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受造的奇妙 六月19日(星期六)

六月19日(星期六)

賴若瀚牧師

人受造的奇妙

……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賽四十三7)

 

「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一三九13-16)

人類是神照着自己的形象與樣式所創造的(參創一26-27),是受造物中的傑作,為要彰顯神的榮耀。正如作品可以反映作者,受造物也可以顯出神的屬性。

人的身體充滿着神的榮耀和美麗。多年前《讀者文摘》中「老周的身體」專欄,每期介紹人體其中一部分,詳盡描述每部分的研究及新發現,趣味盎然。雖然作者未必是基督徒,卻道出神創造的奇妙。

例如有人須要為近視或遠視預備不同的眼鏡,即使近年有「漸進式」的鏡片,仍遠遠不能與人的眼睛相比。人的眼睛具備自動調節的對焦功能。而且「眼睛是靈魂之窗」,它雖然不像嘴巴那樣可以開聲說話,卻能表達哀怨、喜樂或惱怒的神情,是十分獨特的器官。

大拇指也具備特別的功能。神沒有創造五根同樣的手指,但人若因意外而失掉大拇指,只運用其餘四指握物,並不容易。另外,血的潔淨功能;腎的過濾功能;大腦對影像的解釋、綜合,繼而重新組合、比較、對照的能力都妙不可言。

一項統計指出,人體在二十四小時內,心臟跳動了103,689次;血液行了168,000,000哩;呼吸了23,040下;吸入了438立方米的空氣;吃了3.25磅的食物;動了750條肌肉……動用了七百萬個腦細胞。短短二十四小時,已經有這樣多事情發生,你說受造是否奇妙呢?

 

主啊!感謝祢賜給我們一個奇妙的身體。我們的受造,實在奇妙可畏!求祢讓我們都能保持健康。也求祢救助那些在患難中、在疫症影響下的人;供應他們日常生活的所需,並使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用屬靈的眼光看世界 六月16日(星期三)

六月16日(星期三)

賴若瀚牧師

用屬靈的眼光看世界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祢將祢的榮耀彰顯於天。(詩八1)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能從簡單的事物看見深邃的畫像,又從這些畫像看見創造的主。

曾聽過一位弟兄說:「人類對宇宙間發光的物體都有一種本能的好奇。當1984年哈雷彗星經過地球時,我刻意走到後院觀看。這一次它距離地球十分近,因此只須要用普通望遠鏡就看得清楚,它的形象如同拖着尾巴的棉花球。雖然我對哈雷彗星的興趣始於一種好奇心,但當我知道它的歷史後,不能不驚訝神創造的奇妙。哈雷彗星已經離開太陽系遠去,要六十年後才再出現。到那時候,世上許多事物都會改變,但永活真神的信實與大能卻永不改變。」

又聽過另一姊妹說:「我每次坐飛機都喜歡選靠窗的位置。有一次飛機經過加拿大洛磯山脈上空,看見在飛機周圍有許多雲在飄,美麗可愛。它們似乎十分凝重,卻能在空中飛舞。讓我不能置信的是,它們只是一些小水氣所聚成,在那高空之上,似乎就只有它們存在。我單純地想:『到底有甚麼東西存在於這些雲層裏呢?』我觀看約十分鐘之久,無法描述出心中的感受。我感到神的偉大與祂無邊的智慧,遠超過我想像之外。我拿出相機拍了不少照片,但後來卻發現照片所顯示的,只能表達我所看見的百分之一而已。我滿心感謝神,因祂賜我一雙眼睛,可以看見祂創造的偉大。」(註3)

居家避疫的日子,常常要刻意遠離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機會不妨多到野外,看看蒼茫大地、花草樹木、藍天碧海、月夜星空。看的時候,也可以多用屬靈的眼光,去觀看神創造的偉大!

 

天父,求祢讓我們從祢所創造的世界中,能更深刻地認識祢;並因此更虔誠地愛祢,更緊緊地跟隨祢!

