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要说明信徒当如何按圣经的教导善待牧者,学习与他们相处,并在主里同工。本文採用单数的「牧者」及代名词的「他」,使对象比较清晰而不笼统。这里的「牧者」,可包括所有事奉主的牧者与传道人。
信徒当如何善待牧者呢?至少有五项可以实践的原则。
一. 接纳牧者是神赐给教会的恩赐(弗四7-8、11-12)
弗四7-8、11-12:「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神在教会中设立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这些人是神赐给教会,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若是认清楚这基本的观念,教会的问题相信可以减少。
我瞭解教会聘牧的心态,每家教会都盼望神将最好的牧者赐给他们。因此在聘牧的过程中十分慎重,经常为聘牧一事祈祷,求神引领最佳人选。当神带领牧者上任时,众人都会感谢神垂允祷告,欢喜快乐地接受那牧者就是神赐给教会的礼物。 但当「蜜月」过后,大家看见牧者不完美的地方,久而久之,批评的话、攻击的话接踵而来。为甚么呢?我同意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因此也没有完美的牧者。但为甚么在开始时可以接纳牧者,后来不能接纳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会友忘记了一个事实──这位牧者是神赐给教会的。
当然,要维持一种良好的关系,双方都须付出劳力;而导致关系的破裂,双方都应负责任。例如:婆媳关系要美好,必须有好的婆婆,亦须有好的媳妇,而且两人都必须是成熟人,彼此的关系才可以密切。同样,美满的婚姻关系有赖好的妻子与好的丈夫一起缔造。会友与牧者之间要有良好的关系,道理也相同,维繫这个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彼此接纳,并且承认对方是神所赐的恩典。
要怎样接纳牧者是神所赐的呢?首先要为牧者感恩,并且接纳他的恩赐、他的性格、他的背景、他的配偶与家人。为牧者感恩,并不等于说他是一位完美的牧者。相比之下,别的牧者可能比他更有恩赐、更会讲道、更善于建立人际关系。但既然神将这位牧者安排在某教会,该教会的会友就必须承认这是神的带领。正如神赐给各人的配偶、孩子、父母与朋友等都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不一定美丽、英俊或善解人意,但他们既然是神放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就得欣然接受他们。
今日许多教会面临的问题,多半是同工的问题、人事的问题。牧师与信徒领袖之间的不和,经常导致教会产生党派的对立,最终甚至教会分裂。主要原因是:彼此不能接纳,更不懂得为现有的同工献上感恩。因为信徒不懂得为牧者献上感恩,牧者也不懂得为信徒献上感恩,问题就会容易产生。
二. 经常为牧者代祷(帖后三1-2;弗六19-20)
帖后三1-2:「弟兄们,我还有话说:请你们为我们祷告,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开,得着荣耀,正如在你们中间一样,也叫我们脱离无理之恶人的手;因为人不都是有信心。」
弗六19-20:「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祕,(我为这福音的奥祕,作了带锁鍊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
保罗在事奉的时候,经常请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他代祷,使他有胆量、有口才,让神的道得以自由传开,神的名得到荣耀。其实,保罗是一个胆量充足、能言善辩的人,但他仍觉得需要别人的代祷,因为他知道事奉主不能孤军作战。
教会的会友有一个当履行的责任,就是经常为牧者代祷。不是因为你喜欢你的牧者才为他代祷,也不是因为他合你意才为他代祷,更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知名的牧者才为他代祷。为牧者代祷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圣经鼓励我们这样作,而且这样作是与神的僕人同工,使神的工作得以推广。
邦兹牧师(E. M. Bounds)在他的《隐密处的灵交》一书中曾说:「教会的信徒为牧者代祷,如同支撑电缆的柱子,他们不是能源,不是神话语传送出去的直接工具,但却是支撑着电缆,让神圣的能源能输送到人的心中……使传福音的情况更为有利。」
今日圣工的工场其实是一个属灵战场,牧者在前线作战,是撒但攻击的主要目标。撒但知道,若是将教会的牧者击倒,使他受试探、失败、灰心甚至背弃神,那么教会就遭受极大的亏损,神的名亦因此受羞辱。每当我听到神的僕人跌倒或是走回头路的时候,我的心都会好像被刀割一般,因为战场上又少一位同当兵的人了!
