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釋經、藝術

釋經講道與信徒教育,兩者都屬於用話語言詞來傳遞信仰真理,造就教會的工作。兩者在傳遞的過程中,都需要藝術創意作為輔助工具或載體,因為藝術創意能提供多樣的傳達方式,以及豐富講道和教學的想象力,使信息得以有效地觸動不同的人的心靈。

聖經作者本身已經運用了很多不同的藝術手法去記載神的啟示,因此,倘若在釋經和講道上忽略了這些藝術方式或文學藝術手法,沒有按着經文的文學藝術進路去理解箇中意義,我們的釋經與講道必然不能貼近經文的精髓。教會的講道和教學基本上是須要釋經,不釋經就無從使神的道成為今天廿一世紀的「身體」,反造成弒經之弊。

歷來寫作的人都禁不住在文字表達上追求藝術美,文字不單傳情達意,更着意營造文采、形式和風格等。人對美的要求,是神將祂的形象賦予人的一種印證。按此理,神不單有獨到的啟示方式與內容,而且也喜歡使用人慣用的藝術方式來啟示祂的旨意。

美與藝術之源來自上帝,祂創造宇宙萬物景象之美不在話下,正如詩人說:「諸天宣揚上帝的榮耀,穹蒼展現他奇妙的天工。」(詩十九1,新普及譯本)至於在傳遞祂心意上,上帝多用藝術方式,最經典的是向亞伯拉罕的應許,這應許以視覺圖畫的景象表達出來——他的後裔必多如天上的星和海邊的沙(創二十二17),具體不過;對於慣常生活在大漠的人來說,這是最熟悉的圖畫,真可以「望圖生義」。

其次,神對摩西的啟示也像是一場「瞬間發生的藝術作品」(an art of happening),叫摩西從中體會到神如烈火般的能力,覆蓋着脆弱的荊棘,這對比極大的造型,深深吸引摩西。那脆弱不會被人珍惜的荊棘竟能完整無損。在一個可稱荒地的何烈山,在毫無神聖可言的荒蕪之地,在沒有任何的宗教期望的心境下,竟然遇上如此奇景(unusual sight)!由看而走近再看,再看而留心聆聽神的呼召,可說是先看見然後留意聽取的一個過程。單在出埃及記三章1-9節這一小段中,「看見」這詞就出現了十次之多,可見「看見」的重要。(1)

還有,面對着約伯莫名之苦,神也同樣向他展示祂的創造奇工和奇景的大圖畫,作為回答的工具。神所用的就是視覺圖像的思維,提升約伯的領悟力──明白他自我的極度卑微,與神的威榮高超不可比擬(伯三十八章)。

神使用藝術家來成就祂的旨意(2):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清楚指出,神實在是藝術事工的贊助者、策劃者(後台藝術大總監),祂呼召一位藝術總統籌和總建築師,使他將榮美帶給祂的子民,以配合祂完美的創造。藝術天分是神所賜的,神並在這天分上引導被召的藝術工作者作聖工;經文兩次記載神對比撒列、亞何利亞伯等人的呼召(出三十一1-6,三十五30-35), 可見他們在聖工上何等重要!(3) 神指名呼召比撒列,顯明此舉是神給子民的禮物(三十一2 「看啊」一語通常要說明上帝要顯的恩惠),像神按着名字呼召亞伯拉罕和雅各等的做法。請注意:神不僅給比撒列 (比撒列原意是「神的贊助和蔭庇」) 藝術方面的恩賜,也為他預備一名具相同藝術天分的助手亞何利亞伯,讓他們同心按神的吩咐去建造和裝飾會幕。不但如此,神還吩咐他們,要發掘有潛質的人,並要教導他們(出三十五34)。留意聖經以「心裏有智慧」或「心裏靈明」 來形容這些藝術工作者,心裏的智慧都是來自神(出三十五35)。

另一位神所使用的,心裏有智慧的藝術工作者名叫戶蘭(王上七13)。他被所羅門召喚, 要製作兩根巨銅柱(八公尺高,圓周五公尺三公寸),柱上滿有複雜美麗的浮雕裝飾(包括頂上的百合花),要安放在殿廊前頭;巨柱各有名號,右柱名為雅斤,左柱名為波阿斯(七21)。這兩根柱是要引領人的視線往上望,幫助觀者離開地上的事,望往天去;這兩巨柱前是廣場,供人作獻祭、訴訟、歌唱和跳舞之用。(4) 當問及兩柱之名時,人們就會大聲地說「雅斤」(意為「神所建立的」),和「波阿斯」(意為「祂帶着能力而來」)。藝術作品配上合宜的話語,叫人藉雙管道去明白神的高超和偉大,可謂天衣無縫。這叫我想起保羅的話:「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西一28)。

耶和華曉諭先知都多用比喻,典型例子為以西結。神給以西結的啟示多為異象與比喻,例如神對以西結說:「人子啊……要向這悖逆之家設比喻說……」(結二十四2-3) 這叫我們也想到門徒對主耶穌的提問:「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太十三10)比喻藝術常見於聖經的啟示中,因為我們的神是十分藝術的。

美國雙城聯合神學院的耶偉信(Wilson Yates)教授,在他的The Arts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一書中已列舉出美國的神學院曾開設過的百多科藝術課程,說明近四十年來藝術在美國神學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耶魯大學教授禾特斯托夫(Nicholas Wolterstorff, Art In Action的作者) 認為, 藝術在神學教育中的功用,主要是能引進「適切(相應)能力的訓練」,因為藝術涉及三個基本的實踐練習的作用:1.創作與製作的實踐──creating; 2.表達或活演的實踐──performing/presenting; 3.關聯性與適切性的實踐──appropriating/fitting。藝術性的神學教育志在使用藝術作品,作為資源(data),從歷史與批判的角度並根據上述三項連鎖實踐,向學生介紹歷代富於神學或宗教意味的藝術作品,使他們反省和明白這些作品如何在「適切與否」的掙扎中產生。擴闊神學語言,從而開拓神學思維與意象(theological sensibility and imagination)的領域。因此,David Tracy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的作者)謂:「藝術家群體是一民族的觸覺天線,為我們在潛能上引進新的境界,為個人與群眾帶來新的秩序與新的價值,並導入嶄新而較完整的善觀。誠然,美的確是真理本身的鑰匙。」

