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榮耀」與祂的屬性相連 六月2日(星期三)

六月2日(星期三)

賴若瀚牧師

「神的榮耀」與祂的屬性相連

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賽六3)

神的榮耀是祂的「所是」(who He is),也是祂的「所有」(what He possesses)。

羅馬書一章18至23節論述整個宇宙的創造彰顯神的「永能」和「神性」,是人不能推諉的事實。不信主的人因為心眼被蒙蔽,他們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來敬拜。這裏的「榮耀」,是指神的永能彰顯在祂的受造物之上的效果。

 

在羅馬書六章4節,保羅說:「所以,我們藉着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着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父的榮耀怎樣使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呢?若我們嘗試將「能力」一詞代入在「榮耀」之中,其意義就清楚了:「像基督藉着父的能力從死裏復活一樣。」這樣的話,「榮耀」在這裏是有「能力」的意思。

神的榮耀亦與祂的聖潔相連。以賽亞書六章1至3節論到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有撒拉弗在四周呼喊:「聖哉!聖哉!聖哉!……」

約翰則記述主耶穌說:「以賽亞因為看見祂的榮耀……」(約十二41)。由此可知,「榮耀」在這裏也是神聖潔屬性的彰顯。

今日當世界充斥着各種扭曲的事情,讓我們多花一點時間思想神的屬性,思想祂的榮耀、聖潔,甚至嘗試每日默想一項,接連一個月之久,將有助我們更瞭解神的榮耀的真正意義和內涵。(註1)

 

主啊!祢是何等配得我們的尊崇,因為祢的品格完美無瑕,祢的屬性美麗善良。即或在一個扭曲的世界,求祢仍然讓我們看到祢榮耀的光輝,不被人世間的黑暗渾濁所掩蓋!

 

註1:   可參考A. W. Tozer, 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61),中譯本參薛玉光譯:《認識至聖者》(香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文字部,1978);鄺炳釗編著:《默想上帝──靈修日引》(香港:明道社,2007);及 Rosemary Jensen, Praying the Attributes of God (Grand: Kregel, 2002),用三十一天默想神的屬性。


提防心理戰 2月6日〔星期六〕

「在困窘日子裏持守召命」靈修系列

賴若瀚牧師

26日〔星期六〕

 

提防心理戰

 

參巴拉聽見我們修造城牆就發怒,大大惱恨,嗤笑猶大人。(尼四1)

 

當一支軍隊的信心被動搖後,得勝的機會就會降低。這正是兵法中所謂的「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撒但最擅長的戰略,就是用詭計與惡謀,在人的心思意念裏工作,神的兒女們不可不防。

 

這節經文的背景,是以參巴拉為首的敵幫再度出現(參二10、19-20)。當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在重建聖城的工作上漸有進展,參巴拉等人就大大惱恨。這種惱恨是出於懼怕猶大人強盛起來,會削弱他們的政治勢力。在恐懼受威脅的情況下,他們便用「嗤笑」作為武器。

卡萊爾(Thomas Carlyle)曾說:「嗤笑是魔鬼的語言。」而在美國從事領袖訓練事工的麥斯威爾(John Maxwell)牧師則說:「作領袖要付的代價是被人批評。當你站起來作領袖時,你得預期有人會批評你。」亞里士多德亦指出:「要避開別人的批評並不困難,只要你不說甚麼,不作甚麼就可以了!」

參巴拉等人連續用不同的問題來質疑、嗤笑猶大人,藉着灰暗的、消極的、毫無建設性的說話,攻擊猶大人的心理弱點。今日我們若為神的緣故,站在領導的位置,也有可能遇到類似的攻擊、攔阻,但我們不用懼怕、灰心。因為主必與真心跟隨祂、為祂爭戰的人同在!

 

禱告:放心吧!

主啊,今天實在糟透了!

一早起來就不好,

憂鬱的小鬼伏在我的床前,等着我醒來,

要襲擊我、蹂躝我、

把我籠罩在黑暗中!

我頭昏腦脹,

我神經緊張,

我的情緒瀕臨崩潰。

然後下起雨來……

不是常見的、一瞬即逝的雨,

乃是滲透性、使人煩悶,

下個不停的毛毛細雨,

使我身心靈都被雨水所濕透。

主啊,我生命中有好些這樣的壞日子——

沉重、煩悶、無意義的日子;

沒有陽光照進來、心靈灰暗的日子,

只是平凡的、不如意的日子。

主啊,遇着這樣的情況,

祢的解決辦法是甚麼呢?