在我牧养教会的年日中,曾遇见一位年长的姊妹,她经常对我说:「赖牧师,我每天都为你在神面前代祷。「」我听后十分感动,因为知道有人在关心我,在为我代祷。我知道我不是孤军作战,有后方的代祷勇士在支援我,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充满力量。
有一位神所重用的僕人 ──翟文牧师( Wilbur Chapman),曾述说他刚出道时的一次经歷。有一次,他在牧养的教会里讲道完毕,一位信徒领袖到台前对他说:「我看你十分年轻,不大适合作这教会的牧师,我们歷任的牧者都是较为年长的,恐怕你不能担当这牧养的重任。但因为你传讲纯正的福音,我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翟文牧师当时心里说:「这个人怎么会这样说话呢?」他沉住气继续听,而这人接着说:「我会为你代祷,求圣灵的能力覆庇你,有两位主内弟兄亦与我同心为你代祷。」后来,这个小规模的祈祷运动发展至全教会,而这位年轻的牧者亦成为影响力深远的传道人。
要怎样为牧者代祷呢?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开始:
1. 求神使他有胆量传讲神的话语。
2. 求神使他遇见好机会为主作工。
3. 求神使他的家庭蒙恩、和谐,使他无后顾之忧。
4. 求神保守他不受撒但的攻击。
三. 供给他所需用的(加六6;林前九9)
加六6:「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
林前九9:「牛在场上踹榖的时候,不可笼住牠的嘴。」 加拉太书六章6节所说的「施教的人」,应与以弗所书四章11节的「教师」相同,是指那些在神的话语上专职教导,用灵粮餵养会众的人,相当于现今教会的牧师与神学院的老师。「供给」原意是「分享」,是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让别人同享好处。这节经文说明一个属灵原则:信徒得到属灵领袖的餵养,就应该在物质上供给施教的人。
另外,保罗在讨论「靠福音养生」的主题时,曾引用旧约的律法说:「牛在场上踹榖的时候,不可笼住牠的嘴。」(林前九9)他接着说,这律例可用于对待神的僕人,他的结论是:「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林前九11)在圣工上辛劳的人,当得到信徒合宜的供给。
当然,传道人必须在经济上信靠神,如同保罗学会处丰富,也学会处卑贱,不可以斤斤计较薪俸多少,向教会讨价还价,好像作买卖一样。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教会因此可以恶待神的僕人。「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事。教会对传道人的供给不一定要丰富,但一定要足够,而且要有恩典,让神的僕人无后顾之忧。
四. 在爱里格外敬重他(帖前五12-13上)
帖前五12-13上:「弟兄们,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又因他们所作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
在中文圣经译为「敬重」的词,在原文有「认识」的意思。这词在哥林多前书十六章18节中也曾用过:「他们叫我和你们心里都快活,这样的人,你们务要敬重。」新国际译本(NIV)将这一节译为:「这样的人,你们务要肯定他们。」(Such men deserve recognition)如此看来,这词的意思是:认识某人的个人价值,经过肯定之后对他产生合宜的敬重。
保罗要弟兄姊妹敬重的人,是在教会中有三项贡献的人,那三项贡献见于经文:「在你们中间劳苦的……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帖前五12)这里不是描述三种人,乃是指到一种人所肩负的三种任务。
信徒要敬重牧者,必须先认识他── 认识他的为人,他的优点与缺点。而且,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认识他 ── 透过与他一同事奉、多方的接触甚至找机会与他相聚,藉以认识他。这样的认识,不是让我们可以去批评他或攻击他,而是让我们敬重他在神面前所领受的恩赐。
在北美生活久了,会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敬重是要赚回来的。」(Respect is earned)不错,一个人「受敬重」大多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与「所是」而来的。然而,某人「受敬重」也可以因为他的身分与职分使然。大卫两次不杀扫罗,不是因为扫罗配得敬重,也不是因为扫罗有王者的地位,而是因为他是神的受膏者。
中国人是十分懂得尊师重道的民族。我们有一句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神赐牧者在教会中间,他们是神的僕人,用神的话语劝戒我们,如同老师教导学生一样,因此该受到适当的敬重。
为甚么今日教会的牧者普遍不受尊重呢? 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因:
1. 因为整个社会的文化与风气都循着一个反权威的大趋势。你看,报章经常取笑当权者,而电视的搞笑节目将政要与官员作箭靶,拿他们来开刀。这种自由的风气已经超越了应有的界限!若是让这种风气继续吹,而且吹至教会当中,那是教会的悲哀!
