的羔羊基督」(第五章),以及「再來的君王基督」(第十九章)。接著可用三至四堂講「啟示錄中善惡之爭」,闡釋啟示錄中間的審判與災難部分(啟六至十八章)。最後用三堂講「榮耀的終局」,處理啟示錄第二十至二十二章,作為結論。三個系列共需用十二至十四堂,又在系列之間可轉換其他的講題,稍作區隔,讓會眾稍有喘息的機會。
本文主要論述啟示錄中間「大災難──善惡之爭」的部分。以七點敘述如下:
一. 災難來臨前夕,看見天上寶座
啟示錄第四章可稱為「寶座章」。約翰在仍未描述將來事情發生之先,先在異象中看見天上父神的寶座(啓四1-2)。「寶座」一詞,在啓示錄中出現至少39次,其中三次是「有聲音從寶座出來」。
斯托得用「七個介詞」說明啟示錄第四章中神寶座的中心性。3 有一位坐在寶座「上」(3節),是父神;「環繞」着寶座的是一道彩虹,好像綠寶石(3節),提醒神恩典之約(參創九8-17);在寶座「四周」有二十四個寶座(4節),坐着二十四位長老,代表舊約十二支派領袖以及新約的十二位使徒;從寶座「中」發出閃電、轟隆的雷聲(5節上),讓人想起西奈山的啟示;在寶座「前」有七盞點着的燈(5節下),是神的七靈;在寶座「前」有一個廣闊的空間,好像玻璃海(6節上),指出神的超越與神聖不可侵犯;在寶座「中央」與「四周」(某種形式的內圈)有四活物(6節下),他們遍體都滿了眼睛,晝夜不停地讚美至高偉大的神。二十四位長老亦加入在其中,一同宣告神配受敬拜,因為萬物按祂的旨意被造(9-11節)。
神在異象中讓人先看見榮耀的寶座,又在啟示錄結束時展示永恆的國度與新天新地,是頗具匠心的設計。這種三明治的結構,將大災難涵蓋在中間,表明地上君王的寶座有一天將會成為過去,神在一切逆境中仍然坐在寶座上為王,掌管地上的一切。這信息對於當時正在受逼迫的信徒來說,是一種深刻的安慰。
二. 羔羊開啟七印,揭示世界終局
啟示錄第五章可稱為「羔羊章」,它接續第四章父神的寶座,四周有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約翰又看見父神右手拿着書卷,書卷「裏外都寫着字」。古時候的皮卷有一面難以書寫,因此書卷很少裏外兩面都寫上字。「裏外都寫着字」,且用七印嚴嚴密封,表明信息十分重要。這書卷的內容在啟示錄十章7節可見端倪:「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祕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它明顯記述有關神的奧祕,是歷世歷代的人想要瞭解卻無法參透的。
誰配展開這七印嚴封的書卷呢?唯有那位曾被殺的羔羊──神救贖計劃的成全者耶穌基督。只有祂,配為世人開啟神末世啟示的奧祕,且配受一切受造物的敬拜與尊崇。「羔羊」在啟示錄中出現29次;除了一次用來形容從地中上來的獸(啟十三11),其餘28次都指向耶穌,是啟示錄中十分重要的鑰詞。啟示錄使用的「羔羊」(άρυίον)一詞,也與新約其他書卷所用的「羔羊」不同。
這「羔羊」站在寶座當中,「像是被殺過的」(6節),但現在又活了,明顯地指向耶穌的死與復活。主耶穌唯一帶回天上的人為東西,就是手腳上被釘的傷痕。啟示錄記述的一切,都建基於十字架的救贖(參五9)。沒有十字架,就沒有揭開神啟示之奧祕的鑰匙。
在啟示錄中,「神的寶座」與「神的羔羊」貫通全書。四章1節至二十二章5節所記述的事,都從「神的寶座」發出,而由「神的羔羊」執行。顯然,羔羊開啟書卷的第一印後,新的啟示就藉着每一印、每一號與每一碗的開啟,不斷地臨到地上。
三. 災難接踵而來,七印七號七碗
啟示錄中有三個連續性的災難——七印災、七號災與七碗災,它們重疊地出現:第七印的內容涵蓋七號;第七號的內容又涵蓋七碗。
當七印災的前六印逐一被揭開(參六1-2、3-4、5-6、7-8、9-11、12-17),一個個的災難就連續臨到地上。在第七印還未揭開之先,約翰看見有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每支派一萬二千人),他們接受神的印,是以色列的餘種,在地上為神作見證。可見在災難中仍有福音被傳開,人們仍有悔改得救的機會。另外,還有無數身穿白衣,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前來的人,他們顯然是教會信徒,神已擦去他們一切眼淚,使他們不用經歷地上大災難之苦。
第七印被揭開的時候(八1-2),立即引發七號災的第二輪災難。在前六災(八6-7、8-9、10-11、12-13,八13 –九12,九13-21)結束之後,在七號災與七碗災之間加入兩幕景:天使展開又封住書卷(十1-11),以及兩個見證人見證基督的再臨(十一1-14)。
當第七號災的號角吹響(十一15-18),第七位天使宣告神國度得勝的信息(啟十一15)。然後,再插入四幕景(十二1-十五8),包括:婦人與龍爭戰(十二1-17)、兩隻怪獸出現(十三1-18)、天上的新歌與鐮刀的收割(十四1-20)以及天上得勝的聲音(十五1-8)。
第七號最後引進最厲害的七碗災(十六1-2、3、4-7、8-9、10-11、12-16、17-21),這些空前絕後的災難,接二連三地來臨。正如耶穌所說:「……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太二十四21)
七碗災結束了神對地上的審判(十五1)。在一輪又一輪的審判過程中,災難不斷地升級,直到人無法繼續承受為止。
曾有人問愛因斯坦,第三次大戰將會用甚麼樣的武器。愛氏回答:「第三次世界大戰用甚麼武器我不知道,但第四次世界大戰所用的武器我卻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所用的武器,是回復到石器時代用石頭和木頭來製造,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戰況慘烈,摧毀了所有現代化設備,使人回到石器時代般的生活。」
愛因斯坦想像到現今世代人類戰爭可以造成可怕的摧毀;但啟示錄所論述的是神的審判。相信經過七碗災之後,給在地上的人留下的,差不多正是回到石器時代了。
四. 災難為是管教,盼引導人悔改
末日的大災難是神的審判,是在基督再來前的七年期間。那時敵基督(大罪人)將橫行於世,神藉着空前的災難臨到地上,給未信的猶太人以及所有不信的人一個管教的時段。在大災難結束之後,耶穌基督要親自回來,在地上設立千年國度。
