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於基督的患難、國度、忍耐 七月21日(星期三)

許沛恩傳道

七月21日(星期三)

有分於基督的患難、國度、忍耐

9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10 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說:11 「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啟一9-11


    使徒約翰因信仰被放逐到拔摩島時,領受到主給他對這末後世代的信息。拔摩島是一個位於愛琴海,在米利都西南偏西六十多公里的海島;面積約長13公里、寬8公里,呈半月形,島上有石礦場,是被放逐的人必須勞役工作的地方。

約翰自稱是收信者的弟兄,並且形容自己與收信人一同「有分於」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值得留意的是,這裏「患難、國度、忍耐」在原文中,是用同一個定冠詞(definite article),表明這三件事是緊密相連的。也就是說,耶穌基督經歷的患難,與祂所要成全的國度息息相關;而這國度,必須以堅忍的態度才能得着。

希伯來書形容,這是一個「不能震動的國」——「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8-29)。

今天很多時我們在教會中所聽見的,往往是一個稀釋了的福音。強調的只是「和平、福樂」,「醫治、安慰」;所以當人們來到教會,感到自己的需要或期望得不到滿足便會離開。但如果我們對福音書和新約聖經讀得較仔細,便會明白耶穌基督的福音,從一開始便與苦難息息相關。

不單主耶穌自己、跟隨祂的門徒,在當時的世代受到逼迫,使徒保羅更提醒我們:「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受到逼迫」。

 

主,求祢賜我們堅忍的心,不要輕忽祢所給我們的呼召和那不能震動的國度。因為祢曾藉使徒彼得應許我們,「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五10)


歷史最終的主宰 七月17日(星期六)

許沛恩傳道

七月17日(星期六)

歷史最終的主宰

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一8

 

「阿拉法,俄梅戛」是希臘字母首末二字,代表起始和終結。上帝既是宇宙的創始者,也是成全者。所以經文接着便形容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身處網絡科技的世代,也許很多人感受到「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只有是互聯網或區塊鏈上的東西……(相對於90年後出生的網絡「原居民」,互聯網也是「昔在」的事物了)。

在這個虛無的世代,一切也無法肯定,一切都受到懷疑和審視。聖經上的話,卻不是虛無的。舊約和新約中,許多關於基督、關於猶太人,關於列國的應許、警告,都已在歷史中一一應驗。

有人曾經請馬丁路德舉出一個例子,說明甚麼是神蹟。馬丁路德說:「猶太人的存在,就是一個神蹟!」馬丁路德生活的時代距今五百多年,當時以色列尚未復國。如果他生活在今天,將更加可以確定神在歷史中的應許沒有落空,都會成全!

我們所信的主,不單是我們身邊一位安慰者、扶助者、拯救者,祂更是那位「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是人類歷史的主宰,宇宙萬有最終的掌權者。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能夠不畏強權,在極大的患難中仍然堅守信仰,是因為他們對所信的主擁有的權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

 

禱告:

主,求祢鑒察我們的心,擦亮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能在這世代中,辨別出祢的作為,認清祢真正的身分,好讓我們更明白當怎樣敬拜祢,跟隨祢!


主再降臨的應許 七月14日(星期三)

許沛恩傳道

七月14日(星期三)

主再降臨的應許

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祂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啟一7

 

聖經中最早提及有關主從天上降臨的異象,出現在但以理書:「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着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但七13)

在福音書中,主耶穌親自提及祂在末後的日子,會駕雲降臨:「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着天上的雲降臨。」(太二十四30)「耶穌說:『……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可十四62)

到了使徒行傳,天使對目睹主升天的門徒說:「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祂怎樣往天上去,祂還要怎樣來。」(徒一11)

如果我們確信聖經所記是真實的,耶穌基督有一日將會駕着雲彩,從天上再降臨人間,這絕不是天方夜談。

不過,歷世歷代有很多假教師、假先知告訴人,「耶穌在某年某月某日會再來了」;他們甚至招聚眾多的人去某地方等候主的再來,結果也是落空。這便使很多人開始輕忽了聖經中這重要的應許、預告。

其實,耶穌早已經提醒過門徒,主來的日子就像賊來時一樣,絕不會預先告訴你!因此所有預告說耶穌基督在某年某月某日會來臨,都必然是假的!