2. 因为有人认为,牧师和传道人要背他们的十字架为主受苦。
3. 因为有人认为,敬重牧者会使他们自高自大、犯罪跌倒。
4. 因为弟兄姊妹并不知道这是圣经的教导,因无知而有所忽略。
我相信每作一件事都有它的危险性存在。然而,若按照神的心意敬重牧者,在教会遇见困难的时候,神会加增我们力量渡过难关。
五. 愿意服在他属灵的带领下(来十三17)
来十三17:「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致忧愁;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
作教会的领导人,是神託付牧者的责任。每个牧者有一天得在基督台前交账,没有人可以低估这次交账的严重性。然而,信徒若与属灵的领袖合作,让他们在事奉中尝到喜乐的滋味,减轻他们的担子,这是对牧者的一大鼓励。
每一个健全的机构或团体都必须有健全的权力架构,这样才可以顺畅无阻地使圣工发展。「权力」一词可能使人有些不自然的感觉,然而它是实行正常体制不可或缺的要素。
教会应让牧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带领教会。若不是与真理有冲突,或是违背神的心意,应当让牧者实践他们从神所领受的异象与使命。当牧者滥用权柄时,信徒领袖可予以提醒。然而,不要因为牧者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在开始时就用各样的办法给他制肘,以致圣工受到牵制,经常陷入拉锯的情况中,工作必定不能产生美好的果效。
当然,牧者必须知道他的属灵权柄乃是从神而来。而且他必须建立属灵的团队──不是一人政府,也不是孤军作战。
结语
求主施恩予各地的教会,使它们成为活在神心意中的教会。透过健全的牧者与信徒领袖的关系,让神的福气临到教会。
Category: 教會生活
培養慣性的讀經操練
今日教會有一個現象,若處理不當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危機。那就是當信徒聽見一些慣性的題目如:讀經、祈禱、愛主、奉獻等,往往會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沒有新鮮感,更提不起勁去做這些事。原因在於人對耳熟能詳的事物,本能上會有一種「不以為然」,甚至是「排斥」的心態。
Stephen Covey 在他所著的《高效率者的七個習慣》一書中說,太多人受到所謂的外在成功引誘,他們似乎是成功了,卻始終感到空虛。他們學會致勝的方法,卻沒有發展出原則與習慣。他在書中強調:「性格倫理教導我們,有效的生活有其基礎性的原則。只有在學習中將這些原則溶進深處的性格裏,才能經歷真正的成功與持久的幸福。」好習慣能使我們所做的一切事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是真正成功的關鍵所在。「我們」是我們自己重複所做的總和。
同樣地,不少屬靈的操練都要「經常性」實行,那是必須的。若是忽略了,將會使屬靈生活的質素下降。
詩人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一2)這節經文談論義人對屬靈操練的兩項基本要素:「興趣」與「習慣」。
詩人指出,屬靈人的生命不單要離開惡道(詩一1),更要因著神的話語,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要受影響。他心裏有著一股強烈的「喜愛」,亦可說是他的「興趣」。神的話語深深地吸引他,成為他至大的渴望與滿足。
一個人的「興趣」會影響他的「習慣」。詩人對神的話語的濃厚興趣,已經在他的血液裏運行,自然而然地推動他去追求、去鑽研,甚至是廢寢忘食地晝夜思想。這種「興趣」已經轉化成為他的「習慣」。
請問:你對神的話語有強烈喜愛與恆常閱讀嗎?若是沒有,當如何開始?又當如何繼續培養?