從來沒有一種學問是在文化的真空中產生的,人不能在一個所謂「歷史性的無人地帶」進行研究。講道及釋經必然要在我們的時空文化的限制(範圍)中瞭解和獲得真理(林前十三12)。「道成肉身」是上帝的行事方式,「道成肉身」是把看不見的顯現(becoming body);教會要具體表達她的信仰,其信息不能不切合社會的處境與文化。 藝術文化濃縮時代精神,創造新語言,並彰顯人的期盼與渴求,是相當前瞻性的。藝術是創作,創作必須經過取捨、選材和組織,因此,它是屬於思維,但亦超越思維;對創作者和觀賞者而言,同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它提供感通與參與的機會,並挑戰、激動、滋潤我們對信仰的詮釋。


1 參Terence E. Fretheim, Exodus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1991), 53.

2 Gene Edward Veith, Jr., The Gift of Art (Downers Grove: IVP, 1983), 1

3 Victor P. Hamilton, Exodus: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es: Baker, 2011), 520.根據出三十一11,比撒列等人要照神「一切」的吩咐去作。

4 Carol L. Meyer, “Jachin and Boaz in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vol. 45, no. 2 (Apr 1983), 172.


教會歷史考察:歐洲之旅

 四月的歐洲,乍暖還涼,空氣清新。由聖言資源中心主辦的教會歷史考察團,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香港的89名團員,加上隨團牧師、導遊,近一百人浩浩蕩蕩地由羅馬進入歐洲,開始了兩週的學習旅行。

 

在意大利羅馬,我們參觀了許多著名的教堂和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建築、雕塑及畫作。基督教信仰是在二千年前羅馬帝國統治的耶路撒冷開始,漸漸傳至首都,在西元310年左右因羅馬皇帝的推崇,基督教遂成為遍佈全帝國的信仰;期間經歷許多風風雨雨,至今仍然是全世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可以說,歐洲的歷史就是基督信仰發展的歷史。History 的確是His story,是有關「祂」的故事。在羅馬,我們看到許多從世界各地湧來的遊客,巴不得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不僅只是看到米開朗基羅等人的才華、努力和決心,也看到上帝在歷史中掌權,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進入瑞士之後,湖光山色與人工建築相互輝映,非常和諧美麗。坐在旅巴上看到在一彎一彎的丘陵之間,綠色的田野映襯着白牆紅瓦的村落,每一村最高的建築就是教堂,寧靜卻是生機盎然,真像是世外桃源呢!

在德國,我們主要感受到的是從馬丁路德身上就可以體現出來的真誠、執着和信靠。希特勒曾經毀壞了世界對德國的看法,但是德國人的根是深植於基督信仰之中,所以他們能夠從失敗中重新站立起來,面對自己民族的破口,請求上帝幫助他們修復和重建!

每到一處,隨團講師們都辛勤地將他們的知識、經歷和情感傾囊而出,勢必要團員們不虛此行!師母們也是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全團的每一個成員(最年長的82歲),盡力讓大家能身心靈健康地享受旅遊的喜樂和平安。團員也是非常自覺地配合,不遲到,不喧嘩,不抱怨。由於團員中90%都是教會的弟兄姊妹,能以基督的心為心,忍受各方面的辛苦,用愛心互相寬容,所以得到了導遊、司機以及各家旅店的稱讚。旅遊中也不忘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這麼開心的旅遊,夾雜着兩次讓我流淚的時候。一次是在羅馬的使徒保羅殉道的地方,想到他在提摩太後書四章6至8節的臨終遺言,就感慨主使他的生命改變,真正進到一個完全的地步。另一次,就是在馬丁路德講道的城市教堂裏,粵語團的弟兄姊妹獻唱〈因着信〉這首歌:「憑信,他離別吾珥……憑信,他行近紅海……憑信放聲呼喊,城牆便倒塌下來……憑信能夠發現在世間只是寄居,朝更美家鄉走回去!」

感謝主!謝謝聖言資源中心!


美麗的小調

因着神的奇妙恩典,我竟能參加聖言資源中心主辦的「教會歷史探索團」,滿心感恩!

 

這次旅程使參加者獲益良多:在屬靈上,每天有牧者帶領的靈修時間,給我們靈命餵養;在身體上,因參觀各地教堂和景點而行了不少路,體能得到鍛煉;在知識上,每天在旅遊巴士中有講師們講解教會歷史,很精彩,趕走了早起的疲倦。

「快!快!快!上厠所去。」

「嘩!要一元歐羅!」

「都要啦!」

要收錢的厠所,有多些厠間,也清潔些。

沿途風景怡人,美得像明信片上面的圖畫,不禁要大大吸一下歐洲大陸的空氣。

途經巴哈(另譯「巴赫」)的故鄉艾森納赫(Eisenach),那裏有他的雕像豎立,他的偉大樂章〈B小調彌撒曲〉像在耳邊響起。巴哈出生於德國的艾森納赫,這位基督教路德會的會友,以他驚人的毅力和絕世的才華創作了音樂史上不朽的作品。巴哈一生鍾愛管風琴,所以,每每在教堂有管風琴演奏時,他的心靈就不禁泛起對神的敬畏和崇拜。「凡是聖樂飄揚之處,總有上帝仁慈的親臨。」(巴哈的名言)

很多時,都聽到教堂的鐘聲響起了,清脆、暸亮,一陣又一陣聲音,給人莊嚴神聖的感覺。教堂的尖塔是細細尖尖的造型,很漂亮,默默地站在天空下,有一種說不出的優美。

這次旅程安排了崇拜聚會,其中一次令我難忘。當中有粵語團團友獻唱〈憑信〉,由曾永光師母指揮,團友唱得很動聽(雖然他們只得短短時間去練習)!多謝曾師母選擇了〈憑信〉這首詩,那些宗教改革的勇士就是憑信走上艱辛的路,被人逼迫、不斷逃亡,甚至犧牲生命,無悔地走上一條不歸路!在馬丁路德到過並講道的聖馬利亞教堂(Stadtkirche St. Marien,位於威登堡)舉行這個崇拜聚會,是很好的安排,非常感人,使人有回到歷史的感覺。

最後,不能不讚賞製作團友手冊的團隊,他們用心用時間搜集資料並編排、印製。更多謝聖言資源中心各同工的辛勞,策劃這一個難得的歷史探索之旅!