 

註3: 本文引述的兩段話,源自一次「神的榮耀」講座參加者的分享。


來自天國的廣播 六月12日(星期六)

六月12日(星期六)

賴若瀚牧師

來自天國的廣播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它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神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太陽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歡然奔路。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沒有一物被隱藏不得它的熱氣。(詩十九1-6)

 

詩人在這篇詩中,描述他看見太陽出來時的英姿,大概這詩是在日間寫的。

 

神在祂所創造的天地之間,設立了世上第一間「天國廣播公司」,具備無線衛星頻道:「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這是世界性的廣播:「它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是二十四小時服務。只可惜有人耳朵出了問題,被其他雜音擾亂,接收不清。

詩篇第八篇論述「星月之夜」,從看見月亮星宿而稱頌神的聖名。詩篇第十九篇強調「日出之晨」,從日出的情景讚歎神的作為。兩篇詩的作者都是大衛,他具備詩人屬靈的眼光。從月夜星空體會人的渺小與神的眷顧,又從旭日初昇聯想到新郎出洞房與勇士奔路。就如一篇祈禱文〈細微的神蹟〉這樣說:

 

噢,神啊!我歌頌祢創造的傑作──

巍峨的高山、深長的幽谷

茂密的樹林、綿延的沙漠;

碧藍的深海在下、無際的藍天在上。

當我從望遠鏡觀看宇宙,

又從顯微鏡窺視世界,

我訝異於所見的一切:

繁複又簡單,秩序又混亂

處處充滿着無盡的色彩。

當我凝視地上爬行的小昆蟲,

我驚奇地發現,

它們身上表露着:

無比的目標、無比的計劃、無比的設計;

卻同時擁有着:

無比的自由、無比的奔放、無比的創意。

噢,創造蜂鳥、又創造銀河系的主啊!

在祢獨特的創意中,我驚歎不已,心悅誠服!阿們!(註2)

 

詩人從忙碌的工作中停下來,靜心觀看神的創造,聆聽神的聲音。經過仔細的觀察與辨析,運用思考和想像力,獻上讚歎感恩。

 

親愛的主,近年混亂的世局,常常令我們心緒不寧。但抬頭仰觀天象,俯首細察花鳥,莫不述說着創造之主的奇工。讓我們也把心中的重擔暫時卸下,靜觀祢在大地上的作為。

 

註2:   譯自 Richard Foster, Prayers From the Heart (New York: Harper One, 1994), 66, 輯錄於《寶座前的心曲——感恩讚美禱文集》(Dallas:腓利門出版社,1997),頁10。


從天地萬物到歷史終局 六月9日(星期三)

六月9日(星期三)

賴若瀚牧師

從天地萬物到歷史終局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19-20)

聖經清楚說明,神是完美、榮耀的神。然而,祂沒有將祂的榮美隱藏起來,卻刻意透過不同的管道和媒介向人顯示。按《和合本聖經》的翻譯,「神的事情」(神的啟示)要顯明在兩處地方:「人心裏」與「天地間」。但原文應該沒有「在心裏」的意思,直譯應為「原顯明給他們」(is made known to them),或「原顯明在他們中間」(is made known among them)。因此,經文強調神的啟示是顯明在「天地間」。

 

「普遍的啟示」是創造主所撰寫的一部書,向世人展示祂的屬性與神能。若要認識一個人,你可以直接與他交談,亦可以從他的作品如書籍、畫作、雕刻等來瞭解他。宇宙一切有形體的事物,皆創造者的傑作,有目共睹,無可諱言(羅一20)。看見江河、山谷、海洋、花木等無聲的見證,會啟發人思想創造主的偉大。當然,有不少人因過於忙碌而視而不見,美景當前亦無暇欣賞,或是不願思想。

不過,這種普遍的啟示有其限制。它雖然令人「無可推諉」,必須承認創造主的存在,卻不能告訴人創造主是誰。此外,普遍的啟示也不足以拯救人,因為神拯救人的方法乃是透過另一種啟示: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特別啟示。

普遍啟示像一齣大型舞台劇的前奏,又或是一個佈置華麗的舞台。但這劇的主角和故事的中心,是耶穌基督來到世間,謙卑地與人一同生活起居三十多年,然後展現出創造之主為救贖人類而不惜受苦、捨命的偉大行動。這是二千多年前已成全的了。

 

主,今日我們在人世間見到一切的動蕩、不安,仍不過是救恩歷史這大型舞台劇中的一部分,要把受造的世界帶向祢所預定的終局。在當前環境中,求主讓我們不要忘記祢是那位曾經道成肉身、也是掌管天地萬有的主宰。我們熱切等候那一天,祢的榮耀可以更完全地彰顯出來!