我記得祢常說:「放心吧!」

當跟隨祢的門徒——

驚惶失措的時候,

失去勇氣的時候,

需要鼓勵的時候,

祢多次用這句話安慰他們。

主啊,我需要鼓勵,

因此我的心平靜下來,等候祢說:「放心吧!」

主啊,我感謝祢!

 

—Flora Larsson, S. A

cited from The Illustrated Family Prayer Book,

edited by Tony Jasper, 1981, The Seabury Press, Inc.

 

An Awful Day

 

Today, Lord, has been awful!

It started badly,

Imps of depression sat on the bedposts,

waiting for me to wake,

ready to pounce on me, to harry me,

and fill me with their gloom.

My head ached,

my nerves were edgy

and I felt irritable.

And then it rained…

not a decent sort of rain,

soon over and done with,

but a penetrating, miserable,

drooling kind of rain

that wet blanketed soul as well as body.

There are days like that, Master.

Days when life is heavy, boring, meaningless;

days when no ray pierces the inward gloom,

just plain bad days.

What is your recipe for such hours, Lord?

I am reminded of some words

which were often on your lips: “Take heart!”

They must have comforted your followers many times.

You used them…

when they were startled,

when they had lost their nerve,

when they needed encouragement.

 

I need encouragement, Master,

so I quieted my mind and wait to hear you say: “Take heart!”

Thank you, Lord.

 

—Flora Larsson, S. A

cited from The Illustrated Family Prayer Book,

edited by Tony Jasper, 1981, The Seabury Press, Inc.


系列前言

「在困窘日子裏持守召命」靈修系列

賴若瀚牧師

系列前言

步入2021年,世局的發展急促下滑。疫情席捲全球,東西方社會也出現前所未見的混亂與動蕩場面。我們惟有切切求主憐憫,讓神的兒女們警醒謹守,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也求主讓我們身邊未認識祂的親友趕快醒悟過來,因為恩典大門打開的日子已無多了,必須投靠在全能上帝的膀臂之下,才能尋着安穩與拯救!

 

屬神的兒女,在這樣的日子中,不但無須灰心喪志,反而該挺胸昂首,因為我們得贖的日子近了。也讓我們從尼希米身上,再次思想神的子民在艱難的日子裏,該怎樣繼續持守天國的召命。


餘民的應許 2月3日〔星期三〕

「在困窘日子裏持守召命」靈修系列

賴若瀚牧師

23日〔星期三〕

 

餘民的應許

 

那時,有我一個弟兄哈拿尼,同着幾個人從猶大來。我問他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尼一2)

 

到那日,以色列所剩下的和雅各家所逃脫的,不再倚靠那擊打他們的,卻要誠實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必歸回全能的神。以色列啊,你的百姓雖多如海沙,惟有剩下的歸回。(賽十20-22上)

 

尼希米因為弟兄從猶大來到波斯,告訴他身居聖城的同胞們的景況。在對話中,「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The Jewish remnant)這句話出現兩次。

 

這些人是神應許中的「餘種」,在以賽亞書(賽一9,四3,十20-22,十一11-16,四十六3)及阿摩司書(摩一8,五3、15,九12)也經常提及。神選召當時少數的人,回歸到神的應許地,完成祂的計劃。這些人雖然數目不是很多,而且不一定有財富、能力,但他們有一顆認定神、被神感動的心。他們不單是一群災難之後的倖存者,更是蒙神選召,得以參與祂的國度,成全祂對人類歷史之旨意的人。

今日我們身處一個非常動蕩的時代,隨時可能因為環境的轉變而失去財產、安舒的生活,甚至生命,但神給了我們天國子民的身分,不論環境順逆,我們仍是祂所選召的百姓,就像昔日以色列人中的餘民,延續天國的工作。那些真心跟隨主、貼近主的人,也要在這世代中,成為祂手中貴重的器皿。

 

禱告:再不多時了

 

再不多時了——

落日緩緩地在眼前消失;

那伸延的影子亦遁入昏暗薄暮中;

靜風低鳴;

一切都變得寂靜:

再不多時了——入夜了。

 

再不多時了——

倦眼闔閉,

精力耗盡;

那服事多人柔弱的雙手

安定靜止地擺放着。

 

光從另外的世界照進來!