去蕪存菁,正本清源── 教會混雜了甚麼,如何去污?

「將積習摔掉」,是歐洲十四世紀起始,以至馬丁路德於十六世紀進行的改革運動最關注的工作。昔日羅馬天主教曾經是基督信仰的支柱,但因追求權力、財勢以及情慾的滿足而偏離正軌,已發展至畸形的極端。而且,濫竽充數的聖職人員與單單維護私利的教會建制,使信仰內容加添很多人意而顯得幼稚,信眾就自然得不到正統的牧養,十分可憐!加上繁文縟節禮儀,以及聽不懂的禱文和講道,使信仰僵化而積習難返, 信徒怨聲載道。對改革者而言,要翻轉這種信仰系統和教會文化,使之行在一個合乎聖經而具嶄新信心的軌跡上,是何等艱難!

 

一. 宗教改革前的世代有四大隱憂

1. 空心老官,濫竽充數 。聖職人員是文盲而沒有實學,講道與主持聖禮都是「念口簧」式的。例如以拉丁文說「這是我的身體」,該是 hoc est corpus meum,卻被聖職人員讀成hocus pocus。這是因為天主教有一神學理論,認為聖禮是自行有效的(ex opera operato),不受聖職人員的質素好壞所影響。講道則要靠多明我會(拉丁名Ordo Dominicanorum,另譯「道明會」) 的神職人員。

2. 放蕩不覊,非常淫亂。

3. 貪財濫權,買賣聖職。

4. 用人唯親,私相授受(主教制度episcopacy)。不單一般 主教,更是針對教宗的承傳而言。波吉亞家族的緋聞為「表表者」。 當時教會這四大問題,不得不正視,確有更新的需要。

在亞歷山大六世在位期間,波吉亞家族傳出了許多 謠言,包括:緋聞、謀取聖座控制權、偷竊、強暴、賄 賂、亂倫、謀殺、毒殺(砷中毒)。他們的專權,為周邊佔有相當地位的家族如奧爾西尼家族、科隆納家族所 仇視;然而,現代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有許多的謠言皆 出自波吉亞家族的政治對手——儒略二世所散佈的。波吉亞亦是文藝復興時期積極贊助文化活動的家族。

二. 早期改革的草擬

基於教會極端等級化的制度,有策略的改革必然要從上層開刀。除非教宗能以身作則地改過,要改變主教的陋習和惡行是枉然的。沒有主教們的合作,基本上談教會改革是絕無可能的。但問題是,這時需要甚麼樣的改革呢?教皇是否要退出現世的鐵三角的勢力(鐵三勢):政治、權力、財富?若教皇不花時間於這三合一的追求,他有望能花時間進行教會的改革。 如果他要清理教會,教會又如何可以為其無恥的工作辯護呢? 教皇如何執行又能保存自己的權威?或許教宗其實也不夠財力和權力去執行教會的紀律;因此,只能當看不到而縱容自己,縱容他人。

明顯地,教會整體上看重積財在地,卻沒有注意聚財寶在天,因而導致種種貪污與斂財,以及跟聖職不相配的奇怪舉動。但是,要實際而有效地打擊教宗的政權和財勢,羅馬教廷(Curia)錯綜複雜的勢力不會容許教皇的「鐵三勢」有所遞減。若這鐵三勢被搖,意味着教皇的更新改革出現。因此,當時若要改革,就不能倚賴教皇,而改革者須另尋出路。

若中央不改變,那麼,在下層的架構下改革者又如何作一番事呢——在不同的體系或個別教區?沒有教宗的插手,掌握教區或修道院的勢力無法被削弱。即使在選教宗的買賣上有一番作為的朱利亞二世(Julius II),也慣於賣主教職以斂財。世俗的政治手腕頻見諸主教們的選舉。當然也有零星的教區和修道院進行改革,但沒有系統和全面的影響,只是杯水車薪,起不了革命的作用。

那麼,若針對堂會的改革又如何?其實,情況沒有兩樣,如沒有教宗的親自介入,教牧不離「眾多小老婆」的生活方式仍是個辣手的問題。尤其有學識的教牧,無法被說服離開多彩 多姿、酒色財氣的城市,回歸小村莊過隱逸貧苦的生活。有趣的是,雖然在堂會中沒有多大的革新,但教會仍在社會上具影響力。因為對百姓而言,無論教會如何敗壞,教會是唯一開啟救贖之門的合法地方。十五、十六世紀的人,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對得救趨之若鶩。

其實,在十四世紀末,已經有先頭部隊在進行改革中。我們可以想像:教會要進行改變,天主教徒會有甚麼不習慣的情況發生?

三、去蕪存菁的改革工作

宗教改革的主要精力放在「清除至潔淨」(clearing up)的工作上,把基督教一開始的不潔的信仰與做法清除。把繁瑣的淨化,從實存生命的深層着手淨化。對於渴求更新改造的改革家而言,任何東西若稍微偏離淨化靈性路線的,都視作虛假。

馬丁路德的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是信仰的路標。而加爾文的更新也是從「突如其來的悔改」開始。慈運理的靈性復興的經歷也類似他們——對上帝的話的絕對相信。若沒有此信,所有被造的萬有——包括人類在內,都不能行善,而傾向偶像。屬靈的更新是必須的。屬靈的更新,帶來禮儀敬拜與教會制度的更新。

教宗權威之失——日耳曼王國的崩潰——黑墨的印刷術(利於傳播新學問和古典作品)——板畫——淨化教會(教會事工的回歸聖經真理,神學教育)。 第一重要的問題是:信仰可隔絕文化(diastasis),抑或融入文化中(synthesis)?「宗教改革」是屬於中古,抑或是屬於現代?