創造之主仍掌控萬物 六月5日(星期六)

六月5日(星期六)

賴若瀚牧師

創造之主仍掌控萬物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羅十一36)

聖經指出,萬有的創造都是為了神的榮耀。萬有「本於祂」,說明萬有從神而出;萬有「倚靠祂」,指出萬有仍須靠祂繼續存在;萬有「歸於祂」,強調萬有最終目的乃是回歸到神那裏去。

 

正如大海的水,經蒸發成為氣體,上升後遇到冷流,成為雨水重降地面,再經河道流入大海。水不能離開大海而存在;同樣,萬物亦不能脫離創造主而生活。

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15至17節論到耶穌基督,亦有近似的描述:「愛子……萬有都是靠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所不同者,是這裏以耶穌基督為對象。

啟示錄描述將來受造物聚集在神面前,稱頌說:「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祢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祢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四11)

萬物為神的旨意被造,最終使神得到榮耀。雖然在末後的世代,我們看見萬物因人的罪和各種天災人禍受到破壞,就如氣候突變,大面積的樹林被燒毀,過去兩年疫症一波又一波的蔓延……但別忘記我們所信的神是世界的創造主,萬物仍是在祂的掌控之下。

 

主,人雖然無法看得見祢,卻能從祢所彰顯的榮耀曉得祢的存在。祢的榮耀,是完美本質與美麗德性的彰顯。在動蕩的世局中,讓我們仍定睛在祢身上;常常為世界守望,等候祢的再來!


在失序的世界中仍注視神的美善

系列前言

世界在失序的狀況中步入2021年的夏天。疫情在亞洲一波又一波地向着更深入、更困頓的角落蔓延。而所謂先進的地區,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的指望在哪裏呢?昔日先知在歷史轉折的關口,在聖殿中見到神的榮光。神啊,今天求祢讓我們在祢所創造的世界中,仍能注視祢的榮耀!


不美: 麻木與放縱 五月29日(星期六)

默思幽美恬謐

何崇謙牧師   五月29(星期六)

不美: 麻木與放縱

「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太十一16-19)

在一個麻木而沒有準則的世代裡,任憑你如何表達反對之聲,人家都可以照樣不理會,傳媒如是,政府也如是.傳媒自編自話,他們筆下的人,根本就如電腦螢幕中的虛像,任由人玩弄,仕由人將之變身;只要按一按滑鼠,就可以把他們說成「被鬼附著」,也可以說他們為「貪食好酒」.總之,「對別人麻木,對自己放縱」是荒誕時代的特色.

現在要吸收資訊,必須看穿其「荒誕」的形式與內容,就是:是非善惡倒置、時空錯位,一切因混亂無稽、露骨露底、不能理喻而務求使人嗅到窒息的空氣.這些喜好,反映現代人對醜惡與恐怖的響往,也反照出人活在焦慮困惑中而有的分裂心態.無論怎樣說,傳媒的確有促進某種社會風氣的衰退和增長的作用,可嘆教會仍未能集人力物力創辦大眾傳播機關,以致真理被扭曲。

我們一直只集中精力在個人的靈性生命中,雙手把大部份的人文真相:哲學、科學、藝術、經濟、政治放逐於生命之外,對上主所創造的整全世界不感興趣;我們所持的世界觀是「幽靈般,無實體」的.我們口口聲聲說關心他人,關心世界,其實,只是一種精神分裂的信仰表現而已.

上主啊!求使我們的教會,在你的恩典下,熱心參予全人的建造,能夠靈明的,有創見的迎接時代的挑戰.奉主基督名,阿們!


活活的心 五月26日(星期三)

默思幽美恬謐

何崇謙牧師   五月26(星期三)

活活的心

「責備他們不信,心裏剛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復活以後看見他的人。」(可十六:14)

「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廿四:45)

在馬可十六章十五至十八節中,「信」與「受洗」相連著,換言之,接受洗禮的行動是信的外在見證,是踏出猶太教或其他信仰(信靠物質、權勢、才幹)的重要動作。受洗的外在與信靠的內在合一,見證與主完全聯合,站在主的陣線上。因此,福音工作者,是要使人得著基督,站在主同一的陣地上。就「信」的重點下,傳道者若要持續的承擔此使命,必須與主有生命的聯繫,對主有絕對的信,活出基督復活的生命。我們深信福音使者是與主同工,因此,在工作崗位上,主會賜下工作的能力與保護,並叫我們的事奉,成為他人的醫治。

 

路加福音記載的大使命(路廿四:44-49),給我們另外幾個重點:第一,傳道者最好是能把握聖經全面的真理,傳聖經中的基督,使人全面的認識基督(44節)。我們所傳的基督,不是我們個人喜好的基督,而是道成肉身,掌管歷史,又在歷史中奉獻自己生命的基督。第二,傳道者要傳悔改之道;基督的死與復活是福音的中心內容,傳道者在福音工作也要經歷死而復活的神蹟。第三,傳道者與基督的關係,不是觀念的認知,而是活出一個因經歷復活大能而有的活潑生命,就像主基督問以馬忤斯的門徒:「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41節)進入別人的「家」(內心世界),與人分享喜樂的源頭。第四,事奉的能力來自天父,祂必負責裝備那些遵行使命的人,使他們滿有聖靈的能力。

主啊!感謝您,因您勝過黑暗死亡,求您幫助我活出您所賜的復活生命,阿們!