神施行的審判全然公義,目的是要叫人悔改,歸向真神。然而,在災難的煎熬中,大部分的人不單不肯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更褻瀆真神(啟九20-21,十六9、11、21)。只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恐懼而歸榮耀給神(啟十一13)。
一七四一年,愛德華約拿單有一篇著名而震撼人心的講章「罪人在忿怒的神手中」,繪形繪聲地描述不信主者最後的光景。茲引述其中一段:「你們現在所聽到的,正是那些離開基督之人的情形:那苦惱的世界──硫磺的火湖,現在正延伸臨到你身上,在那裏有神忿怒烈焰的火坑,地獄的門正大大的敞開,你無處立足,亦沒有甚麼可以攀附的。你與地獄的中間,除了空氣,沒有別的。但神的大能可以將你托住。」
然而,今日許多人只看見自己的能力,誤以為人定可以勝天,眼看著自己或世界走到盡頭,還不願意轉眼仰望主。因為許多人不信神,不是由於有充分的理由去推翻神的可信,而是因為人心底裏希望這個世界沒有神,那麼,他們就可以任意行事、隨便犯罪。但啟示錄告訴我們,他們最終必將後悔。
五. 地上災難,天上讚美,交替出現
使徒約翰描述這些災難,到了關鍵的時刻,讓人看見天上情景與地上災難交替出現。約翰採用現代拍電影般的手法,用兩個畫面道出兩種布局與場景,互相襯托,勉勵信徒用屬靈眼光來看地上的際遇,藉著屬天的盼望度過今世艱難的時刻。
啟示錄中的天上幕景,常見受造物發出敬拜與讚美,對象都集中在父神與羔羊身上:歸與坐寶座的(四9),歸與主神(四11),歸與曾被殺的羔羊(五12),歸與坐寶座的和羔羊(五13),歸與坐寶座的與羔羊(七10),歸與昔在今在的主神(十一17)。
在敬拜與讚美中,多次出現美妙的歌聲(四8-11,六9-14,七10-12,十一15-18,十五3-4,十六5-7;十九1-6哈利路亞大合唱)。為甚麼在大災難的同時,會有那麼多歌唱的時刻呢?相信這些受造物(包括信徒在內)歌頌救贖奇工,更證明神的審判是嚴正且公義。
六. 撒但勢力雖猛,不敵神的權能
在大災難最後階段,撒但奮力作最後垂死的掙扎,那時,敵基督將橫行於世,迷惑眾人,吸引人敬拜獸像(十三13-14,十四9、11,十六2);這是進入兩個國度爭戰最激烈的時刻。然而,啟示錄第十九章告訴我們,耶穌基督要以王者的身分,率領天使與天軍同來,要顯露罪惡、審判罪人,全數瓦解撒但的勢力。
我年輕時讀過一本歷史小說,印象深刻,到現在還記得書名與作者。整本小說情節緊湊,扣人心弦,但讀完的那一刻,我十分氣憤地將它摔在桌上,因為我對故事悲劇性的結局感到失望。我原來盼望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收場竟是主角從橋上跳河自盡。相信不少人讀小說時會像我一樣,希望有圓滿的結局。然而,現實生活卻不能時時這樣。有些小說忠實地描繪生活的悲劇,但人們卻無法接受。
在神的永恆計劃與整個歷史進展中,聖經已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場善惡之爭,最終得勝者是耶穌基督,而所有真正屬於主的信徒都包括在得勝的團隊中。因為在眾天軍之中有穿細麻衣的聖徒(十九8),是妝飾整齊的新婦,預備參加羔羊的婚筵。正說明「在世間是山窮水盡,在主裏卻柳暗花明」。
七. 災難結束,成全救贖,天地更新
耶穌在橄欖山上講論末日情況時,說明各種天災人禍將會接踵而至,「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二十四8)「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可稱之為彌賽亞出現前的痛苦。用婦人「生產」的痛苦來形容耶穌基督來臨,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因為它是人間最深切的一種疼痛;它的痛楚會逐漸劇增;它最終會將新生命帶進新的世界。
在新的世界將要來臨之先,正如產婦的陣痛會逐漸加劇,痛楚會達到頂點。這時,彌賽亞將從天降臨,滅絕一切仇敵(啟十九11-18;參亞十二1-9,十四1-4),並建立地上的國度,迎接新天地的來臨。
結語
這個世界是坐落在一座隨時會爆發的活火山之上,災難也隨時會爆發,但屬主的人可以放心,因為耶穌基督是得勝的君王。
一位美國牧師到兒子的中學觀看球賽。他進入校園時看見一名校工,坐在角落看書,等球賽結束後開始打掃。
牧師問他說:「你在讀甚麼呢?」
「聖經。」
「讀的是那一卷?」
「啟示錄。」
「你明白嗎?」
「明白!」
「那這卷書在說甚麼呢?」
「噢!很簡單,耶穌必定得勝 (Jesus gonna win)!」
之後,這位牧師告訴許多人,那是他聽過對啟示錄最簡單、最直接、又最準確的詮釋。」

~~~~~~~~~~~
附註
1法新社華盛頓2007年9月20日,記者陳昶佑報導。瀏覽於2012年7月21日。
2楊牧谷,《終極的序幕:榮耀大寶座——解讀啟示錄第四章》(香港:更新資源,2001),頁2。
3斯托得著,李望遠譯:《無與倫比的基督》(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3),頁232。

 


讓第一世紀的故事與現今的思維接軌

我們是初次參與「聖言」的活動,但這次「使徒腳蹤考察團」的成員有半數以上都是曾參加 「聖言」 其他考察團的。能見到這麼多的「粉絲」,當然有一定的道理。學習聖經的一大挑戰,就是要將數千年以前的文字,變成現今神與我們的對話。這須要超越時空,邁過文化和思想的障礙。僅僅站在那些古老的石頭前,雖然能體驗出昔日喧嚷的街道、忙碌的市場和淫亂的寺廟,但還欠缺一些東西。欠缺甚麼呢?要讓第一世紀的故事與二十一世紀的思維接軌,就要看帶領考察團的老師了。

這次「考察團」的隨團講師是一位成熟的聖經學者。在這次的行程裏,他不吝全盤托出,讓我們都有機會進入他一生的思考和領悟裏。舉例來說,筆者多年前讀到哥林多後書,雖能深深體會保羅的心情和交戰,但是從來不敢在帶領查經時過於強調這些感受,怕的是影響保羅在學生心目中的屬靈形象。而隨團講師的教導,卻輕鬆地迴避了這一個困難。他一方面以林後十一章的內容強調了保羅為福音所受的苦楚,卻在一個安靜的夜晚,他以送花圈和丟石頭的記號,來說明每個傳道人難言的心境。隨團講師在那晚自我心情的剖白,恰恰投影於兩千年前保羅的內心世界,給哥林多後書作了最好的註解。
在記憶猶新的時候,我們會將此行的筆記簡單地整理出來,作為以後的參考。至於網上的感言,篇幅有限,我們就此打住。


甚麼事情被主永記念?