要看重我們的興趣,因為興趣會形成習慣,而習慣會模造品格;最後,品格會影響我們的命運。在興趣、習慣、品格與命運之間,它們有著十分微妙的因果關係。
作個痛而不苦的人
我們今日正生活在一個苦難的世代,近年來的天災人禍特別多,也特別厲害;假如多年前台灣的 921 大地震是天災,那麼911發生在紐約世貿大樓的恐怖攻擊便是人禍!主耶穌昔日豈不曾說「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十六33)? 我們的主並沒有否定苦難的存在,可是祂卻強調,在祂裏面有平安的應許。原來在苦難中才愈發顯出平安的寶貴,而這樣的平安才是真正喜樂的基礎。正如英國諺語所說:「人生未嚐苦味,便不知快樂味甘。」
自古以來,「苦難」確實是個人生的奧祕。尤其是每逢有大災難發生時,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都會很自然地問:「為何神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假如神是慈愛的,為何祂不攔阻惡人行惡呢?」這些困惑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因為它們都是深受創傷的人自然的反應。其實,這些都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假如硬要尋求答案,結果可能是帶來更深的失望和沮喪。苦難的問題,實在不容易解釋,也不可隨便地解釋,因為若解釋不當,便可能使受害者苦上加苦,痛上加痛。
苦難既然是難以避免,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苦難?並且,假若身在其中,又如何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
一、認識苦難的意義
對於我們一般所遭遇的苦難,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意義:
1.「懲罰性」的意義
可以說是來自神對人類罪惡的審判,是人犯罪的結果。可是我們要知道,每逢神要施行懲罰性災難之先,祂必定在事前有警告,祂必定給人有足夠的機會悔改。這樣的例子,在舊約歷史中屢見不鮮, 如挪亞時代的方舟事件、所多瑪和俄摩拉被焚燒前的警告,以及約拿和尼尼微事件等。故此,我相信今日也不例外,神懲罰之先必定有警告、等待、寬容、憐憫和赦免。
2.「救贖性」的意義
有時候神容許某些苦難臨到某些人,是有祂特定的目的和意義,甚至帶有神聖的使命。歷世歷代中那些為義受逼迫的聖徒,那些為主受苦的宣教士,和那些為信仰而犧牲生命的殉道士,神藉著他們所受的苦難,將救贖的信息帶給世人。直至今日,雖然他們已經死了,卻因著信仍舊在說話。
3.「莫明性」的意義
有時苦難的來臨是我們無法明白,更是無法預知的。正如舊約聖經中約伯的遭遇,那些自義者偏見的解釋,只是徒增受苦者的傷痛,於事無補,於人無益。「苦難」不單是個人生的奧祕,它也沒有完整的答案。但肯定地說,苦難並非全是負面的──苦難讓我們認識人的有限,使我們學習謙卑。苦難也讓我們認識神,使我們更依靠祂。正如葛培理牧師當年 9月14日,在華府國家大教堂為911的死難者舉行的追思禮拜中說:「我們人類常常在苦難中成熟!」
二、人對苦難的反應
主耶穌曾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數千年前,約伯也曾說過:「日子短少,多有患難。」(伯十四1)。可見苦難不但是「有」,而且是「多」。其實,我們每日都可能活在不同形式的苦難中。一般人對於苦難,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是未痛先苦;第二種是一痛即苦;第三種是痛而不苦。
那些「一痛即苦」的人非常普遍,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的反應。那些「未痛先苦」的人則非常可憐,他們有時可能是白白受苦。惟獨「痛而不苦」的人生是積極又得勝的人生,他們也是普通的人,卻可能承擔著超乎一般人所能承擔的苦難。
生長於瑞典斯德歌爾摩的蓮娜‧瑪利亞 (Lena Maria) ,是個天生的殘障者。她生下來便沒有雙臂,而且僅有一條腿是正常發育的。然而,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和父母親偉大不捨的愛,她能夠勇敢地活下去;並且憑著那一條「好腿」,她學會了彈琴、繪畫、烹飪,甚至駕駛汽車。她還憑著那條腿參加了殘障奧運會,最後還拿了游泳金牌。有記者訪問她:「妳曾否埋怨過?」她說:「當然有,因為我和你們一樣是個普通的人,可是我從來沒有因為我身體的殘缺而埋怨過神。」最令我感動和得幫助的,是她所說的一番話:「神假如行神蹟醫好我的身體,我當然很快樂;可是我今日有這樣的身體仍然能活得快樂,已經是個神蹟了!」
各位親愛的弟兄姐妹,你今日是否仍然需要因著神蹟才能快樂?還是因為能夠快樂地活著,就覺得已經是個神蹟呢?
