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星期三)
賴若瀚牧師
實體的和看不見的聖殿
耶和華啊,我喜愛祢所住的殿和祢顯榮耀的居所。(詩二十六8)
聖殿是猶太人信仰和社會的核心。神在舊約時代選定一個地方,作為祂顯明同在的居所,這也是每年百姓守節與敬拜的中心。聖殿又是神與大衛堅立永約的表徵(撒下七12-16),因此,它與百姓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然而,新約時代對物質殿宇的觀念有所改變。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於井旁談道時,強調敬拜不在乎地點,乃在於「心靈」和「誠實」,因為神是「靈」(約四20-24)。祂早已將敬拜的意義從地域性轉移至內在性。而且在新約時代,信徒就是神的殿(林前六19-20),他們結合起來要成為靈宮(彼前二4-6)。神並不居住在禮拜堂內,乃住在信徒心中。
既然新約時代以後,物質的殿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當如何看教會建立教堂的事工?根據使徒行傳,初期教會並沒有建立禮拜堂,幾乎全都在信徒家中聚會與敬拜。保羅每次旅行佈道時,只要有會堂,他都會進去與猶太人辯論福音要道。直至第三世紀,才逐漸有禮拜堂的建立。
不過,今時今日,教會若沒有固定的、可以公開聚會的地方,在推廣聖工上會有一定困難。一些教會借用學校或其他場所聚會,但每次都要搬動家具、重新裝置,十分不便。洛杉磯的馬鞍峯教會在早期沒有屬於自己的禮拜堂,由於人數不斷增加,最後主任牧師華理克還是推動會眾一起建堂。而當他們有了自己的聚會地點後,教會經歷驚人的發展。因此,教會有固定的聚會場所仍是有需要的。
來到網絡世代,教會一些事工、聚會,大家漸漸習慣用網上方式進行。例如一些小組或祈禱聚會,在網上舉行,參加起來更方便,而且分散各地的成員也可以一同參與,帶來一大突破。其實,聖徒的聚集,實體和網上並行,是新世代的趨勢,我們無須抗拒;關鍵是眾聖徒能繼續一起經歷神的同在,有真實的敬拜和相交在其中,讓實體的殿和心靈的殿,都同樣能彰顯和承載神的榮耀。
禱告:
主,在教會生活中,求祢讓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能應對世代的轉變,接受新的事物;同時能保持美好的屬靈傳統,傳承美好的價值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