「使徒腳蹤考察團2015」所到之處,除了東正教認定的呂底亞受洗的小河仍然寧靜清澈外,其餘所見,都是已過世代留下來的廢墟。行前有朋友提醒我,這類考察團會覺得沉悶(boring),然而這次旅程卻讓我經歷到聖經的記載、得到屬靈的啓迪,並激勵我更熱切地事奉主!

到以弗所之前的靈修有兩篇道──「從Movement到Monument」與「保羅的眼淚」,牧師更挑戰我們不要忘記默想石頭所發出的見證。的確,一些古蹟使我們記念前人的豐功偉績,另一些古蹟是對神話故事主角的膜拜之地,更有一些是與聖經的記載息息相關的。豐功偉績逐漸被人遺忘,正如傳道書一章11節所說:「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膜拜神話的已歸於無有,正如詩篇三十七篇10節所說:「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隨後第36節又說:「有人從那裏經過,不料,他沒有了;我也尋找他,卻尋不着」。惟有聖經所記念的永遠被主記念,尤其是事奉主的辛勞,信靠主的付出,正如詩篇五十六篇8節所說:「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裏。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
人的記念都是短暫的,惟獨神的記念有永恆的價值。近來常看到一些字眼如「legacy」、「歷史定位」和「歷史留名」等,實際上,人爲自己所作多是虛空,人爲自己留名亦是虛名。此次的考察,提醒我惟獨在主裏的擺上絕不是徒然的。


信息要緊貼經文

一位友好牧師在聖誕新年期間,傳講了一篇具有說服力的佈道信息,內容大致是指出基督教在過去歷史中對整個人類社會正面的影響。當中他列舉了八九個在教育、醫療、福利、人權等領域的不同例子,如雷克斯(Robert Raikes)於1780年在英國每星期日免費招收街童,教懂他們識字及閱讀聖經,此舉成為整個公立教育制度的先驅;美國的著名高等學府——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初成立時都是為要訓練傳道人而設的學府。

在醫療方面, 因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歸依基督,而使醫院和醫療制度普及化,為今日公立醫院開先河。又有像布蘭特利(Kent Brantly)等基督徒醫師,放棄了高薪,冒着受感染的風險,到非洲貧窮的村落治病。又因耶穌肯定人的價值,提升了女性的地位,重視兒童的需要, 就有像賈艾梅(Amy CarMichael) 看顧貧苦的婦女,到印度拯救和收養雛妓。穆勒(George Muller)則憑信心成立了多所孤兒院等。結束時,那位友好牧師強調若耶穌沒有來到世界,人沒有耶穌的內住,就沒有能力作出這些事蹟。
我相信講員是為了配合聖誕的信息,解釋耶穌來世的目的,故他揀選了約翰福音十五章22節來包裝整篇的信息。事實上,他以該節開頭的片語,耶穌所說的「我若沒有來……」作講題。那個主日,我接過程序表,看到講道的經文,就坐下來,翻看了該節經文及其上下文,準備好自己的心去聆聽主道。很可惜,在聆聽的過程中,我不但不能集中精神,更有點納悶。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反應?其一,是因我已先被要宣講的經節支配着思維,而所聽到的內容卻與那經節及其上下文不一樣,更遑論拉上甚麼關係;就像左腳穿了右腳鞋走路,好不自在。其二,這是篇佈道的信息,我不是這信息的主要對象。其三,我不能接納為何一位講道多年的老手仍會出了這樣的婁子,這令我惱怒。
甚麼婁子? 講道是按着聽眾此時此境的需要,從經文的觀點與角度出發,宣講出由神而來關乎生命和生活的信息。講者必須按經文作者的意圖來詮釋經文,以它來支配着信息的每一個環節。約翰福音十五章22節全句是「我若沒有來教訓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這節指出因着耶穌的教訓和無罪的一生,就顯出迫害祂之人的罪無可推諉。講者除了把「我若沒有來……」這片語斷章取義成「若耶穌沒有來」外,其講道內容與這節經文或其上下文拉上甚麼關係。
如此看來, 講員如何把經文與信息連繫起來,反映出他對講道的認識和理念,由最基本的甚麼是講道到如何活化活現所傳的信息, 都清楚顯露出來。事實上, 每次講道都是在會眾前示範如何去解釋一段經文, 展示着一種解經方法。即使信息的內容是幫到人,但若不是經文支配着信息,就是在聽眾前呈示錯誤的釋經/講道方法——讀一套,講解另一套。這樣下去,日子久了,恐怕這誤解經文的方法,留下長遠的後遺症,叫聽眾可隨意把意思套入經節當中。
若是這樣,這篇信息可怎樣改善?
