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從外地傳入中國的宗教,但我們是炎黃子孫啊!身為中國人,為甚麼要相信「洋教」?
引子
基督教信仰給很多中國人的第一個印象是西方人的宗教,是一種「洋教」,其實不然。另一方面,中國人常常以為佛教等是中國人本身的宗教,其實也不然,佛教是從印度傳入的「外來宗教」,只不過它能深入民間,在中國人的歷史發展中,漸漸成了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今日基督教信仰在東西方的華人社會中,也越來越普及,得到更多人接受和認同。根據近年中國大陸官方認可的教會所作的調查,國內基督教信徒已達二千多萬人。若加上一些非公開聚會中的信徒,肯定超過這數目了。若以一個十二億人口的國家來計算,二千多萬人不是少數,約達到人口的5%。
在香港、台灣和海外的華人中間,基督徒人數亦不少。在這一個世代,神要得著更多中國人!因為神的救恩是為普世的人預備的,中國人佔世界人口比例甚高,自然也有更多的人會歸向主了!
一.基督教是從中東發源的
基督教信仰並不是「西方人」的宗教,因為它的發源地是中東,並非在歐陸或美洲。耶穌與祂的門徒都不是藍眼睛、白皮膚的印歐裔民族,按聖經的記載,他們是閃族人,有較深色的皮膚和眼睛,跟中國人有相似之處。
若我們研究耶穌時代以色列人的風俗習慣,更會發現他們跟中國人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家族觀念極強,必須尊敬與順從長輩,要侍候長輩到他們離世為止,還有勤勞、精打細算等性格,也跟中國人接近。猶太民族的歷史飽經憂患,這也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所經歷到的悲情。
基督教的信仰在主耶穌復活升天後,是藉著使徒保羅第二次的傳道旅程,才逐漸傳到歐洲,在歐洲發展後再傳到美洲,再由歐美的宣教士帶進中國。這也是為甚麼我們會有一種錯覺,以為基督教是來自西方人的宗教。
二.佛教也是外來宗教
佛教源於印度,至於它在何時和怎樣傳入中國,則眾說紛紜。較廣為人知的說法是在漢朝,大約是西漢末年和東漢明帝之間。佛教傳入後,因為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因素,在中國生根,人們便慢慢忘記了它也是從外國傳入的宗教。佛教能在中國普及,有幾方面的因素。
A. 佛教傳入中國時,正值中國著力經營西域,因此在地域上、貿易上,後來也在宗教上跟印度有密切的往來,為佛教在中國廣傳而鋪路。
B.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本土的思想正步入盛極而衰的低潮期;加上社會與政治的局面十分混亂,因此對外來的思想,不論宗教或哲學的思維,都以開放的心懷去接受。
C. 佛教傳入中國後,立刻受到皇親貴冑認同。當時,東漢皇帝信奉黃老之學及神仙方術,而佛教教理也被視為「清靜無為」,故可以與黃老之學相提並論。佛教雖然一時尚未普及,但魏晉南北朝時就逐漸推廣到民間。
D. 佛教紮根在中國的根本原因,是它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過程,跟中國的道教慢慢地融合,成為一種民間宗教。
由此可見,若有人說基督教是洋教,那麼,佛教同樣是外面傳入的「舶來品」,只不過比基督教早一點而已。以基督教是「洋教」而加以排斥,就好像一聽到是洋貨就不買一樣執著了。我們應該存著客觀的態度來看信仰。近代中國在文化與教育等方面,以開放的態度接受了西方許多正面和積極的影響,才踏上現代化之路。但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時,我們實在不能忽視其深刻的信仰根源。
三.神的救贖計劃是為普世的
基督教的信仰雖然發源於中東地帶,卻是為全人類而設的。
我們不知道為甚麼神要選擇以色列地和以色列民作祂最早的選民。這也許是因為巴勒斯坦是當時歐亞非三洲的樞紐地帶,所以神選擇這地方。神又選擇亞伯拉罕,使他成為萬國之父;更差遣耶穌道成肉身到世上來。基督因為道成肉身的緣故,必定要選擇一個民族;這樣的話,不論揀選哪個民族,都會產生厚此薄彼的問題。
每次我帶訪問團到聖地,都要先解答一個問題:「神為甚麼揀選猶太人?」神揀選猶太人,絕非因為他們比較聰明或比較會賺錢,乃是要他們成為萬國的祝福。神選擇亞伯拉罕及他的子孫,並不是要建立一個屬於某個地方、某個民族的宗教,乃是要透過他們,向人顯明神對全人類的心意。正如祂揀選亞伯蘭時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創十二1-3)如果你是亞伯蘭,聽到這裏必定會很高興。但請注意下面的一句:「你也要叫別人得福。」這裏的「萬族」正是巴別塔事件以後分散在各地的民族(創十章)。由此可見,神不是要設立一個只屬於某地方或某個民族的宗教,而是要把地上的「萬族」,都納入祂的救恩計劃。
當神用神蹟奇事把以色列人帶離埃及的時候,他們浩浩蕩蕩地來到西乃山腳下,神向摩西宣告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出十九4-6)神揀選以色列人的同時,仍然沒有忘記「萬民」,因為全地都是屬於神的。「你們要歸我做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出十九5-6)「聖潔的國民」是要潔淨自己分別為聖,「祭司的國度」就是把人帶到神面前,把神帶到人當中。以色列民要做祭司的國度,目的是把其他國度和民族帶到神面前,因此,以色列人的身分其實是「中保之國」,是幫助各國的人歸向神的媒介。
新約的記述就更清楚了:「神愛世人」(約三16);雖然「世人都犯了罪」(羅三23),神卻願意萬人得救,不願意一人沉淪(提前二4-6),因而為人設立救恩。救恩是為了世上所有人而設的。
總括而言,基督教信仰雖然從一個地方、一個民族開始,它的本質卻是普世性的。基督教信仰雖然並非發源於中國,但救恩既是為世界上每一個民族而設的,當然也是為中國人而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