喪親的人,抬起頭來吧!

再不多時——晨曦將會出現!

 

—Ruth Bell Graham,

Sitting by my laughing fire, 141

 

It Won’t Be Long

 

It won’t be long—

the sun is slowly slipping out of sight;

lengthening shadows deepen into dusk;

still winds whisper;

all is quiet:

it won’t be long — till night.

 

It won’t be long—

the tired eyes close,

her strength is nearly gone;

frail hands that ministered to many

lie quiet, still;

 

Light from another world!

Look up, bereaved!

it won’t be long— till Dawn!

 

—Ruth Bell Graham,

Sitting by my laughing fire, 141


美醜相呼 1月27日

靈靜致遠、美事重尋靈修系列

何崇謙牧師

1月27    

美醜相呼

 

「……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創十三5-13)

 

醒目的羅得,當然不選擇曾有過大饑荒、水源不足的迦南地(十二10)。他一眼就看中了廣闊的平原,

更被所多瑪城之繁華多姿的生活所吸引,便脫離了單調平淡、到處為家的半遊牧生活方式,安頓於罪惡之城。

 

 

所多瑪是聖經中排行第一的超級大城市,其名字的出現大約五十次,它得到的形容是「罪大惡極」。這使我想起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的一句話:「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這句話曾帶給我困惑,讀來費解,極醜如何等同極美呢?是甚麼人才會有這樣的見識與眼光呢?其實,這是近乎詩意的濃縮語。「美到極處」的「美」,不是指那醜的事或物的本身(即不是「醜即美」),而是指:那使醜的形象顯得生動的「處理手法」之美,即透過審美形象化的處理而得之美感,或是用文學或電影手法而有的韻味。又從另一個角度看:因通過對比的方法,以醜補美,以凸顯美與醜的矛盾,而產生藝術效果。

 

對於亞伯蘭來說,平原城邑的繁榮,不及上主賜下後裔的興奮。亞伯蘭懷着對上主的信心,勇敢地凝望着上主應許的將來,住在迦南地猶如活在伊甸園。他堅毅地在上主不變之信實的統率下,面對一個個生命的挑戰──倒楣到極處,便是幸福的極處。惡劣與醜是一種背景,用來增強人生美的光輝。

 

上主啊!祢所賜我的皆美好,求賜我明亮眼睛,能看見未能看見的美麗,能透視未能看破的疑雲。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美的無辜 1月23日

靈靜致遠、美事重尋靈修系列

何崇謙牧師

1月23    

美的無辜

 

「……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創三6-7)

 

上主吩咐亞當說:「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二17)蛇好像很瞭解男人,

知道男人不愛主動跟妻子(不是女朋友)多說話,溝通的技巧亦不講究,對上主的吩咐未能作清晰的傳遞;因此蛇向女人開刀,試探她的口吻以下手。果然,女人引述上主的命令時顯出破綻,她回答蛇說:「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不得吃。」看來這話沒有出了甚麼錯,但是錯在她沒有指出「那」樹的名稱──分別善惡樹,或知善惡樹。蛇一開始亦避開提到這帶着濃厚神權意味的樹名,而把「主權」轉移到女人身上。

 

 

這裏的記述有一點很有趣,女人所看見的「知善惡樹的果子」,是「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與二章9節所描寫的相同──但那裏是先講「悅目」,後說「好作食物」。另一點也有趣,這回多了「可喜愛」和「使人有智慧」兩語,是二章9節沒有的。

 

很多人一讀到這兩節經文,就隨即把罪歸到「眼目的情慾」;這豈不是間接歸罪於上主?因為美麗悅目的都是祂所創造的;美艷花朵、斜陽美景、茂林秀峰、俊男美女,都是祂的傑作。但問題的癥結不在於「美麗奪目」,而是在女人心裏因懷疑上主的賜福,而生出「可喜愛」和「得智慧」的念頭。「可喜愛」可譯作「貪戀」;「得智慧」有「超卓」之意──本不為己所擁有的而硬要佔有,排除上帝的主權,自以為主宰;還以自己的方法以達卓越,得智慧的途徑不在於「敬畏耶和華」。

 

上主啊!當我看到美麗的東西時,求祢幫助我立刻想到祢的美善,想到祢的美顏慈容。奉主基督名求,阿們!