若用同樣的材料, 要達到講員所要達到的目的,可以用「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約一9) 來指出耶穌如何在歷史中照亮世人。到結束時,加上最重要的一點:耶穌是人靈魂的真光,又以耶穌在約翰福音八章12節所說的話來呼喚聽眾去跟從這世界的光,祂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還未信主的,先要被這光照亮他的生命;已信的,要跟從這光去照亮黑暗。如此,信息就不是單單一篇佈道的信息,對未信的,它是一篇解釋約翰福音一章9節的信息,回答着「這節所講的,是真的嗎?」;對信徒卻是一篇如何應用「耶穌是世界的光」,活出這真理的信息。
信息經改善後,就有新的包裝和鋪排,那就是釋經講道其中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真的嗎?我不信,請明證;(二)怎樣應用?請指示。另一個釋經講道發展方向是:(三)是甚麼?我不明白,請解釋。當然這三個發展方向有已定的先後次序;事實上,每篇信息都要按聽眾的需要而作取捨。


在光明中相交释经(约翰一书1:1-10)

(一) 引言——信徒相交的重要
弟兄姐妹们的彼此相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基督徒都需要有「肢体生活」来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希伯来书10:24)、一起追求灵命的长进。弟兄或姐妹离群索居,就像从火堆中拿出来的炭,很快就会冷却熄灭了。
今天我希望以约翰一书的这段经文,来与大家一起思想信徒相交的道理。约翰一书是那时在以弗所服事主的使徒约翰,在第一世纪的最后十年,写给位于亚西亚(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众教会。当时的基督徒面临各样的试炼和异端的搅扰。年老的约翰深深觉得在那种危险的环境中,圣徒的相交、彼此勉励和更亲近主,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今天我们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各人过分地追求财富与时尚; 在各级政府领导之下,整个国家渐渐远离神,丧失了敬畏神的氛围,(换句话说)我们实在处在一个危险的世代。主耶稣说:「(在末世的时候)因为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就渐渐冷淡了。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圣徒彼此相交,可以使我们爱主的心和爱人的心不致冷淡。因此有关信徒相交的信息,在这个世代也是很重要的。
(二) 信徒相交的基础(1-4)
这卷书信一开始就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这句话让我们立即联想到:作者在他写的福音书的开头也是这么说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里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
使徒约翰说:这道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显然两处经文所说的是同一个「道」,同一个人,就是基督耶稣。第二节约翰接着解释这道是「那永远的生命」,已经显明出来(是从起初就有,现在才显现出来),使徒们领受了,为他做见证,又传给当时在亚西亚的信徒。
约翰和他的同工们将这「道」传给收信者,是为了能藉此与他们相交,使他们的喜乐可以充足。「你们的喜乐」原文是「我们的喜乐」;我相信这喜乐是双方都能得着的——传的人和接受的人,都因耶稣而得到满足的喜乐。
约翰说,我们不只是彼此相交,且是与神和他的独生子相交。约翰深知与主耶稣相交的喜乐,他曾多次称自己是「主所爱的那门徒」,可见他与主耶稣的关系特别亲密,这份喜乐若不传给弟兄姐妹,就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约翰简单的引言,解释了一个重要的真理,那就是「基督耶稣是我们相交的基础。」我们彼此相交很大的目的之一,就是我们能够一同与神和主耶稣相交。有人说:神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沟通的对象。以前我对这说法有些存疑:好像神很寂寞,所以要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个人来陪伴他。
默想这段经文的时候,我思想主耶稣为什么要「道成肉身」到世上来呢?因为神喜悦住在我们中间。我们对《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建造会幕的情景,应该有很深的印象。会幕预表神的同在,因此神在会幕中向摩西和亚伦说话,然后他们出来向百姓说话,并且祝福百姓。
这个预表的终极应验是在主耶稣的身上。神取了人的样式,住在我们中间,与我们相交,并且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我们」(2)。神既然乐意如此行,我们怎么可以轻忽这么大的恩惠呢?每次想到三位一体的神之中,竟然有一位以人的样式永远存在,都让我感到震惊:人的被造,不但是神起初的心意,也是祂非常看重的。
主耶稣是我们彼此相交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我们的相交就和世人的交往没有两样了。世人相交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喜好,乐意一起打球、享受美食、旅游、读书等等;或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 促进社会公益、帮助子女教育、增进同业间的交流等等。
但我们的相交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特殊的关系——我们都是天父的儿女,都是主耶稣的宝血买赎回来的。我们既然同有属天的生命,当然要藉着彼此的相交,将这个生命活得更丰盛。各位弟兄姐妹,我们常有相交的机会,让我们彼此勉励,不要每次在一起都是言不及义,浪费时间,总要尽力去达到我们相交的目的。
我们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增进与神的相交。我觉得这应该是极为自然,而丝毫不带勉强的。我知道教会里有个小组,去年在年终聚会的时候有很好的分享;弟兄姐妹很自然地分享了自己的难处与神的恩典,例如有位弟兄戒掉了多年恶习;还有对夫妻解决了家庭的问题。结果大家都感受到圣灵的同在,也受到很大的激励。这就是一个好例子:从弟兄姐妹的相交中,达到与神相交目的。
每个週六早上,我都和一群住在附近的弟兄姐妹去健行。在途中我们谈很多的事,但总会将话题带回属灵的事,也分享一些读经的心得和生活的感想。我发出邀请电邮的时候常会附加一句经文,大家记得最清楚的是提摩太前书4:8「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
多年来,每个週二,我和在教会附近上班的弟兄姐妹,在教会一起吃午饭,并查考圣经和彼此分享。这聚会已经好几年了,我们叫它TLC,Tuesday Lunch Circle。这是个好机会让上班的弟兄姐妹朋友们,纾解工作的压力,又有神的话来彼此勉励。
弟兄姐妹的相交,不应该是一种「辅导」,这个名词让当事人觉得地位有所不同。灵里较成熟老练的人,当然可以用自己的经歷来帮助刚信主的弟兄姐妹们,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这是交通,不是辅导。在主里我们都是弟兄姐妹,我们彼此相交纯然是为了增进与主的相交。
现在基督徒谈论主的时间太少了。一位退休的长老曾说,70年代常有弟兄到他家里,只为谈论主耶稣,谈论圣经,即使谈个一整天,都不觉得劳累厌倦。 我真羡慕那样的属灵光景!有位渴慕神话语的弟兄,常和我在电邮上谈论属灵的事。有一次他问:为什么现今的基督徒不像中古世纪的圣徒那样,对神的话认真,又执着于对圣经的教导?我无言以对,却深受提醒。
各位弟兄姐妹,我们不要怕谈论主,神既然乐意与我们相交,一定更喜欢我们谈论他,并让我们从中得到诸般的益处。
(三) 在光明中相交(5-10)
与神相交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行在光明,因为「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似乎是使徒约翰从主特别的领受:神就是光,主耶稣就是光。在约翰福音里,多次提到光与黑暗的对比,如:「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他又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约9:4)使徒约翰深知光与黑暗是不相容的。神既是光,我们与神相交,就不能仍然行在黑暗里。
黑暗是从那里来的呢?从今天的经文中,我们看到来源之一,且最明显的,就是罪。罪使人与神隔离。亚当与夏娃犯罪以后,就开始躲避耶和华 神的面(创3:8)。耶稣来到世上,好像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世人因自己的罪就远离他,甚至要将他除去。