另一方面,耶穌也提醒過門徒,主再來前的日子,就像挪亞時代般,人們道德敗壞,沉迷於飲食、嫁娶的事,只顧滿足自身的慾望。(參太二十四36-39)

在這樣的世代中,求主幫助我們警醒謹守。正如保羅說,「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三20)。

 

禱告:

願主使我們活出天國子民的樣式,在黑暗、混亂的世代中,不失去方向和盼望。


新的身分 七月10日(星期六)

許沛恩傳道

七月10日(星期六)

新的身分

5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啟一5-6

 

我們傳福音的時候,往往很着重向人介紹主耶穌的愛,祂能夠如何地賜福予我們,解決我們難題,應允我們的禱告……。

不錯,因着主對我們的愛,這些應許都是真實的。但若我們認真地閱讀新約聖經,當中對基督徒身分與位分的介紹,其實遠多於這些。

在啟示錄這裏,主吩咐使徒約翰記下那些末後必成的事,約翰這樣描述門徒的身分:基督「愛我們」,祂「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而且每一個基督徒都是已經「辦了移民手續」的人——我們有一個新的身分,是天國的國民;我們的角色有如舊約的祭司,可以作神和人之間的橋樑。

如果你信了主之後,常常只感到主沒有按着你的意願,讓你得到理想中的工作、家庭、學位、地位……不要灰心,其實主早已把更好的位分賜予了你!

你是蒙神所愛的人;在你信主的一刻,祂已把你遷到祂愛子的國度裏(參西一13)。而我們必須學習怎樣做一個天國的公民(參腓三20),並領受神賜予人這新的身分和它帶來的真正祝福!

如果我們信了主之後,仍只是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在今生的、地上的事,願主憐憫赦免我們!因我們在世上只是客旅和寄居的(參彼前二11)。我們去旅行,雖然享受旅程中的歡樂,但幾天、幾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旅程過後,總是要回家的。不能回家的旅程,就變成是「放逐」,哪有幸福可言?

 

禱告:

主,求祢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身分,每天存喜樂的心來跟隨祢,朝更美的家鄉前行!


我們所信的是誰?七月7日(星期三)

許沛恩傳道

七月7日(星期三)

我們所信的是誰?

4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祂寶座前的七靈,5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啟一4-5上)

 

使徒約翰從第4節開始,記下主所給他的啟示。這也是昔日人們寫信時,上款問安的話。表明之後所寫的,其實是一封書信。收信者是「亞細亞的七個教會」。這七個教會位於今日土耳其境內,起始於靠近地中海的以弗所,由南至北,再往南並略為向東延伸,以老底嘉為終。
留意約翰怎樣介紹聖父、聖靈和基督:聖父在這裏被描述為一位「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也就是說,祂是沒有起始,也沒有終結,永存、永在的神!聖靈則被形容為「在寶座前」的「七靈」。這裏「七」有完全、自足的意思,重點不是數目本身,而是指聖靈在父神的寶座前,是聖父那「完全的靈」。

最後,約翰談及基督的身分。祂是「從死人中首先復生的、地上眾君王的統治者」(新譯本,第5節上)。

讀到這裏,不知你會否感受到,約翰所介紹的基督,跟我們心目之中,或平日從別的基督徒口中所聽見的形象很不一樣。我們常常會以為「耶穌是我的知心友」,「耶穌是谷中的百合花」;誠然,出於主對人的愛顧和關心,祂讓我們認識祂慈愛、溫柔、善良的形象。祂也確實愛我們到一個地步,為我們捨命(參5節下)。但基督從死裏復活後,祂真正的身分是宇宙間終極的掌握者,也成了「地上眾君王的統治者」。因為藉着在十字架上死而復活,祂完全擊潰了宇宙間罪惡和死亡的權勢。祂使所有信靠祂的人,都能從那權勢中得着釋放!這也是為甚麼我們要敬拜祂、尊崇祂的原因。

 

禱告:

主啊!地上的君王,即或擁有再強大的軍事力量,哪一個能夠「不死」呢?人世間一切有權勢的人,都會敗於死亡的權勢之下。惟有主耶穌基督祢勝過死亡。

因此,祢才是眾君王的統治者。讓我們在世度日時,因着敬畏祢,就不懼怕那些在地上敵擋祢的力量、權勢!