美之深邃與膚淺 1月20日

靈靜致遠、美事重尋靈修系列

何崇謙牧師

1月20     

美之深邃與膚淺

 

「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裏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創六1-3)

 

「人在世上多起來」本是美事,正配合上主願人「生養眾多」的美意,只可惜人不斷重蹈始祖之覆轍,悖逆那創造他們的上帝。

「人在世上」的「人」,同是指「神的兒子」和「人的女子」,他們都是人。但為何一邊被稱為神的後裔,而另一邊卻被稱為人的後嗣,是否有性別歧視?

 

 

昔日近東之民,慣稱有爵位權勢的人為「神的兒子」,他們掌握政事如大王。這群擁有權勢的男子,「看見」女子的美貌,就以他們的專橫獨斷、恃勢凌人、縱慾濫交的本色,隨意「摘下」(「挑選」的原意)為妻。此種行為必涉及暴力,甚至兇殺──如南斯拉夫之於阿爾巴尼亞的種族清洗。難怪上主說:人成為屬乎血氣、體貼肉體、獨斷自大的族類。

 

似乎,創世記要道出一個犯罪的定律,就是先「看見」美麗的東西,然後自抉要得到它或她。這群男子豈不也與夏娃一樣,踏進此一犯罪之途嗎?夏娃「看見」樹上果子的悅目,心便生喜愛之慾、佔有之念,摘下來吃。若是照這「金科玉律」,美麗的、漂亮的是否總是藏着殺機,引誘人於五里霧中,使人懵然不知?難道,紅顏禍水,避之則吉?

 

其實,上主不是要我們摒棄美麗的東西,祂極願意賜我們美物(創一31)。這裏不是再一次否定美麗,而是要說明一個屬靈的道理:人犯罪,都是以「甜美的」、「吸引的」為起點與藉口,容讓自己消滅「防備意識」/警覺心,以致悖逆上主,享受自作主張的「歡樂」。

 

主耶穌啊!教導我曉得思念真實的、有美德的、莊重的、公正的、純潔的、可愛的,好使生命活得真美麗。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美好的脂油 1月16日

靈靜致遠、美事重尋靈修系列

何崇謙牧師

1月16     

美好的脂油

 

「……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穌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恕,變了臉色。耶和華對該隱說……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四3-7)

 

讀到此段經文,我們會常問:為何上主如此傷該隱的心?

何不把兩者的供物都接納,皆大歡喜,而且很有鼓勵的作用。很抱歉,經文沒有向我們交代箇中奧祕,但在字裏行間卻有所暗示:經文沒有提到身為長子的該隱所獻上的,是否屬「上好之物」,反而清楚地記載二子亞伯將頭生的羊和脂油(可譯為「美好」)獻上(參來十一4)。如此記述明顯不尋常,使人不期然會認為:該隱在奉獻或敬拜的態度上,有玩世不恭之嫌。

 

 

我們也可得領會,上主是有絕對之權去「看中」和「看不中」。上主雖然沒有降火以示悅納該隱的供物,但給他很多教導,給他機會可以再上路。可惜,該隱的反應證實他敬拜的態度,他怒火中燒,把臉拉長,垂下頭,籌算下一步,結果自毀前程。上主向該隱所問的──「你兄弟亞伯在哪裏?」(9節),與向亞當、夏娃所問的──「你在哪裏?」(三9)性質一致。上主所關心的,不是供物,而是人──我們。

 

被撒但看中可謂是凶多吉少。我們可以透過電視熒光幕,看到草原上凶猛的獅子,如何虎視眈眈的,慢步朝向獵物的姿勢;當牠瞄準獵物時,表現出情有獨鍾之貌(這就是戀慕),便會靜悄悄地「蹲伏」着,蓄勢待發,全速撲擊。牠們所找到的目標,多是離群的小鹿、小羊。

 