那些肯来就光的人,就是接待他,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这些人就是第7节所说「行在光明中,彼此相交的人」。耶稣的血也洗净他们一切的罪。所以我们看到,唯有神的儿女能享受在光明中与主相交,及弟兄姐妹彼此相交的福分。
相信我们的朋友中还有尚未信耶稣的,虽然谈得来,走得近,但与他们的交往仍旧停留在世人的层面。盼望我们都怀抱一个心志,早日将福音传给他们,好让彼此更进一步,有在主耶稣里的相交。
第8节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觉得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它可以用在我们没有信主以前,也可以用在我们信主以后,因为基督徒还是可能犯罪的。
如果我们犯了罪,该怎么办呢?第9节是一句很宝贵的经文:「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神总是给我们悔改的机会。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说:「…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主耶稣知道我们无法与他相比,常因无法胜过试探而犯罪,所以他体恤我们的软弱。我们的神真是一位慈悲怜悯的神。
如果你还在罪中挣扎,不要感到绝望,你应该立刻回到神的面前,将各样的罪认清楚;并求神赐下力量,在神与人的面前把罪彻底对付掉。约翰告诉我们:神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正如大卫所说的,神会重新给我们清洁的心和正直的灵。
圣徒相交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互相扶持,行在光明之中。雅各书5:16教导我们:若有人犯了罪,我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我们可以得医治。有人可能认为:教会注重指出罪、谴责罪,但很少讲到罪的赦免,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软弱,神都清楚知道,我们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呢?盼望约翰一书的信息能时时提醒我们,藉着团契生活,在软弱中彼此扶持,一同行在光明中。
年老的约翰苦口婆心地叮嘱我们: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有恩典,会给我们开出路;但他没有说我们可以用此来做继续犯罪的藉口。事实正好相反——在紧接的2:1他就说:「…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约翰的信息是:我们越明白神的慈爱,就越爱祂;越爱祂,就越不愿去犯罪使祂伤心。
第10节「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信实的神永不说谎欺瞒,因此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那是我们自己说谎自欺欺人。这里我们看到黑暗的第二个来源是说谎。第6节说:「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
潘霍华牧师(Dietrich Bonhoeffer)在他的着作《团契生活》中有一段话说:
不要带着「我比你圣洁」的面具到一个属灵的群体里面来;因为如果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这样做,大家都会觉得很孤单,都会感到这个群体是无法容忍罪的。所以大家都不敢认自己的罪,以为这样做会使其他的人惊惶失措。结果呢?每一个人只好与他的罪单独相处,只好说谎,只好假冒为善。殊不知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呢!潘霍华牧师的这番话是我们很好的提醒。
使徒约翰使用的另一个词句是『真理与说谎』,两者不仅是强烈的对比,且是不相容的——我们如果说谎(或虚假)就行不出真理,神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由此我们看到:信徒彼此相交的第三个目的是『行出真理』。我们要把神的话,行在每日的生活当中。
(四) 结语——新年立志
新年伊始,相信大家都立下新志(New Year’s resolution)。我盼望我们集体的新年立志是:更多的彼此相交。「相交」在英文圣经译作「团契」,所以这个新的立志也就是更优质的团契生活。教会是我们属灵的家,让我们竭尽所能地让这个家变得更和谐、更可爱、更温暖。
有很多事是我们可以做的, 比如说:查经聚会时,不要只注重经文的解释,也不要急着找标准答案,而是把心打开,分享神在你身上的作为和恩典,分享你的喜乐,也分享你的忧伤、焦虑和软弱,让别人可以为你代祷。这样,大家就可以用神的话,来彼此安慰和激励。
我们应该学习多谈论主。路加福音24章记载着:主耶稣被钉十架以后,有两个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往以马忤斯的村子里去。路上两人边走边谈,谈论耶稣被钉死的事,心里都十分沮丧。不久復活的主向他们显现,陪他们走了一长段的路,将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耶稣又与他们一同投宿,一同擘饼,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 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了。当我们谈论主的时候,主耶稣也会向我们说话,使我们的心火热起来,可以更殷勤地服事主。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你愿意做这样的新年立志吗?让我们一起祷告。


優質釋經講道的「三項兼顧」

常有人問筆者,怎樣才算得上是好的講道?按歸納筆者多年來教授釋經講道的經驗,一篇優質的講道,一般有「三項兼顧」和「五種特質」。在這裡先談談「三項兼顧」。

一. 天地兼容
「兼顧」就是不偏不倚,將各方面都照顧得周全。
釋經講道須同時注重「啟示」(revelation)與「應用」(relevance),就是傳道者是從神領受了屬天的信息,並將這信息帶進人間。因此好的講道必須是雙向的:講道者既深刻明白神的話語,亦善於運用人的言語,在兩個世界中間作溝通的橋樑。好的講道讓神與人之間有接觸與聯繫:既扎根於經文,也顧念到現實,將聖經的真理活潑地展現在人面前。
歐福德(Stephen F. Offord)指出:「離開現實的世界進入聖經中,或離開聖經的世界進入現實中,對我們的事奉都是致命的失敗。……傳道者需要熟悉我們的聖經,就好像家庭主婦熟悉她的針線,商人熟悉他的帳目,水手熟悉他的船隻。」1
斯托得則認為,講道者的責任就是「把這兩個世界的鴻溝畫出來,再將我們的講章放進去」,但我們卻往往只完成了一半的工夫。「就像畫了一條直線,從聖經世界的這一端,直直往上,形成筆直的線條,但始終無法落於彼岸。因為我們的講道太少接觸地面了,不能成為進到現代世界的橋樑。」。2
講道者不能顧此失彼,因為「傳道人的任務是忠實地將神的話翻譯為現代語言及現代思想,使它活現在這個世代。因此『為了要翻譯神的話,我們必須懂兩種語言;為了要讓它活在今世,我們必須了解兩個時代。』…… 基督徒溝通的模式不只是翻譯(將一種語言換為另一種語言),而是化身(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3
由此可見,傳道者必須一方面深入「讀經」,另一方面深刻「閱人」,把天上奧秘向世人作不同方式的闡述,免得所講的道雖合乎聖經,卻不合乎時代。
二. 情理兼備
講道要有情有理。講道過分偏向理性或偏向感性,效果都會大打折扣,若能情理兼備,絲絲入扣,在解經釋義的同時,也引述真實而富人情味的故事,便能更加有血有肉,打動人心。講道不能單從理性出發,也要洋溢著感情;不單對人的頭腦說話,亦要對人的心靈說話;不單只顧著教導別人,也要用生命感染別人。
若人生閱歷不足,又不願敞開自己,只常常停留在一己狹隘的想法之中,講道亦會褊狹固執而無趣。因為最好的講道不是在書房裡準備的,還要加入生命的經歷。林語堂說:「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最有力的講道,是在人生的掙扎與歷練中塑造的。
因此,講道者要追求西方人嚴謹的治學方式,同時保持東方人注重人情世故的文化底蘊,學習做一個情理兼備的後現代傳道人。神的話本來就有光有熱,能觸及人的頭腦與心靈。理想的講道要能深入淺出,不單向頭腦說話,也觸動人心的需要;有時甚至要帶有幽默感,從中引申出聖經的真理。
三. 全民兼得
講道必須顧及全會眾,不僅是年齡上的老與少,也包括屬靈情況的老與少。要能對慕道友說話,同時也適合聽道多年的信徒。要全民兼得,其中的要訣是講道要有內容、簡潔,也有針對性。淺顯而不欠缺內涵與心得,有深度卻容易明白與接受。忠於原文,解經卻深入淺出,容易使人明白及實踐,並有令人專注的吸引力。

附註
1. 歐福德 (Stephen F. Olford) :《釋經講道大綱》,第二集,參網址:
http://xy.chinafuyin.cn/Books/PI_Preach-Olford/b5/Vol2/00.htm。瀏覽於2013年8月21日。
2. 斯托得:《當代講道藝術》,魏啟源、劉良淑合譯(台北:校園,1987/2002),頁134。
3. 同上,頁142-143。
本文摘自賴若瀚牧師所著《食經講道——當代釋經講道手冊》,第叁部第一章(2014年1月,美國聖言資源中心出版)。


優質釋經講道的「五種特質」(P.R.I.C.E.)