預言的來源、媒介和結果 七月3日(星期六)

預言的來源、媒介和結果

1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叫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2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一1-3

 

近日和一些美國基督徒談起聖經中的末世觀。他們不大同意一些人終日緊張兮兮地說:「耶穌快要再來了!」他們認為,抱着這樣的心態,不免會讓人陷入極端。

一位西人弟兄說:「你看,希特勒入侵波蘭時,整個波蘭的人都認為他是敵基督。在那個年代,人們都以為世界末日到了!但希特勒過去了,世界還不是好好的,人類不又度過了幾十年嗎?」

他的話驅使我再一次翻閱啟示錄,希望能認真地思想到底主耶穌在當中教導了我們甚麼。我們可以怎樣平衡地看當今的世局,不致落入偏執或極端的想法,但也不會忽略神的話語帶給我們的提醒和訓誨?

啟示錄一開始便告訴我們,這些啟示的「來源」:它是「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不單賜給祂,還叫祂把這些事「指示祂的眾僕人」;所以主差派天使,向使徒約翰顯明這些事。

留意和合本聖經啟示錄一章1節,形容這些事是「將必要快成的事」。而「快成」這字眼,其原意不單是指速度,更是指「必定會」發生,所以和合本把它譯作「將必要」。由此可見,啟示錄中記載的內容,是源於上帝、賜給基督,並叫祂曉諭眾僕人。而這些預言,是必定會成就的!

這短短三節經文,又告訴了我們神使用的媒介。主是透過祂所選召的人,就是使徒約翰來傳述這些啟示,「約翰把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是自己所看見的,都見證出來」(新譯本,第2節)。

最後,約翰告訴我們,接受這些啟示(預言)的人的結果:「讀這書上預言的人」,和「聽見這預言並遵守書中記載的人」,他們「都是有福的」(新譯本,第3節)。

 

禱告:

親愛的主,求祢憐憫我們!好叫我們對於祢的話,不要「信得太遲鈍」,像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般免得有一日被祢責備為「無知」(參路二十四25),也失去很多原本可以得到的祝福。


在歷史的預告中觀看神的作為

系列前言

今日的世代,不信主的專家、領袖設立了「末日時鐘」;不斷告訴我們人類文明的極限將至。而世界經歷了疫情兩年來的打擊,很多國家、地區也陷入空前的窘境。

在這樣的時刻,讓我們回到聖經,察看神在歷史中早已預告的作為,以及祂對教會、對人類的應許、提醒和警戒。


回歸創造主的呼喚 六月30日(星期三)

六月30日(星期三)

賴若瀚牧師

回歸創造主的呼喚

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羅一21-23)

 

神的啟示要求人有所回應,但所得的卻經常是冷漠與拒絕。墮落的人本能地要推翻神是創造者。在人文主義抬頭與昌盛的世代中,神已經沒有落腳之地。不少歐美國家,雖然以基督的信仰立國,然而,人卻用盡各樣方法將神拒諸個人、學校與國家的門外。

在另一種極端情況下,有些發展中國家,人們希望認識神、敬拜神,卻因為環境或種種歷史、文化的因素,無從認識創造主。那些地方往往將一些受造物抬舉為神,故此有山神、海神、石神;或高舉一些人成為神……可謂牛鬼蛇神,一律成為敬拜的對象。

陶恕博士說:「神創造的天地,是一層半透明的薄紗,讓智慧人透過它看見神的榮耀。然而,對於那些被罪惡蒙蔽的人,這層薄紗變成不透明。他們只看見受造物,卻看不見創造主。即或看見,也只是黯然無光或焦點不明。」(註5)

上一代著名神學家華菲德(Benjamin B. Warfield)也有類似的話:「每個人都是隔着一片玻璃窗看世界。……今日太多人只看見玻璃窗,卻看不見窗外的世界。玻璃窗存在的目的不是要人看它,乃是要透過它看萬物。」(註6)

今日東西方社會的文化氛圍也越來越抗拒神,人極力想掙脫創造主的手,要宣告「自我獨立」。但正當這種意識高漲之時,人類經歷的災難卻越發加增,從山林大火到氣候變異,以及疫症蔓延不止……這些會否也是一個警號,呼籲人類謙卑下來,回歸那位創造我們的主?