蘇格拉底說:「苦難是磨煉人品格的最高學府!」
三、痛而不苦的人生
請注意神的話語如何教導,我們的信仰在苦難的人生中到底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曾經罹患鼻咽癌,現已回天家的楊牧谷牧師曾說:「信仰不是用來解釋苦難,也不是用來逃避苦難,乃是幫助我們能夠承擔苦難!」
聖經中有三個基本的真理,可以幫助我們如何在苦難中過得勝的生活,作個「痛而不苦」的喜樂人。
1. 保羅的教導:堅定的信心 (羅五1–5)
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重複提到「歡歡喜喜」。根據經文的意義,我們能夠活出喜樂的人生,主要在乎「信心的認知」,在苦難中有兩件特別的事是我們要堅信的。
第一,是在「恩典中」歡歡喜喜。雖然受苦,仍然相信自己是活在恩典中,這個恩典就是與神和好,這個正常又美好的生命關係是任何人、事、物都不能破壞的。因著有這個蒙恩的地位,我們在苦難中便仍然能夠歡歡喜喜。
第二,是在「患難中」歡歡喜喜,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生」表示是生命的結果,苦難能夠幫助生命成長和成熟;故此,野外的花卉樹木較在溫室成長的堅強,箇中原因與這裏所談的相同。
2. 摩西的禱告 :智慧的祈求(詩九十14–15)
「禱告」可以是我們在苦難中很自然的反應,但能否發出有智慧的禱告,卻是屬靈生命的極大學問。摩西的禱告是:「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祢照著祢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他第一個禱告(14節)是求「在神愛中喜樂」。而且是求「早早飽得」神的慈愛,原來愛能使人剛強,使人滿足,更使人有盼望;正如先知耶利米說:「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哀三22)愛能使本來充滿著勞苦愁煩的人生,變為一生一世 歡呼喜樂。況且,神的愛勝過人的愛,人的愛不可靠,容易改變,有時更令人失望;神的愛卻永不改變,因為神就是愛!
他第二個禱告(15節)是求「在苦難中喜樂」。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禱告,因為通常在受苦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神早日將苦難挪去,這是正常又自然的事,可是摩西有點「反常」,他沒有求神挪走苦難,乃是求神「照著」使他受苦的日子,而叫他喜樂;他不是求「減少」苦難,乃是求「增加」喜樂!他認識到,在苦難中,絕對不能失去從神而來的喜樂,因為「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八10)。 這樣,我們才能活在「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的日子裏。
3. 耶穌的榜樣 :復活的盼望(來十二2–3)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仰望耶穌」,就是以祂為我們信心的對象。希伯來書十二章2-3節說: 「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經文顯示主耶穌在當時所面對的苦難,實在是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祂給人侮辱、唾罵、作假見證陷害,當眾的戲弄等等。再者,祂還有兩方面的「忍受」:一是指肉體方面的忍受──十字架的苦難(2節);二是指心靈方面的忍受──罪人的頂撞(3節)。
我們的主以血肉之軀的感受來承擔這一切的苦難,因為祂也是人;故此我們相信祂有難過、有痛苦、有憂傷……且凡事受過試探, 與我們一樣 ( 來四15 )。 但重要的是「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成了我們的主能夠輕看羞辱和忍受苦難的力量,這個「前面的喜樂」就是指祂死後三天從死裏復活的榮耀!
「復活的盼望」同樣是我們受苦中的力量,和喜樂的根源,否則我們在這個虛空、易變而又充滿苦難的世界裏,必定是絕望和痛苦地生活。聖經記載,耶穌基督的復活也成了我們基督徒將來復活的初熟果子(參林前十五20–23)。祂是我們將來復活的根據,是的,苦難和死亡也不是我們人生的終極,想到將來極重無比的榮耀,和那份因永恆盼望而有的喜悅,相比今日的苦難和短暫的傷痛便顯得微不足道了。原來主耶穌不但為我們預備救恩,更給我們留下了如何面對苦難的榜樣。
其實,人生的際遇變幻無常,「苦與樂」也並非完全絕對,人世間有苦盡甘來的時候,也有樂極生悲的情況,基督徒也沒有例外。神存留我們的生命氣息,要我們仍然在這個世代活著,相信總有衪的美意。故此,我們無論處身於順境或逆境,都要存敬畏的心,行在神的旨意裏,活出屬靈生命的素質,專心仰望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相信神絕對不誤事,祂可以使創傷變為力量,使淚水化作彩虹。藉著苦難,人的情感和情操得以昇華,可以活出痛而不苦的人生。故此,莫明的苦難有可能是神化裝的賜福呢!
