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恆忍 4月1日

前言
當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擴散,在嚴峻的抗疫時刻中,我們存着一顆謙卑的心,求主讓我們更能活出基督的樣式與香氣。聖言講道研經學院與聖言資源中心,將會在未來的六週中,發放一系列的靈修材料,取名為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內容乃摘取自拙著 《永活的信仰 – 雅各書詮釋》 一書,加上 《深谷裏的迴響》裏的所搜集並翻譯的中英文禱文,輯錄而成,每星期逢週三、週六在「聖言」網站發放。祈盼聖言之友 / 主內同道,在逆境中將眼目轉向神,心靈能加油、加電、加力。主若許可,將會在第一期的六週結束後,繼續發放新的靈修材料。
主內同道
賴若瀚 敬啟
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 賴若瀚牧師

「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

賴若瀚牧師
4月1日

堅定恆忍

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4)

忍耐是經歷苦難之後的產物,也是培養美德的媒介。這種忍耐的特質是持久和堅定不移,因此也可翻譯為「定力」。這種「定力」源於神所賜的新生命,並非因人本身的修養而得。
我們都承認,基督徒今生不能達到屬靈完美的境地(參約壹三2)。因此,這裏的「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不是指着「完美無瑕」說的,而是指「成熟」。
一個基督徒能有多少「定力」,要看他屬靈的成熟度而定。小孩子忍痛的能力不及成年人,他們遇小病痛就呼天搶地,無法承擔。同樣,屬靈成熟度不夠的信徒,遇見小困難就會徬徨無措,以為天快要塌下來一般。因為裏面的力量薄弱,無法承受外來強大的壓力;然而靈性成熟的人,他裏面具有足夠的定力與耐力,能使他在重大壓力下完成神的託付。
常聽人說:「神在我身上仍有未完之工!」是的,正因為工作還未完成,我們需要忍耐,接受神鍛鍊我們的靈命。若基督徒用這樣的態度面對人生,那麼,種種的試煉也只不過是生命成長的必經過程,我們不用恐懼,也不須要逃避。欣然接受生命中不同的試煉,主自會在我們身上完成祂的作為。

禱告:活好今天
親愛的主啊,
助我今天活得
平靜、從容
倚靠祢的大能
交託、安穩
等候祢旨意顯明
忍耐、無慮
與別人相交共處
和睦、喜樂
面對無定的明天
堅信、果敢
──佚名,引自沃特所編The Quiet Corner

Live This Day
Dear Lord, help me to live this day
Quietly, Easily;
To lean upon Thy great strength
Trustfully, Restfully;
To wait for the unfolding of Thy will
Patiently, Serenely;
To meet others
Peacefully, Joyously;
To face tomorrow
Confidently, Courageously.
-Author Unknown, in The Quiet Corner edited by Sherwood Eliot Wirt


泰然面對 3月28日

前言
當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擴散,在嚴峻的抗疫時刻中,我們存着一顆謙卑的心,求主讓我們更能活出基督的樣式與香氣。聖言講道研經學院與聖言資源中心,將會在未來的六週中,發放一系列的靈修材料,取名為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內容乃摘取自拙著 《永活的信仰 – 雅各書詮釋》 一書,加上 《深谷裏的迴響》裏的所搜集並翻譯的中英文禱文,輯錄而成,每星期逢週三、週六在「聖言」網站發放。祈盼聖言之友 / 主內同道,在逆境中將眼目轉向神,心靈能加油、加電、加力。主若許可,將會在第一期的六週結束後,繼續發放新的靈修材料。
主內同道
賴若瀚 敬啟

「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

賴若瀚牧師
3月28日

泰然面對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一2-3)

雅各指出信徒受試煉是必然的事實,那麼,我們當持怎樣的態度面對試煉呢?最佳策略是在試煉未來臨之先,早作心理準備。正如船隻在未出海之前,得先作出最壞打算,預備應變的配備,還須知道駛往「避風港」的途徑。
一項積極的態度是:「都要以為大喜樂」。「以為」是「以此為」,沒有猶豫或不確定。這態度常在腓立比書中出現,例如:「看別人比自己強」、「不以自己與神同等」、「我想必須」(二3、6、25);把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都「當作有損的」、「看作糞土」(三7、8)等。這都表明態度是積極的,並非無可奈何。因此這句話可翻譯為「確認是值得大大歡喜的事」。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阿Q精神。在面對困境時,人本能的反應都是消極的,灰心煩惱、怨天尤人、質問神、放棄信仰等等,怎麼還可以「以為大喜樂」呢?
然而,信徒在重生得救之後,就具有一雙屬靈的慧眼去衡量不同事物的價值。而且因明白神話語的教導,便能用屬天的觀點看事情,在試煉中仍可以處之泰然。