屬於中古——因為「宗教改革」視信仰是貫穿生活文化,成為教化生活的力量。採單一的敬拜方式;相信原罪、邪靈與撒但的能力;相信上帝與世界有直接與有情的關係;相信來世。這些都屬於中古。雖然改革的進路不同於中古,但本質上仍屬中古,只是不採取禁慾與修道主義,而更多關注和肯定現世人生。

不過,「宗教改革」作為一宗教的運動,代表着對信仰的新認識;這認識排除一直控制着這信仰的「禮儀制度」,而且不是每每都拿聖靈作為一切得恩的途徑。「宗教改革」着重聖道為得恩的媒介,得拯救是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上帝賜福人,使主基督住在信徒生命中。

屬於現代——相信人可在日常生活中榮耀上帝;對現世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可履行福音的應許。「宗教改革」的緣由:

1. 自從十七紀中葉開始,一種中性卻具有相當宗教色彩的人文主義精神(對古典文學哲學藝術等),發展相當穩定,甚至蓋過教會為主調的國家和社會。

2. 新的思想家從各行各業中冒起。從政治、教育、商貿等行業中,帶來新的思維與不同的價值觀。

3. 新的科學,新的知識,並新的認知工具(對世界和人的地位),都有新的認識和發現;新的學府的建立,帶來很多新的刺激。


在「聖言」事奉的「拾、捕、識、驚」

因為它叫我重拾我捕捉已久的夢想和異象;真讚歎上帝「這樣的知識奇妙,是我不能測的……(並)要稱謝上帝,因我受造,奇妙可畏(驚)…….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暗扣「十步釋經」四字) ~ 何崇謙(美國聖言副會長,專責訓練)

 

我自幼在教會長大,因經歷到神話語確實滿有智慧、安慰和指引,所以很喜歡聽道,繼而愛追尋聖經的真理,並很想深入明白主的話,這樣自然便喜歡了研經。當我踏進初中時,已因生活層面的擴大和新知識的衝擊,須要追尋經文真義來把握神所賜之生命的前途,而且希望能好好地裝備自己,以便與人分享福音,於是便多方節省零用錢以購買釋經書和護教類等的屬靈讀物。在這情況下,我自然愛讀這些書而忽略了學校的書本和考試;亦因年少時已甚好書畫藝術,個性上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沉醉在想像中的古代詩人墨客的生活裏,形成近似超塵脫俗而自得其樂的性格。正因為這樣的非典型而又不識時務的態度──平日所花的時間若不是在畫藝的練習上,就是手不離屬靈書本──使我在實際的學業上碰到很大的困難,成績甚不理想,士途當然崎嶇難行。這樣就迫使我更愛上了思考生命意義與苦楚,諸如我為何會生長在這時代,為何這時代、這社會並不鼓勵人走上藝術家之路等。

神恩浩瀚,領我走過崎嶇的求學道路,得到了非典型的求學機會,去探索有關藝術神學和藝術講道之類的方向。因此,常想到若能在一非典型的機構事奉,可能會有更合神心意的發揮──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環顧現今各機構,當然「聖言」是較理想的地方,因為它叫我重拾我捕捉已久的夢想和異象;真讚歎上帝「這樣的知識奇妙,是我不能測的……(並)要稱謝上帝,因我受造,奇妙可畏(驚)…….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一三九6、14)。「聖言」將會帶給我事奉的新方向:

第一,「聖言」提供讓我專注與人分享釋經講道的機會。神曾給我機會,在神學院教授釋經講道,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很渴望更能專注的研究和發展釋經講道的事奉。

第二,「聖言」提供讓我專注與人分享研經心得的平台。十步研經是很好的工具,具靈活性與嚴謹性。以下是我最近研讀「十步」原則時,為使自己容易掌握,把「觀察、解釋、應用」三大套路(武術用語),以九個粵音相近的單音節字(gou/kou)來增加理解和記憶:

查究 (觀察)

1. 覯==深覯全文(覯,看也)

2. 究==細究事實

3. 扣==緊扣關係

搜購 (解釋:以理性盡力地購入思考中)

4. 購==搜購難題

5. 摳==盡力摳解

6. 釦==鈕釦總意

7. 筘==經線筘齒

溝通 (應用)

8. 構==建構原則

9. 叩==叩問細節

10. 溝==流動溝通

第三,「聖言」提供讓我發展非典型又合時的事奉空間。「聖言」給我服侍的空間頗大,凡是與聖經有密切關係的事奉,我都可以在「聖言」的旗號下加以探討和發展,例如:名畫(藝術)與聖經、教堂設計與聖經的崇拜觀等項目,是有待開發的事奉。

但願以上所言並不是虛談,而且能夠落實;落實的目的是要藉着「聖言」的服侍,將人帶到主跟前。


藝術、傳媒與道德

藝術與色情如何分界線?

現時流行的坊間藝術,包括潮流音樂、小說、廣告設計、電影、動畫、繪畫、插畫、戲劇、逗笑秀、裝置、舞蹈等,都是表達人生以及思想感情的最佳媒體;既是表達人生的載體,與性相連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正常與不正常的內容,都直接或間接涉及性,因為生與性相連。然而,創作藝術的人,到底如何分別藝術作品與以負面的色情充當藝術的作品呢?欣賞藝術的人,又如何分辨呢?在學術上,這是美學與道德的問題。雖說任何事物都可以引起色情的聯想,但我們不能認為,必須把所有藝術作品都放在道德的顯微鏡下作分析。不過,作為公眾的藝術作品,無可否認擁有媒體必然擁有的影響力,對大眾社群不可避免的產生巨大的塑造力和滋擾力,免不了與道德標準掛鉤,因作品會刺激起大眾的道德意識,使人不得不有所反應。