 

天父,求祢憐憫世人。當我們在文化的歧路上越走越遠時,求主以祢的慈繩愛索把我們牽引歸回!

 

註5:   A. W. Tozer, Of God and Man (1960), 114,引自 A. W. Tozer – An Anthology, comp. & ed. by Harry Verploegh (Camp Hill: Christian Publications, 1984), 84。

 

註6:  Benjamin B. Warfield, “Some Thoughts on Predestination,” in Selected Shorter Writings of Benjamin B. Warfield, vol. I (Nutley: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 Co., 1970), 108.


創造主當受尊榮 六月26日(星期六)

六月26日(星期六)

賴若瀚牧師

創造主當受尊榮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八9)

 

念神學時,常聽一位神學教授說:「神的啟示要求人作出回應!」(God’s revelation demands a response)。(註4)因為當人看見神的榮耀之後,不會無動於衷。就如人看見一幅美麗的圖畫,或觀賞一齣名劇之後,他必定會產生某種回應。而人對神的啟示作出合宜的回應,便讓神得到當得的榮耀。

詩人在看見神偉大的創造後,向神作出簡單卻深刻的回應:「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八9)這裏的「美」,是指神的名字所彰顯出的美,不單是受造物美麗的「美」,更是創造主華美與威嚴的「美」。詩人沒有說「祢的創造」在全地何其美,而是說「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有人或許會提出疑問:「神彰顯祂的榮美給人看,又要求人有所回應,那豈不是自我炫耀?」為甚麼神禁止人自我炫耀,卻又容許自己這樣做?要回答這問題,得注意下列幾點:

第一,神是創造主,祂的本質與屬性都有榮耀,因此祂顯露榮耀是自然的流露。就像美麗的少女,她們的容貌是自然地流露出美感,不是刻意的造作。

第二,神彰顯祂的榮耀,目的是讓人可以認識祂,與祂交往,對祂作出合宜的回應。

第三,人所擁有或所成就的一切,本質上不屬於他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因此墮落的人自我炫耀,動機並不純潔。

第四,從人倫的標準看,人應該報答神;正如人供養、孝敬與尊榮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既是受造者,理應將尊榮歸給創造主。

 

主,求祢賜我們謙卑的心,趁着還可以尋求祢時歸向祢,免得有一天我們落在危險和患難中,就想要忘記祢或掙脫祢!

 

註4: J. Dwight Pentecost, The Glory of God (Portland: Multnomah, 1978), 9.


神在軟弱的人身上彰顯榮耀 六月23日(星期三)

六月23日(星期三)

賴若瀚牧師

神在軟弱的人身上彰顯榮耀

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祢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祢派他管理祢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裏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詩八3-6)

 

詩篇第八篇開始時,描述的是夜空,所以桑安柱牧師在《詩篇寶庫》中,給這篇詩命名為「夜思」,是月夜的感懷。中國人對「月」有一種神祕感,每見明月當頭,便會產生各種遐想:思鄉、思家、思情或思過。

當詩人仰看夜空,看見月亮星宿的鋪排,發出對神偉大的讚歎。夜空的繁星,更使他感悟宇宙的浩瀚偉大,同時領會到人是何等渺小。但這渺小如塵的生命,卻蒙神眷愛,被賦予管理大地的重任。所以人不但受造奇妙,地位也很尊貴。

這詩的第2節說:「祢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神所造的人,有些雖然外表看來很平凡,甚至身體上帶有疾病、軟弱,但內心卻可以因為常常親近神而滿有能力。正如保羅所說,我們這些蒙召的人,「按着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6-27)。

軟弱的人受造,得蒙拯救,又被神揀選和差派去事奉祂,服侍別人,這正是祂「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能力」的重要明證。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讓神得着榮耀!

 

主,我們感謝祢。因為我們的生命雖然平凡、卑微,卻得蒙祢的揀選和拯救,成為祢可以使用的器皿。求主潔淨我們,使我們能成為祢流通的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