人生的目的與目標
在中文世界裏,人生的「目的」與「目標」常常被人混合使用,互相代替。但實際上這兩者的範圍與內容應該是不太一樣的。人生的目的應當指向一個比較大的視野,其中可以容納在其界限內的任何比較明確、實際、或長期或短期的人生目標。
很明顯地,不知道目的,就不可能有準確的目標及方向。不能掌握方向,就容易隨波逐流。不知道目的,就很難激發奔向目標的熱忱。個人如此,機構也是如此。擴而言之,國家社會的行為亦然。
保羅在沒有信主以前,因為不認識基督,所以產生了錯誤的人生目的,導致了變調的人生目標, 竟然以「追獵」基督信徒並且收他們下監為樂,沾沾自喜。信主以後,他「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三12), 因此事奉基督一生,為祂而活,這成為他人生的目的。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13 及14節,接著說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而召我來得的獎賞」,這就成為他人生的目標。
這兩三年來,我常常思考「人生下半場」中最基本的一個問題:甚麼是我們人生的目的及目標?由此而衍生的問題就是:從基督徒的角度來說,甚麼是神在我們身上的長遠目的?如何看待神在我們各個人生階段的引導?
人生的目的,是要去發現,而不是立志得來的。我們每個人都好像待加工的木料,神可以把我們製成桌子、椅子或木櫃,主權在神。我們也好像一團陶土,神可以把它造成水缸或花瓶,我們不應該,也不能由自己來決定我們要成為甚麼。所以,我們不應該自己立下人生的目的,而應該去發現它。
基督徒的人生目的應當以「榮神益人」為主。我們要在「榮神益人」的目的中, 訂下我們人生的目標。這些目標包括我們如何在事奉、家庭、工作及個人的事上榮神益人。人生的目標應當盡量明確。以作老師來說,應當想清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老師。有的老師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樂也」作為他的目標;有的老師則以幫助資質較差的學生獲得進步為目標。這兩者的進路與人生規劃是不太一樣的。
建立人生的目標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不是每個人都像使徒保羅一樣,聽見從天上來的聲音,因而較容易訂下他人生的目標。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信徒都沒有這樣的經歷。賴若瀚牧師在「聖言」出版的光碟《神的引導與道德抉擇》中教導我們:在關乎生活與抉擇的事上,要尋求神的引導。他又說,神的引導有四項屬靈的原則:第一,看重聖經的教導;第二,注意內心的感動;第三,參看環境的安排;第四,善用思考的力量。在聖經沒有禁止而又不影響基督徒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事情上,神給我們許多選擇的自由,但我們仍然應該參考以上的屬靈原則,來肯定我們人生的目標。
人生目的不應該是一個很明細的職業,而是一個比較寬廣的理想。職業應該只是人生眾多目標之中的一個。 有時候人們會把目的與目標搞混了。有一個年輕人,他很喜歡娛樂業,一直想當電影的男主角,但都沒有機會。有一天,有人請他做配角,他很生氣地拒絕了,因為他認為不能當男主角,他的人生就沒有意義。我們來看看他的問題在哪裏。首先,以是否達成人生的目的來斷定人生有沒有意義,這點他並沒有錯。問題是他誤解了人生的目的。他應該以「帶給世人娛樂」作為他的人生目的,而不是以作電影男主角為他的人生目的。作男主角應該是他的人生目標之一。因此,如果做配角,甚至跑龍套,若能使人得到娛樂,那就同樣都是在達成他人生的目的,也同樣都在使他的人生有意義,為甚麼不去做呢?