一個常觸及的問題是:常常接觸以“色情或暴力”為主題藝術作品的觀眾,是否易受不良的道德影響呢?這是屬於相當貼身的問題,需要在心理學與社會學的層面進行實驗和研究。另一個問題是關於審查:含有低劣道德性的作品,是否應該接受打壓?這涉及個人的表達自由,屬政治哲學的範疇。以上的兩個問題不是本文要解答的。本文要處理的,是關於藝術與色情的分野問題,這問題所涉及的因素相當複雜,如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審美)的配合、創作力、媒體的運用、想像空間等。高度引起不安和難以接受的作品是顯而易辨的,問題在於那些介乎藝術與色情之間的作品,我們如何分辨?我們要知道,藝術若要真實的表達人生,或多或少涉及情慾,而人的想像空間中亦存有情慾之事,如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所言:“任何一個祼像(nude),無論它如何抽象,從來沒有不喚起觀者的零星情慾(即使是最微弱的念頭)。如果不是這樣,它反而是低劣的藝術,是虛偽的道德。”

但是,扭曲性慾,濫用性為主題,以性的吸引力,假借藝術形式來兜售色情,以為藝術只是一種審美形式,當中不含任何道德評價和取向,這是一種極天真的想法。純藝術形式主義者都不能在表達畸形情慾鏡頭的銀幕前,進行只有屬於“色彩、剪接、統一、構圖、形象”等純形式的審美觀賞,而不考慮道德成份於藝術評價上影響,尢其是屬於公開,並觸及大眾思維和感受的作品。

雖然孰是藝術、孰是色情,兩者本身已具相當的不穩定性,不能抽離社會群體來定義。

第一,可因人而定:甚麼是藝術?可因無知識而視而不見,不懂藝術,因此無動於衷;甚麼是色情?可因慣性被色情的東西所包圍而失去知覺;亦有人會過於保守,不能接受任何有關於肉體的東西,甚至在藝術中對情愛的描述,也不能接受。因此,道德主義易把藝術欣賞的水準拖低。亦有人過於膚淺,或只求新奇,甚麼都可以算是藝術。

第二,顯而易見:因為“含蓄又樂而不淫的”與“露骨淫穢突兀的”是明明可分的,但亦可因慣性心態而失去辨識力。

第三,因文化和地域的改變而有所不同,今日的尺度與維多利亞時代的尺度有異:衣著、談話、行為,連帶性觀念與藝術的觀念,都起很大的變化。

為藝術與色情定下界線,古人有很好的提示。劉勰(466-539)於《文心雕龍.宗經》指出:“(佳美的藝術作品的標準是:)情深而不詭,風清而不雜,事信而不誕、義直而不回,體約而不蕪,文麗而不淫。”意譯為“感情深摯而不虛假,作用純正而不雜亂,事例真實而不荒誕,義理正確而不歪曲,體勢精約而不繁雜,文辭華麗而不過分。”這六個優點指出一個方向,凡是無病呻吟、浮誇的、粗榻的、粗糙的、濫情的、炫耀技巧的,都不是好的藝術。這對創作者與欣賞者而言,都是很好的指引。實際上,真、善、美的確難以區分。

 


聖樂與神學

對於教會音樂而言,是否「傳統」的聖詩就代表着「老套」或「不合潮流」?

若“老套”或“不合時”就是“傳統”的代名詞的話,對於那些經歷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聖詩,就不適用了,因為它們能留存到如今,足以說明它們珍惜之處,絕非不合時或老套的作品;聖詩是屬於藝術類,也屬於神學類;是神學與藝術的結合體。而在文化藝術上的先進性,或前進性,根本不是取決於它是否屬於現代還是屬於傳統的作品。在藝術與內容上若屬上乘作品的,我們稱之為歷久常新的作品,這些的作品不能用“不合時作為傳統的含義”來否定它們。

Frank Gaebelein (1985):“崇拜所用的音樂必須具有高品質,經得起真理的考驗,才能彰顯福音的榮耀…甚麼是音樂領域的真理?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辦法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帶過去,但至少可以指出一個方向…浮誇的、粗榻粗糙的、濫情的、炫耀音樂技巧,都不是純正的音樂,就專業而言,有上述特質的音樂,即使教義完全無誤,也不算是聖樂…如果單純到缺乏藝術性也不行…音樂真理的“誠實”和“純正”,不等於“簡單”和“天真”。但問題是,為何我們會感到傳統的聖詩不好,老套,其原因何在?特別對新一代來說,年青一代來說:

一. 這涉及歌詞的中文翻譯,特別廣東話音樂流行的今日,使聖詩不得不考慮本土化的詩歌。昔日以普通話、閩南語、客語為基調的翻譯,就不能配合音韻的抑揚頓挫。如“美哉小城小伯利恆,你是何等寧靜”的樂韻和文字之聲韻不是十分配合的,若如《恩頌》改為“小伯利恆你多安寧,安躺寂靜無聲”(恩頌142首)就更合韻。

二. 樂韻的象徵意義,有很多地方遠離現代人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喚不起崇拜的知、情、意的投入。如“謙恭仰瞻主慈容”和“歡然皈依永信靠”(《生命》“樂頌神恩”#307)。這些字眼顯得八股。又有些字眼是現代人,可能無法感受的其真義,因為在現代人經驗以外:如“主能帶領我經過曠野路”;“求救主為我掌舵”;“作精兵”

三. 對音樂達到何等深度,會影響我們欣賞傳統的詩歌,正如看抽象畫是較難的,看傳統的中國畫亦如是。

四. 日新月異的消費文化、影視文化、娛樂文化、快速文化、方便就手文化所鼓吹的新鮮感之下,好的傳統文化就似乎顯得古老,落後、老套,不合時了。其實當然不該是這樣的。

五. 因脫離殖民地時代,文化的本土意識抬頭,反省教會詩歌不應全盤西方。作聖詩要:

1. 有感而發;
2. 不該無愁強作愁,垂手拈來,借屍還魂,抄襲,跟風,徒有外表的形式,只有重重覆覆而沒有實在的神學,信仰的經歷。
3. 最不好的是在商業市場經濟導向下,為起貨而貨的創作。