優質講道的特質甚多,歸納起來可分為下列五項:合乎聖經 (Exegetical)——有道;條理分明 (Clear)——有理;引發興趣 (Interesting)——有趣;實際可用 (Relevant)——有用;觸動人心 (Passionate) ——有情。1
這五項特質可以從下到上,用五個英文字的首字母結合起來說明(acronym)= P.R.I.C.E.。PRICE 代表兩個不同的意思:一是好的講道是「無價之寶」;另一是好的講道要「付上代價」才能產生。

一. 合乎聖經——有道(Exegetical)
講道絕對不能離開聖經。好的講道扎根於聖經,且必須要有清楚的解經作為基礎。傳道人若為迎合會眾而只說些他們喜歡聽的話,卻不提聖經上的話,是十分可悲的。
1. 有道可傳
曾霖芳牧師在他的《講道學》一書開宗明義地說:「講道要講『道』……講道而沒有『道』好比什麼呢?正如泡茶,茶壺裡沒有放茶葉,倒出來的不是茶,而是白開水。」2今日講台一個嚴重的危機是很少講神的話語。有些人不懂得解經,但很會講故事來激動人心;但若缺少最重要的部分──神的話語,無論其他各方面講得再好,也沒有效用。
2. 獨具慧眼
傳道者老對神的話語要有心得、有亮光,必須下功夫讀出經文的真義,不能只說一些膚淺的、零碎的、人云亦云、老生常談的道理。聖經寫來已經兩千年,很多道理和信息都早已被人講過。但傳道人每次講的道,還可以是新鮮的,因為很多植根在聖經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方式去發掘出真理來。而淺顯的基本教義,更可以用不同的切入點,產生許多新鮮的亮光。3
二. 條理分明 —— 有理(Clear)
講道最要緊是言之有物,條理清晰,讓人聽得懂、跟得上,知道重點是什麼。
1. 主題集中
講道有了主題和中心思想,還要注意思想之間要能彼此連貫,分段有層次及合一性,避免將一團團未經解開的思想丟給會眾。思路不清、語意不明的講道,不用多久便會令會眾迷失;時間一長,便會心生抗拒,更聽不進去。
2. 層次分明
若要講得清楚,必須思想縝密、合乎邏輯、層次分明。講道不單要合乎聖經的真理,也要讓人可以認同和跟從講者的思維邏輯。因此,講道者要先在腦海中有清晰的輪廓,列出條理分明的信息大綱,而每個層次,亦應配合整體講道的主題。
三. 引發興趣——有趣(Interesting)
教會中不是所有的會友都是靈命成熟的人,當中也有初信的,甚至仍帶有世俗氣味的。傳道者要吸引他們聆聽和吸收神的話,便得花點心思,引發聽者的興趣。
1. 有新鮮感
講道能讓人有新鮮感的秘訣,是經常從神話語的泉源中汲取活水,因為神的話語是活潑的(來四12)。預備信息時,講員必須經過吸收與演繹的過程,不能只是拾人牙慧。新鮮也可以是從不同的切入點和方式來表達要講的信息,譬如偶爾可以從如何應用來開始講述,再倒敍回去闡明經文的意思。
2. 選材豐富
傳道者要多作研究、多讀書,務求言之有物,這樣講述的信息才會豐富。講道時最好採用自己的經歷與見聞作例證,亦可多用故事和圖畫的方式去描述,讓神的話更能活潑生動地傳述,帶來指引我們在這時代中生活的亮光。
四. 實際可用 —— 有用(Relevant)
講道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乃要切合時代的實際需要,以實際的方案,幫助會眾將真理正確地運用在生活中。這才是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講道,因為它體現出現代聽眾與經文之間的互動關係。
傳道人如果不深入了解現實社會,講台供應就會枯燥乏味,講道淪為空洞的屬靈高調,無法帶給信徒生命的改變與更新。好的講道有神的恩膏又能用恩膏塗抹別人;將聖經講活了,又使人活出聖經。那些重視應用的講道,往往能引人入勝,激發反省,並保留聖靈動工的空間。
五. 觸動人心——有情(Passionate)4
好的講道還有一個特點,是經常能觸動聽者的心靈,並要求會眾將生活作出調整。要做到這一點,講道者必須在感情上與會眾處於同一個頻道,不然,便容易流於只是在知識上傳遞信息,卻不能說服他們作出生命的改變。
1. 將心擺上
要觸摸人心靈的深處,講員的心就要先與會眾對話。不是死板的敘述,也不像學究只作訓詁考據式的講解,而是切實地投入生命。為什麼有些講道者經常流露感情,而有些則木訥呆板?這正是耶穌基督和文士不同之處。「文士型」的講道沒有熱誠、沒有感染力,甚至沒有生命,只因「盡責任」而上講台。但一篇由講道者擺上心靈的講章,帶著聖靈的能力,自然會發出生命的影響力,讓人產生共鳴。
2. 感染生命
成功的講道能觸摸人心,感染別人的生命;而且是講道者自己先受感動,而後才能感染別人。講員要具備生命的感染力,有賴更多親近神,被神觸動。講道的力量不在於講道者聲嘶力竭地宣講,乃是發自內心的自我催逼與聖靈同在的動力。偉大的講道是從偉大的心靈中孕育出來的,而偉大的心靈往往先經過了神的破碎,或是被人生的苦難與挫折鬆土後,再被重塑更新而來的。
結語
曾霖芳牧師這樣分辨好的講道與更好的講道:
「我把好講道分成兩大類,有的講得很好,有充分準備,聽衆也滿意,有好評。但另一類多了一樣,他們以整個生命去講,從心裡傾倒出來,是『心』的聲音,如活水江河湧流,使人生命復甦,心靈滋潤。
把整個人投入講道是完全不同的,是上好的,我稱它為傳道精神。你看,有人在講台上講道,你感到有浩然正氣,使人生敬畏之心。有人講道時洋溢著愛主之情,感人至深。有人傳講真理如燒著的火把,火熱的心隱約可現,聽衆有熱的感受。有傳道者講嚮往更美家鄉的訊息,會衆不覺神往。各種各樣的場合,傳道精神表露無遺,這是傳道者應當追求進入的境界。」5
總括而言,好的講道須同時具備五項特質:合乎聖經 (E)、條理分明 (C)、引發興趣 (I)、實際可用 (R)、觸動人心 (P)。如此才有條件成為一篇合乎主用、大有影響力的講道。
當然,講道者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精通,但必須讓自己朝著這些目標追求。講道的最高境界,筆者認為是能「觸動人心」;前面四項特質比較有路可循,最後一項則要刻意去經歷與揣摩,那是傳道者應一生追求的方向。

附註