人生的目標必須具體,也可以多元化。一個大目標下面可以有許多小目標。人生的眾多目標允許改變,或同時進行,端視神的帶領。以神學院畢業生為例,神可以帶領他作牧師,之後轉作 宣教士,之後在神學院教書,最後在機構服事。我們不能以現階段的服事來懷疑他以前的服事不是來自神的呼召。 又譬如有一位醫學院的學生,原先受感動要成為第三世界的醫療宣教士,然而畢業幾年後,他開始安於在美國舒適的行醫工作,擁有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工作的保障與發展」成為他最主要的考慮;至於幾年前蒙神呼召去作「醫療宣教士」一事,已被他拋諸腦後。就這個例子而言,我們不能說他後來的抉擇也是神的引導。
舊約的掃羅王的問題,就出在他把維護人生的目標(作王)看得比人生的目的(聽命甚於獻祭)更重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對自己在機構的職位,就沒有一定的想法。因為職位無關我人生的目的。今年神要我作聖言資源中心的副會長,我就順服。去年十月底,神要我在「聖言」舉辦的使徒腳蹤考察團作領隊,扮演旅遊「全陪」的角色,吃的住的以及旅遊景點安排的各種細節,樣樣得照顧周全,我也非常感恩,感謝神給我這麼一個服事眾弟兄姊妹的機會。
保羅的眼淚
中國人對流淚的傳統看法是:「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又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為甚麼我們有這樣的觀念呢?因為流淚常被認為是無能與懦弱的表現,尤其損害男人「強人」的形象。
一直以來,中華男子漢在人面前必須強忍眼淚,不隨便將內心的感情表露出來。這樣一代傳一代,父傳子,子傳孫,形成男兒不輕易流淚的傳統文化。
然而,這種文化是否合乎聖經?值得商榷。聖經中不少屬靈偉人都曾流過淚:約伯在神面前眼淚汪汪(伯十六20);耶利米被稱為「淚眼的先知」(耶九1、10、18,十四17;哀一16,三48)。耶穌基督是「憂患之子」,在世時至少三次流淚(約十一35;路十九41-44;來五7)!被公認為「鐵漢」的保羅亦曾多次落淚,並且不諱言將它們記錄下來(徒二十19、31)。
保羅一生效法耶穌(林前十一1;參帖前一6)──效法祂生命美善的特質,學習祂「剛柔相濟」的性情。最意想不到的是保羅在「流淚」的事上亦學效耶穌。
耶穌面對強權而堅定不屈,在死亡的陰影下仍不改面容。祂對當時腐敗的政客發出嚴峻的挑戰,卻看顧卑微而貧寒的人。耶穌的一生顯然為當時社會帶來改革;不但如此,祂同時將「流淚文化」帶進新的境界中。保羅在上述這幾項特質上都與主耶穌看齊,一點沒有落後。
讓我們從三方面探討保羅流淚所帶來的屬靈信息。
一. 不要多為自己流淚
看保羅的一生,可知他多次流淚,但他的淚是少為自己流的。
有一處經文似乎暗示他曾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而流淚。他說:「(我)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徒二十19)然而細讀之下,發現保羅的「眼中流淚」是接續上文「服事主,凡事謙卑」,而不是連於下文「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保羅因為事奉主而流淚,我相信這與下文第31節所述三年以來勸戒以弗所教會有關。
詩篇記述一些困苦人用眼淚向神傾訴心曲(詩六6-7,三十九12,四十二3-4,八十5)。詩人強調,這種眼淚神會裝在祂的皮袋裡(詩五十六8),表明神的接納。然而,我們得小心,這種眼淚有時是流於感懷身世,自怨自憐,或自我申訴。這類自我成分較多的眼淚,少流為佳。
保羅是一條少為自己流淚的硬漢,然而他的心腸一點也不硬。他多次的流淚,都是為主,為神的國度與事工,為所牧養的人而流的。
二. 常存一顆柔軟的心
導致流淚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由於有一顆柔軟的心。保羅在米利都對以弗所的長老說:「(我)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徒二十19),流淚與「謙卑」經常連在一起。只有心存謙卑、心腸柔軟的人,眼中才會出現淚水。
保羅不單流淚,更是經常流淚。他為以弗所教會「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徒二十31),勸戒他們各人;為哥林多教會「多多地流淚」(林後二4)。真沒想到這位大使徒保羅,他的淚管竟是這麼發達!