音樂要想進步,就須有新曲表現,若無新曲,就顯不出音樂的進步。

詩96:1說,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啟5:9-10),這新歌是指上帝賜新恩─新是豐盈、在我們意料之外之恩典也。因此,創作新曲是我們從今以後極須努力的方向。“新”不是新奇的新,新款的新;而是每早晨都是新的之新的活潑的生命感也。這就是新的真實、新的生命、心靈振奮,生命活潑的新感受,新領受,新恩澤的確實,很有活力也。在我們的預料以外的恩澤,使人心激動之新。因此創作原則需要以下的原則:

1. 音樂藝術的形式應由信仰所塑造;
2. 神的形象、道成肉身之道、僕人的事奉等要放在歌曲裡;
3. 神學意義必須要落實於音調、和聲、旋律裡。


美的創造

我們可從甚角度來理解人有神的形象「神的形象」是指甚麼?這對我們在教會中,涉及藝術創作的事奉有何啟迪

畫家梵谷說:“現在已經很晚了;早晨五點鐘我要出發去畫畫。我每天都累得要命,因為必須穿越老遠的荒原!因為人需要天地萬物,也需要圖畫。”難怪他給同樣像他醉心於繪畫藝術的弟弟的信中,有以下這樣的話:“你要多出去走走,保持你對大自然的愛,因為這是深刻的理解藝術的正路。畫家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並且教導我們欣賞她。誰要真心熱愛大自然,誰就能隨處發現美。”

 

德國著名的包浩斯設計學院,有句座右銘:“造型須助功用和機能”,即好的產品該美麗而實用的,而且主張造型要明快,沒有累贅的部份,主張將“美”帶進生活的用品裡,使生活加添偷快。

聖經一開首,不是說上帝是怎樣的;而是說明祂做甚麼,多次談到“祂創造”,談到祂所創造的“好”、“美”、“佳”;其中有一節更說:“甚好”。其實,“美麗而實用”、“造型俐落有韻律”都是上帝創造的原則;正如創世記2:9說的:“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真正有創作力的人才可以產生“各樣”,有美感才可造出“悅人的眼目”的東西,有豐盛的恩典才能使物質具備“好作食物”的營養。上帝是一位富於美感和智慧的創造主。這設計正是現代美術設計者的藍本。正如:椅子的設計要美觀又合體型(舒適);雞蛋的線條、色澤和質感的美感可愛,卻又因其尖端較堅硬,可抵受撞擊而顯出匠心獨運的物理智慧。此外,上帝使人在閉起雙目時,能在黑漆的內眼中,看到相對色的光點,以減低因凝視某強光而有的疲倦,這就是補光作用,何等美妙!

在創世記1:26-28更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人擁有上帝的形象,在世上完成上帝所托負的使命。甚麼是上帝的形象?根據上文,上帝的形象可以理解為:

1. 語言的創作:互相有溝通,心靈的交流與愛的契合;
2. 藉綜合和分析的能力,代表上帝治理大地,為動物命名,為病毒命名,為心理狀態命名等;又藉各方面的活動創造各式各樣的文化;
3. 生養眾多,生是創作(造)。

生產後要教養更是創作。當然我們知道,人類的文化一直被罪所污染,但正因如此,我們更要以上帝所賜的創作力去改造文化,締造合上主心意的文化環境,以完成祂給我們的文化使命。

要認識藝術與教會的關係,我們必先要認識三一上帝對人的愛和服侍。約壹4:19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太20:28指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約16:13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三一上帝的愛無不豐富多姿,豐富多姿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分別善惡樹與生命樹的文化

為什麼上帝好像害怕人能分辨善惡這似乎很不近人情難道「叫人能分辨善惡」不是祂造人的其中一個目的嗎

創世記記載始祖犯罪,他們罪在何處?

無論在社會的非基督徒群體,抑或在教會/ 基督徒的群體,有一種文化非常流行,那就是「分別善惡樹」(或叫做「知善惡」)的文化。分別善惡的文化是什麼?有什麼特色?

 

分別「善惡」的「善」是以上帝看為好的善來理解,「惡」是以上帝以為不好或惡來理解;所以分別善惡是上帝的獨有本性,是指出上帝有百分之百的自主自決權的屬性。因此,人要吃此樹的果子是想能像上帝有創造主這樣的獨有的「分開/決斷」的主權—將光與暗分開,將空間以下和以上的水分開,將水與地分開,將物種的類別分開,將男女的性別分開等;人極盼望能做上帝,所以魔鬼說:「因為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5)而上帝也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22)

「善惡」是法律上的用語,如法官經過考慮,斷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就是知道善和惡的意思,如上帝祂所造的甚是美好,以及判斷那人獨居不好。

總言之,這分別善惡的知識落在人手裏,只能是一種獨斷,離開以上帝為最高的判決者(Judge)而只按著己意作決定,並且置自己的被造本相於不理,更不理會上帝和祂將自己啟示在人生中的地位,造成了一個只以自己的意思、自我欺騙、自我滿意為中心的心理和行為。總之是以「我對你錯」作為一切的標準。這是一條死的道路,因為人離開了上帝就不能行生命的路。「我對你錯」的文化就是論斷(Judgmental)的文化,也可音意雙譯為「窒住盲堵」的文化。

1. Judgmental:論斷的、「窒住盲堵」的文化特色

亞當夏娃開拓了這個我對你錯的文化,叫全世界陷在其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都是我對你錯─男人說,是女人給我吃,而且是你造的女人的錯,因此是上帝你錯;女人說,是你造的蛇給我吃,所以又是上帝你錯,堵著上帝的命令和心意。是聖經告訴我們當人類社會,落在「分別善惡」的「我對你錯的分界關係」時,自然的結果是害怕和厭倦上帝,害怕和厭倦人,造成這兩個關係的破壞;此外,亦害怕承認和面對自己的錯,由此而只採取逃避的態度,並學曉以自欺來繞過自己的惡,掩蓋自己的錯,而將別人放在惡和錯的那一邊,形成一種看任何人和事,都以「判人於死地」的態度來處理;甚至與上帝的關係都是我善你惡,為何要聽你的話,你的話一定對嗎?懷疑上帝而不認識自己,這就是Judgmental,就是「對人對上帝對己,採取窒住盲堵的行徑」,阻礙並盲目地堵塞人的表白,叫人叫神被拒於千里之外。