1.除了這五項特質之外,優質講道當然仍要具備其他不同的特質,如明白會眾的需要、有先知觸角、親切真摯,與會眾互動、有生命感染力,高舉神 / 基督、流程順暢、讓人得到屬靈的提升等。不過,這些其他的特徵,大致上都可以納入所提出的五大項目中。
2.曾霖芳:《講道學》(香港:種籽出版社,1990年),頁12。
3.馬歇爾:《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使徒行傳》,蔣黃心湄譯(台北:校園,1987/2002),頁264-265。
4.在這裡列出的第五項特質,與亞里士多德在 Rhetoric 一書中倡導的,成功演講的三個主要部分的第三個特質「熱誠」(pathos) 相近。亞里士多德這本書可算是「說服學」的奠基石,所提出的重點可資借鏡:a. Logos —— 是道理的部分。傳道者當反省所講的是否有內涵,而道理是否合理、清楚、令人折服。b. Ethos —— 是品格的部分。傳道者當反省是否示人以信實的品格,又是否具良好的信任度及過去記錄與經歷等。c. Pathos —— 是熱誠的部分。傳道者當反省自己對所講的是否堅信不移,並熱誠地投入傳講。
5.曾霖芳:《講道學》(香港:種籽出版社,1990年),頁53-54。
本文摘自賴若瀚牧師所著《食經講道——當代釋經講道手冊》,第叁部第一章(2014年1月,美國聖言資源中心出版)


一次致力實踐的聖地旅程

 二十年前第一次到聖地,即是與賴牧師同去,那次的經歷很深刻,不但對聖經的認識增多,更對聖地產生親切的感覺。由於牧會事工忙碌,這些年未能再有機會前往,今年得賴牧師邀請,參加聖地靈修學習團,使我重踏聖經人物生活的地方,學到更多屬靈的功課。

這次旅途中有幾個景點令我內心特別受激動:其一,約旦境內「皮特拉」山區的狹道,巨石鑿成的房屋、廟宇、陵墓、紀念碑,今日已成廢墟,明顯地應驗了聖經中許多關於以東的預言。神要祂的百姓知道,人造的防禦殊不可靠,人若驕傲至終受罰。其二,位於死海西岸的馬撒大堡壘,曾被大希律王建成冬宮,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卻在主後73年間成為960名猶太愛國者自殺之處。相傳那亦是大衛逃避掃羅的磐石與山寨,深深體會到人的保障極其有限,神才是我們更高的磐石。其三,這次有機會進入耶路撒冷城的希西家水道,在黑暗中只憑電筒的光,前行了半小時,大家一面走,一面歌唱,驚訝當時工程的精確,感嘆當日希西家倚靠神、經歷神的拯救,可惜他晚年驕傲,貽禍子孫。
聖地周圍的景點實在很多,我們從約但境內南部的皮特拉到耶利哥,途經約但河,到以色列北部的黑門山腳。我們行經死海、加利利海,又到了地中海。從猶大山區的迦拿,到拿撒勒,伯利恒,伯大尼,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我們參觀了主哭堂、客西馬尼園、聖殿山、苦傷路、聖墓堂、花園塚等歷史遺跡。賴牧師為我們講解亞伯拉罕、摩西、大衛、掃羅等,更多次講及主耶穌,並扼要介紹馬利亞、約瑟、彼得、約翰及保羅等。使我們不單重溫他們的事蹟,感受他們信仰歷程之挑戰,更鼓勵我們在現今世上生活困境中,繼續以信心回應神的心意。此外,臨時詩班在音響效果舉世知名的聖安娜教堂歌唱、品嘗「彼得魚」的美味、放鬆地浮沈在死海之中、姊妹們購買死海著名的護膚品及聖地土產等插曲,都讓我們畢生難忘。
「聖言」為此次旅程的設計甚為周全,令人滿意。如行前的聖地簡介,使團友先有基本預備。在旅館、飲食、旅遊車、當地導遊的安排及團友手冊的預備,都很有水準。賴牧師利用車上時間分享靈修,並選取多首悅耳又合適的詩歌,配合經訓唱出,使我們心中滿有感動。十多天的行程中,更使來自不同地方的團友們,成為心靈相通,互相照應,彼此連結的主內肢體。
賴牧師先後已帶過十二個團來聖地,每次報名人數都超額。問他何以能樂此不疲呢?他說:主要是弟兄姊妹實在有很多得著,正符合聖言創立的目標:「致力實踐、扎根聖言」。信徒一生中至少要到聖地一次,順著主耶穌及聖徒們留下的腳踨行走,必然與主更為接近、靈裡重得挑旺、更加致力於實踐主的教訓與命令,這自然是最有價值的旅程。
明年我和曾師母將帶領加拿大聖言的聖地靈修學習團,願主感動弟兄姊妹,一同踏足聖地,思念聖經人物的事蹟,進入他們的心靈世界,讓神的話提醒並挑戰我們,在現今世代中活出我們的信仰。


聖言資源中心的七項價值觀

2013年,美國加州的同工們曾經花了一段長時間,一起探討聖言資源中心(以下簡稱「聖言中心」或「聖言」)的價值觀。最後按照優先順序,我們為全體「聖言」的同工,訂立了以下七項價值觀,期能成為彼此的勉勵。
一.以基督為中心(Christ Centeredness)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二5)
對聖言中心來說,以基督為中心,表示我們將以基督的心態為我們作工的心態,凡事力求合乎基督的標準,滿足基督的心腸。

要實踐這項價值觀,我們要:
1) 不以自我為中心——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機構所有事工的出發點與動機,都不是為了求機構本身的好處,更不是為了求機構的生存。
2) 不以工作為中心——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注重事工果效的同時,不要疏忽了推動與執行事工的過程。不單看目標是否達成,更要注重做事的方法與心態,因為「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
二. 倚靠聖靈的動力(Being Led by the Spirit)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甚麼時候聖言中心可能沒有專心倚靠聖靈呢?甚麼是聖言中心所過分倚靠的勢力和才能?這是「聖言」同工要常常問自己的問題。
我們自我反省後的答案是:
1) 當我們太過急於達成目標,以致出現急進、急躁的現象時,我們就是沒有專心倚靠聖靈。
2) 當我們為了完成某個事工,而全力尋求各種資源的幫助之時,若忘了要等候神,我們內外的各種資源就反而成了我們所倚靠的勢力和才能。