保羅是一位外強中柔的使徒,他外表堅強,裡面卻有一顆軟綿綿的心。他好像母親對孩子一般,充滿關切的愛。由於這份愛,隨之而來是關切的「眼淚」。保羅在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時,將這種慈母的心腸表露無遺:「(我們)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 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帖前二7-8)這份關切的愛是基於一份心底裡的記掛:盼望所愛的人得到最大的支持,能有最好的表現,並達成最好的結果。
然而,這份愛亦有它堅韌的一面。因為對所愛之人的關切,又恐怕他們遠離神的標準與心意,所以心裡極度迫切,含淚責備他們的過錯。
保羅至少寫過兩封信給哥林多教會。他在哥林多後書說:「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地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地疼愛你們。」(林後二4)保羅沒有因為哥林多教會充滿問題而放棄他們。反之,因他「格外地疼愛」他們,顧念他們,故此含淚寫信勸他們悔改並離棄惡道。這封「先前」的信看似是哥林多前書,但有學者認為那可能是介乎前書與後書之間的一封失落的書信。無論如何,保羅雖痛斥哥林多教會的罪惡,他那份用淚水洗滌的愛是無毋庸置疑的(參腓三18)。正是「愛之深,責之切」情懷的表現。
救世軍的創辦人卜威廉將軍曾被人問及如何可以有效傳福音。他說:「請嘗試用眼淚吧!」(try tears)是的!沒有關心人靈魂的眼淚,傳福音不會有深遠的功效。
請問:你事奉主是否到了一種不冷不熱的境地──心中對人的關切早已失去,對事工的熱誠早已冷卻,每天只是照章辦事,心靈麻木,一點感動都沒有?若是這樣,求神開通我們的淚管,讓它不再閉塞。
當然,若不是出於一顆柔軟與關切的心,眼淚是擠不出來的。因此,在求神賜下眼淚之前,先向祂求一顆熱切的心,好使我們不再用職業化的心態去事奉,不再冷漠,不再「不在乎」,不再將人的需要以個案形式去處理。
三. 建立分擔悲情的團隊
曾有人說:「笑,世界和你一起笑;但哭,你就得自己哭了!」這句話反映了這世界的冷酷,缺乏同情。只知道沾別人的歡樂,卻不懂分擔別人的憂傷。
因此,保羅勸勉弟兄姊妹不單「與喜樂的人要同樂」,也「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保羅是一位流淚的使徒,他不單自己流淚,也鼓勵弟兄姊妹要為別人流淚。這種悲情的分擔,有時比物質的分享來得更寶貴。正如一首詩歌的歌詞說:「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分擔的重擔格外的輕。」
另外,這句話說明了基督徒「他向」的人生寫照。不是「為」(for)別人作甚麼事,乃是「與」(with)別人一起分享內心世界的喜悅,或分擔憂傷。
保羅在此強調教會要建立一個同甘共苦的團體,信徒須將自己的心敞開,與其他弟兄姊妹作心靈的交流。
要怎樣才可以建立這樣的團體呢?必須先有「同理心」(empathy)與「同情心」(sympathy)。「同理心」是心中清楚感到別人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同情心」是進一步願意與別人分擔他們心中的感受。惟有具備這兩種心態,才可以促使我們為哀傷的人灑下同情之淚。
其實,坐在別人身旁與他一同落淚,這行動看似簡單,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有人稱之為「恩賜」,但我喜歡稱它為「靈感」(「靈裡的感動」,而不是指文學創作上的思路)。有些人因為沒有這種生命的感應力,即使看見別人痛苦也無動於衷。
求神醫治我們的「冷感症」與「冷眼症」,不要因為太忙碌或太現實,而忽略別人感情上的需要。我更求神使教會成為心靈的療傷處與療養所,讓更多受傷的人在那裡得到醫治。
結語
阿拉伯人有一則妙喻說:「天使的眼淚,落入了張殼賞月的牡蠣體內,變成了珍珠。」我們可以將這句話更改為:「信徒的眼淚,落入神的皮袋裡,變成了寶貝的珍藏。」
因此,身為華人基督徒應該超越我們文化的傳統,要強調:屬靈的大丈夫流血亦流淚!我們要為神國度的擴展,多流激動的淚;為別人的需要,多流關切的淚;為哀傷的人,多流同情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