從這論斷的作風和行為,必然產生兩種對人對神的生命表現:Antagonistic,對抗性(音意雙譯為壓根兒來樹敵);Repulsive:易拋棄。

2. Antagonistic:對抗性(壓根兒來樹敵)

人類的第一個家庭,以及人後來的發展,都將上帝給我們的恩賜恩典用在不當的地方,特別是人與人之間同情共感心靈相通的能力,互相守望及對此關係的防衛能力,勇士的戰鬥能力、防範外人破壞的能力等,這些都不用在面對撒旦上而是用於對付自己人。另外,又例如對美麗和知識的敏銳觸覺和渴望,卻成為為自己情慾服務的獨斷自大的行為。

在教會、機構如此,在家庭也如是。當一個群體活在這種論斷的文化中,人的感情會只收藏不外露,整個群體的氣氛就相當冷漠,相當冷酷,失去彼此的信任,失去活力,只有彼此壓制;更甚者就是出現令人反感的質素─律法主義,自以為是(因為沒有親密關係的互相勸誡,個人主義抬頭,並唯我獨尊),種族主義,階級主義,山頭主義,虛偽自恃─造成另一種更糟的文化,就是Antagonistic的文化─壓根兒來樹敵的文化。

3. Repulsive:易拋棄

人犯罪後,對上帝為人所定的位份排斥和拋棄,亦不曉得幫助別人成就其位份,甚至對最親近的人也予以排斥。本來上帝的心意是:「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後來是「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世記3:16)「戀慕」原文有「慫恿去犯罪」之意(urge, impulse,創世記4:7 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家庭中,女人想居於領導地位,而不是處在伙伴的關係上;男人亦不以彼此為肋骨的關係相處,卻要管轄女人。人類文化從家庭文化而起,家庭中夫婦關係落在repulsive 的境況中,整個社會、世界也是如此。

我們在主內,生命的目標不祇是為主作大事,更是遵照主的吩咐,學習彼此相愛,彼此欣賞,彼此鼓勵,以致我們的生命更趨成熟,真是有生命的內裏更生,這才是真事奉;並叫人因此認得到我們是主的門徒。在這個學習的環境中,我們有否不彼此排斥?彼此本來互為主內弟兄姊妹,我們是否趨於內向,將人可以接觸到我的路徑封閉起來,以免受到操控或傷害?或是我們在豎立一座堅固的石堡去抗拒別人的愛,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別人亦不可愛?

生命樹的文化

若果我們是吃生命樹的果子就不同了,吃生命樹上帝的命令,是順從上帝的表現。一個群體活在順從上帝的文化中,是看到生命的來源是創造主自己,祂掌管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生命的主人,我們任何的好處和善都是來自祂;我們的好處和善亦遠遠不能與上帝相比,那麼我們一切的目光,當不再以我對你錯、我善你惡的分野作為立足點。

上帝所造的果子悅人眼目,亦可用食物。悅人眼目不是罪,但若都不幫助我們藉美來看見上帝的能力、恩典和愛,單為滿足自己,這就是罪;悅人眼目的讚美,成為悅人眼目的情慾,就是罪。

總得記著:每當信仰被視為一種權利,或是一把量尺時,我們便與法利賽人同夥,而恩典則輕輕溜走。


愛的藝術

我們若要明白哥林多前書這一首愛的詩章的實義,是不能單把男女之愛或婚姻之愛斷章取義地讀進去的。雖然愛的原則基本上是一致,但要把握保羅在林前的原意,而不致使其獨特的闡釋平面化,以及失卻其對當時教會的針對性的講論,並且能對此段聖言──林前十三4-7──有較立體的認識,我們必須循着書信的思路來探討這愛的意義。

保羅在林前開場白的表揚中,除了「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一5),一丁點兒也沒有提到他們的愛心──明顯沒有帖撒羅尼迦書信(帖前一3;帖後一3)的美言,可見哥林多教會問題的所在。保羅勸告他們(幾乎是全卷書的重點):要以愛心為先決條件,並藉着神所給予的恩賜服侍教會(八1,十四12)。

在第一章說完了肯定和鼓勵的話,保羅隨即指責他們不能一心一意地和睦相處,違背了基督十字架的工作和智慧。再加上各人分門結黨,自誇自大而彼此不相讓,又自以為很有智慧很聰明,從不明白基督的十架犧牲的智慧和大能所在。很奇怪,保羅並沒有因此而順勢用主基督的十架來說明愛的意義所在,反而以十架來說明神的智慧──或許合神心意的「愛」已完全在他們當中消失了,他們連一點愛的概念都沒有,甚至一個愛的動機和舉動都難找得到;要是先談愛,真是對牛彈琴,更何況他們有所謂的愛,是極受到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希臘女神)的肉慾之愛所影響。所以,保羅還是先針對他們的「自誇自大」,對症下藥,直等到八章1節才直指「惟有愛心能造就人」。

我們注意到幾乎開頭的八章,重心都是環繞着他們存在的核心問題──自高自大/自誇(一29、31,四7、18、19,五2,八1),保羅一直以循環螺旋式的論據討論兩大主題:「人的智慧和自誇(自高自大)」、「神的智慧和大能(權能)」。並且,每次責備他們的自以為聰明之後,就指出他們忽略了主基督在他們生命中的焦點地位。有關的經文如下:

一9 神 是 信 實 的 , 你 們 原 是 被 他 所 召 , 好 與 他 兒 子 ─  ─ 我 們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一 同 得 分 

一17 基 督 差 遣 我 , 原 不 是 為 施 洗 ,乃 是 為 傳 福 音, 並 不 用 智 慧 的 言 語 , 免 得 基 督 的 十 字 架 落 了 空 。