藝術之主 五月22日(星期六)

默思幽美恬謐

何崇謙牧師   五月22(星期六)

藝術之主

「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比撒列),使他有智慧……能想出巧工,用金、銀、銅製造各物,又能刻寶石,可以鑲嵌,能雕刻木頭……能教導人。」(出卅一:3-5;卅五:34)

基督徒對藝術的態度,正反映了他們如何理解神與世界的關係;若對之親和,就反映藝術必須憑藉感官感受的能力,才能夠得到表現的機會。藝術給人帶來希望,使人可以擺脫世界所定的命運的壓力,因此每一個人都需要藝術。

參觀畫展,本純以個人的利益出發,但想不到,由於年紀相若、藝術理想相近,竟被這位國內藝術家稱我為畫中知己,且安慰了他。當我從畫中道出他的創意山水背後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他眼裏竟閃出淚光。他的人生路一直不順利,滿有波折和壓力。他的作品虛實分明,光暗對比大;石的皴擦肌理沈厚而有壓迫感,在動力十足的浮雲與理想化的光芒暉映下,處處表露對人生壓力的反彈,追尋生命的曙光;光在畫中,描繪得特別顯眼著力,耐人尋味。我鼓勵他不要放棄在畫中表達對人生的追問;而我心底卻極盼望他因此而獲得生命之光——救主基督。

我們不能把一件心事、或一個願望掛在牆上,若把它們轉化為圖畫藝術,情形就不同了。上主賜予人類創作藝術的能力,讓人表達對上主創造的讚歎,以及對生命現實的回應,從而整頓從中所得的經驗,以致更清晰的認識生命。我們的教會有很多藝術工作者,他們將最好的獻給主、貢獻社會,但我們很多時視他們的工作為邊緣的事奉,這是違背上主吩咐我們更新大地文化的心意。留意,這位被上主呼召的比撒列,他名字的原意是:上主支持與保守。

創造宇宙之主!求保守凡奉您名從事藝術創作的姊妹弟兄。阿們!


極至藝術的神 五月19日(星期三)

默思幽美恬謐

何崇謙牧師   五月19(星期三)

極至藝術的神

             我們不能假設聖經或基督教信仰有反藝術的立場,然後就刻意忽略或拒絕藝術。神既是萬物的創造主,祂的創造是一切藝術創作靈感的來源,我們的信仰又豈可與藝術的創作和藝術欣賞形成割裂的關係呢? 況且,舊約與新約作者,無不浸淫在以文字藝術來表達所經驗之神恩,他們的作品都富於藝術感。不單如此,我們的神是十分藝術的,聖經裡第一個最顯眼的形象,就是神的創造,神固然充滿創造力—祂所創造的是各從其類的;各從其類就是富於多樣性、多體系多形態,說明神的想像力,以及創作力的充盈與變化多端。

祂所創造的人與物,同樣有創造與創生的能力的:人能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果子有核亦因此能創生發旺,而且果子外型各式各樣,且顏色美麗, 並美味可口。水可以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更不在話下的,動物的繁衍力更強。整個大地都清楚顯露從創造者而來的「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雖然神的創造奇工與人的生育行為(延伸至人的各樣創作行為)之間是有分別的,但兩者不是毫無關連的。

神的創造與陶塑陶匠藝術工作者以其精巧的手,用心而專注的塑造( );按聖經的描寫,當神以泥土造人時,正是以陶塑家的形象出現的(創2:7 )。而且聖經在介紹這位創造主如何造出各樣活物時,也是以此形象描述祂(創2:19)。正如約伯形容神與他的關係說:「你的手塑造我,造了我,但我整個人卻要一起被你吞滅。 求你記得,你製造我如泥土,你還要使我歸回塵土嗎?你不是倒出我來好像奶,使我凝結如 同奶酪嗎?你以皮和肉給我穿上,用骨與筋把 我聯結起來。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你也眷 顧保全我的靈。」(伯10:8-12,《修訂和合本》)

創天造地的主, 感謝你為宇宙建造穹蒼,為大地編寫美景,為人的家園製作豐富多姿彩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