主耶穌啊!感謝祢,因為我能在祢裏面,得到生命的更新;亦因着祢復活的大能,我可以坦然地來到父神的施恩座前,得憐憫。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顏值之美與俗 1月13日

靈靜致遠、美事重尋靈修系列

何崇謙牧師

1月13    

顏值之美與俗

 

「那地遭遇饑荒……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裏暫居。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埃及人〕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創十二10-13)

 

「美麗好看」再一次登場!因女子的美貌而起強奪之行和殺戮之心(譬如創世記第六章劈頭便說:「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是古代弱肉強食的文化特色。現在,亞伯蘭因迦南地的大饑荒,而與妻子離開那地。他們逃離了飢餓之害,但卻要面對傳統「奪為己有」的文化挑戰,接受嚴峻的考驗。

 

 

「美麗」是否潛伏着危機?「漂亮」是否必然導致禍患?君不見無數披着漂亮翎毛的動物,被貪婪的人類所獵殺嗎?牠們豈不都面臨絕種的命運嗎?即使是外表醜陋的龜與河豚,只要是肉質鮮美,就逃不過人口胃的消化。原來,真能欣賞美麗的人,是不從「滿足私慾」、「謀取私利」等角度去考慮箇中關係的;能知悉「美」的人,心底會對美產生驚訝之情。被美所感,使人奮發,使人超越,使人從實存中昇華而識悟生命真相。

 

亞伯蘭每逢遇到如此危機,總慣出此下策(創二十1-3;以撒也如是〔創二十六7-11〕)。我們真是難以從我們安逸的生活調子,指責亞伯蘭為懦夫!或者,我們可以很容易下判斷說:既然上主要賜福給你,使你成為大國之父,就會保守你與你妻子的性命,所以你即管講真話,看看上主如何庇佑你一家。不管甚麼理由,或許亞伯蘭存心協助上帝,要保存自己的性命,以成就祂的應許,又或許他是毫無信心。無論如何,我們所看見的,是不配稱為信心之父的亞伯蘭;正因亞伯蘭的不配,我們更瞭解,上主揀選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好處。

 

天上的父啊!我今日成了蒙恩的人,都因為祢無條件的愛,我要靠着祢的賜福,以美好的生命作為感謝祭獻上。奉主基督之名求,阿們!


悅人的眼目 1月9日

「靈靜致遠、美事重尋」靈修系列
何崇謙牧師
1月9日                                                                                                                    

悅人的眼目

 

「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上長起來,能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園子中間又有生命樹,和知善惡的樹。」(創二9,聖經新譯本)

德國包浩斯美術設計學院,是世界著名的學府,每年有很多精英從這校而出。商品設計學系的座右銘是:「我們的作品,要達到既美觀合符設計又實用的要求,並且用起來很配合人體的結構」。美的設計,企圖要跟神創造的風格看齊:「能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

 

試想一件家居用品(不是裝飾品),只美麗而無實用價值,豈能留存人間、成為合用的東西?相反,一件東西只達到實用的要求,而毫不考慮用家的方便,即是說,跟用者手形的配合或是身體特徵的配合──如錘子手柄的握掌處、水杯的弧度、椅子的椅背與椅墊的形制等,也不注意造型的美感,很快就會被淘汰。單就上主所造的水果而言,它們不單色彩美麗、外表潤澤、線條流暢,更令人垂涎。

 

「生命樹」與「知善惡的樹」是確確實實的樹,但含有清晰的象徵意義。當人望見「生命樹」,就想起上主是永活的主,祂是生命的源頭,離了祂一切皆不美,一切不能令人滿足。看見「知善惡的樹」,使人想到上主滿有知識與智慧的主權。「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表達出上主鍾愛、珍惜、關顧祂所創造的萬物,以祂的創造為賞心樂事;更表明祂有深邃的智慧,審定如此的「佈局/構圖」為美為善,是上主自決甚麼是「好」或「不好」、「美」或「不美」。

 

「悅人的眼目」本來是上主給人的恩賜,使人有審美的反應,而「美好的」都指向祂,叫人以祂為主、為生命的焦點;然而人偏偏單停留於「悅目」的東西,以為「悅目」是因自我而有,結果將之通往崇拜自己之路。

 

主啊!求幫助我能認識祢是美善的源頭,在我自己的崗位上榮耀祢。奉主基督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