一24 但 在 那 蒙 召 的 ,無 論 是 猶 太 人 、 希 臘 人, 基 督 總 為 神 的 能 力 ,神 的 智 慧 。

一30 但 你 們 得 在 基 督 耶 穌 裏 是 本 乎神 ,神 又 使 他 成 為 我 們 的 智 慧 、 公 義 、 聖 潔 、 救 贖。

二2 因 為 我 曾 定 了 主 意 , 在 你 們 中 間 不 知 道 別 的 ,只 知 道 耶 穌 基 督並 他 釘 十 字 架 。

二16 誰 曾 知 道 主 的 心 去 教 導 他 呢?但 我 們 是 有 基 督 的 心 了 。

三23 並 且 你 們 是 屬 基 督 的 ,基 督 又 是 屬 神 的 。

此外,保羅認為恩賜是好的,然而它只是神讓我們在地上先嘗主恩典的滋味,最好的恩典仍是:我們乃屬於基督的,與主基督一同得分,並「他成為我們的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一30)。

第十三章的愛是屬於「屬靈恩賜的源頭」,是針對和揭露當時教會「徒有宗教」之外表的偏差,例如:禁慾生活方式背後實在是縱慾(六9-10、18),追求屬靈恩賜和高言大智為抬舉自我(一5-6,三18-23,四10,十四37),喜歡以公開說不能翻的方言來顯示自己的超越 (十四4-11)。難怪保羅勸勉他們:方言不是為信徒作證據或記號,乃是引領未信者藉聽得懂的方言來認識主(四20,十四22-25)。總體看來,第十三章是針對他們自誇的兩方面的行徑:第一,為高舉方言而顯自我高超;第二,為高舉先知講道而用氣勢壓人。這樣,第十三章頭一句就將保羅要針對甚麼表明出來:我若能說萬國的方言靈語,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明白各樣的奧祕──為了這些與眾不同的恩賜而高抬自我,那就會分門結派,彼此相爭,容不下異己。明顯地,哥林多信徒失去基督信仰最核心的愛──愛基督、愛他人。

對保羅而言,愛不是使喚某些行為而是屬於抽象的推動力量,它本身就是行動,任何說要做的事而沒有愛的行動就不算是愛。五旬宗新約學者Gordon Fee根據林前第十三章指出:「愛本身就是行動;任何缺乏行動的(言語或智慧之言)都不是愛。此外,愛並不是有別於屬靈恩賜……對保羅而言,不是『恩賜是肯定的,但有愛更佳』,而是『愛乃恩賜運用的唯一(合法)途徑』」,或者可以說:愛神愛人是孕育一切恩賜的泉源。

此愛的詩章(林前十三4-7)激勵我們三件事:第一,學習放下只為己、高抬己的愛,而操練「為他人設想」的愛──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4節上)。為何保羅以「鳴鑼」和「響鈸」來形容「無愛的方言」和「無愛的講道」?顯然,鑼與鈸是敲擊樂器,在舊約時代是不能用在聖殿的樂隊中,因為它們與外邦信仰的偶像崇拜有關,而且用最輕力的撞擊就能使它發出響亮的聲音,將別的聲音遮蓋了;保羅用「鳴鑼」和「響鈸」來形容「自我表揚」的特質,以及虛有其表而無愛的方言和講道,是十分貼切的。保羅藉此指出,愛是不以鑼與鈸的聲響來遮蓋別人、震懾別人;相反,愛是恆久忍耐而加上仁慈的心,這猶如柔和的樂器,以考慮和配合別人的音韻而使人得福,並不是只死忍而心懷苦毒怨恨,將注意力集中己身,因為我們都經歷過父神與基督如此以恆久忍耐又滿有恩慈之愛看待(羅二4)。

不單學習堅忍(longsuffering)而放下自我,並要學習積極主動等待機會以恩慈 (active kindness)回應那些苦待我們的人,以免被「單愛己」的心態和行徑絆倒他人──因為不是人人像你有這樣如鑼與鈸震撼力的知識或智慧;亦避免因放不下自己,就失卻了使人得着基督的愛的機會。

  第二,瞭解一旦嫉妒別人,與別人相爭競,就很容易失去了愛的行動(4下 – 5節)。甚麼是嫉妒之根?嫉妒源於三方面:(1)自誇和張狂:原意是把自己如氣袋般吹得脹大。為了要贏,為要爭一口氣,不肯承認自己的軟弱而把自我吹噓,惟恐有一點認輸的可能。因為無法接受別人比自己強,比自己好、優越、聰明、幸福、受歡迎和可愛。這樣常存妒忌的心當然是我們老亞當的本性;在社會或家庭中,若我們仍竭力鼓吹惡性競爭,將生命聚焦在所謂「贏在起跑線」,很大可能只造成「沮喪在中途,氣餒在終點」的悲哀。(2)作害羞的事:這短語可譯為「做失本分(失禮)的事」,是單求自己的滿足──求自己的益處的結果。(3)計算人的惡:又譯作「記着別人的錯處」,因為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當我們見到別人在某方面有優秀的表現時,不但要學習為他高興而感恩,更要以鼓勵和欣賞的心態,在我們的本分上與他一起配搭去服侍主服侍人。

  第三,肯定愛的行動必須基於真理,違背真理的事必定將愛毀壞(6節)。「不義」指的是惡事,不合乎真理;所以,我們要在不破壞真理的原則下固執行愛,按理去愛。而這理是與他人的實況不可分,就好像保羅認為一切食物都是好的,因萬物是本於上帝,但要承認和接受「人不都有這等知識。……(因此)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八7、9) 。

愛的真理在於包容──包容就是對固守於真理的愛的行為有信心,有盼望,並有忍耐。也可以說,能包容是因為相信擇愛要堅定(擇愛固執)。包容不是縱容,例如,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所犯的錯,指責為大錯特錯(六6),絕不姑息縱容。

在這章經文的短短四節裡,保羅將哥林多教會不該賴以自豪的兩大支柱──講方言和作先知講道──放在愛的互動中。愛不是一靜止的完美理想境界,愛的發生端賴於彼此對己和對人的坦然認識和接納。當然,談愛容易,實踐起來困難,所以我們更必須祈求主愛的激勵,並且當深深承認「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