所以,問題不在於使用勢力和才能,而是在於有沒有倚靠聖靈,因為勢力和才能也可以為神所用。
三.誠信(Integrity)
「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 林後八21)
(For we are taking pains to do what is right, not only in the eyes of the Lord but also in the eyes of men.)(NIV)
中文的「誠」、「信」二字,皆與言有關。「誠」主要講的是「天道」,而「信」主要講的是「人道」。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基督徒的誠信乃是出自於神的規律及神做事的法則。基督教機構亦然。誠與信的基本涵義都是誠實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裏如一。可見說話的可靠度與「誠信」息息相關。
聖言中心靠着神所賜的力量,也許算是做到了以誠待人,不行詭詐。但因為事工又多又雜,我們不免會出現力有不逮之處。在內部產品庫存管理上,必須更加精確,這也是誠信的表現;在對外承諾所要做的事工上,要更加努力做到言而有信。求神給我們智慧,做不到的就不要答應,而一旦答應就要做到。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即便是忍受痛苦,也要做對的事情(參林後八21,NIV的翻譯)。
四.專業(Professionalism)
「要謹慎做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出二十五40)
「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做的。」(出三十九42)。
出埃及記造會幕的經文之中,多次出現「照着所指示的樣式」一語。耶和華神所指示的非常清楚,有詳細的標準規範,有一定的水準要求。我們相信高素質、力求完美是神的心意,也是神做事的法則。
雖然聖言中心的同工不多,但我們也期盼「聖言」的同工素質、產品(出版)及事工(培訓、聖地團等)都具有專業的水準。同工們不可因為我們是非牟利機構,就自動降低標準。反之,我們將努力學習專業的技巧,並期許自己具備專業人員的特質,無論外表或內在,都要以專業來自勉。
因此,我們必須在事工上專一。非專一,就不容易達到專業的水平。今後聖言中心將仍然秉持這個價值觀,只做神要我們做的事工,也只做我們懂得如何做的事工,並且照着神所指示的樣式去做每項事工。
五.團隊合作(Team Spirit)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二十七17)
聖言中心過去在尋求合理的管理模式時,也曾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完備的組織章程及詳 細的工作規範來做工嗎?我們的答案是:隨着機構的擴大,我們做事會越來越需要細節的規定, 但同時聖言中心也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
聖言中心認為我們的團隊合作在具體上有三重點:
1)和諧的工作氣氛
2)培養彼此的默契
3)注重恩賜的配搭
默契往往來自長期的共事經驗,並建立在彼此互信的基礎之上。隨着聖言中心在香港及加拿大設立分支機構,我們也需要同工之間有良好溝通。所謂左手不知右手所做的事,在機構裏要盡量避免。
至於互信,那更是團隊合作的基礎。平衡同工之間對共同事物的不同看法,要彼此包容。對各人的專業領域,要信賴尊重,勿妄加批評。領袖要勇於授權,但也不忘及時追蹤、掌握情況。
六. 熱忱(Passion)與責任感(Sense of Responsibility)
「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三23)
有人工作是出於熱忱,有人工作是出於責任感,有人兩者兼具。我們之所以將熱忱與責任感放在一起,成為一項價值觀,乃是因為熱忱可能無法強求,但責任感實在是我們做事態度的底線。
韓愈曾在〈原性〉一文中提及:「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在熱忱與責任感上,我們也可以仿效韓愈的性三品說:上焉者受從神而來的熱忱驅使,很自然地做得開心、做得好。中焉者雖無熱忱,但仍願勉力為之,因為知道這是神給他的責任。下焉者對於自己所負責的事工,既無熱忱也無責任感,以致工作態度冷淡、馬虎,產生很強的本位主義。
聖言中心要避免因為事工目標不明確、過程雜亂無章、工作分配不均、結果沒有成效,使同工感到不符期望,甚至覺得前途暗淡,以至於喪失了起初的熱忱。求神幫助。
七.僕人心態(Servanthood)
「是誰為大? 是坐席的呢? 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二十二27)
耶穌的僕人心態是最好的模範。僕人心態可從對神、對人、對己、對事四方面來看:
1)對神:我們順服在更高的權柄之下。
2)對人:願意幫助同工、義工。願意在工作責任範圍之外,量力服事。
3)對己:心門敞開、聆聽,接受別人提醒、建議,甚至批評。
4)對事:機構的主要事項採取公開討論的方式,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決定。並且,這將逐漸發展成為聖言中心的機構文化。
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的,向着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3-14)對聖言資源 中心來說,我們對以上所列的七項價值觀,也是如此看待。事實上,我們雖然同意這些都是我們 公認的價值觀,但實際做起來,我們差得還遠,不但需要神的保守以及同工們的彼此勉勵,也需 要諸位聖言之友不斷的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