禱告:像主一樣!
哦,親愛的主耶穌,
為甚麼在我最傷痛的時候
才出現最高的創意呢?
這代價實在太大了!
「是的……,這事也發生在我身上。」
──戴維斯
You Bring the Umbrellas, Lord, 48

To Be Like Him
O Dear Lord Jesus,
Why is it that my moments of greatest creativity
come during my times of greatest grief?
It’s a terrible price to pay!
“Yes, it was…for me too.”
-Joy Morgan Davis,
You Bring the Umbrellas, Lord, 48


當試煉來臨時 3月25日

前言

當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擴散,在嚴峻的抗疫時刻中,我們存着一顆謙卑的心,求主讓我們更能活出基督的樣式與香氣。聖言講道研經學院與聖言資源中心,將會在未來的六週中,發放一系列的靈修材料,取名為 「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內容乃摘取自拙著 《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一書,加上《深谷裏的迴響》裏的中英文禱文輯錄而成,每星期逢週三、週六在「聖言」網站發放。
祈盼各位聖言之友、主內同道,在逆境中將眼目轉向神,心靈能加油、加電、加力。我們祈盼疫情能早日止息。若在第一期的六週結束後仍有需要,我們將會繼續發放這些可以激勵人心的信息。

主內同道
賴若瀚 敬啟
 

疫情下的「心靈加油站」
賴若瀚牧師
3月25日

當試煉來臨時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雅一2)

雅各寫雅各書時,正值初期教會信徒遭受極大的逼迫。他開門見山勸勉信徒在試煉中要懂得應變。他說:「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這節經文的原意是「每逢」或「每當」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表明試煉是無可避免的。正如主耶穌曾對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十六33)由此可見,一個人信主之後不一定會一切順利,無災病、無痛苦、無煩惱。
試煉隨時會來,而且會以不同的形態出現。「百般」一詞,有「各種不同味道」之意,且放在強調的位置上。試煉的種類繁多,如疾病侵擾、無理壓迫、關係破裂、遭人誤解或出賣、天災人禍等;最厲害的是生命、健康受威脅,或是心靈面臨崩潰。
試煉以不同形式出現,神的恩典也不例外。雅各書一章17節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
雅各用「眾光之父」來形容神,表明祂的恩典像光譜一樣,具有各種色澤,多姿多彩。因此遇見試煉的時候,我們可以靠着主賜下的恩典來勝過,屬靈生命不會被摧毀。

禱告:求寧靜的禱告
主啊,求祢賜我寧靜,
接受那些我不能改變的事情;
賜我勇氣,
去改變那些我能改變的;
更賜我智慧,
知道二者的分別。
──尼布爾(1892-1971)

Prayer of Serenity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


詩篇第一三三篇

經文(新標點和合本)(大衛上行之詩)

1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經文重譯

大衛上行之詩

1看哪!弟兄們齊在一起,是何等的好、何等的美!

這好比那上好的油,澆在亞倫的頭頂,下落到鬍鬚, 又下落到他衣袍的領口;

又好比那黑門的甘露,下落到錫安的眾山;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了的福氣——就是永遠的生命。

引言

十六世紀英國詩人John Donne寫了一首小詩,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沒有人是一個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說明人不能獨自生存。我們需要別人、倚賴別人,別人能豐富我們的生命。

然而,這句話若能稍作更改,會更切合當今人們生命的真相。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因為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處隱密的地方,那裏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隱私、自己的世界,是別人不能進入的內室。不過,我們可以在島與島之間建橋樑、開隧道; 或築碼頭,讓彼此間可以來往,保持接觸與溝通。

隱士式的生活並非聖經所贊許的生活,聖經中有很多「彼此」、「互相」,因為我們是在基督裏為肢體的生命有機體。然而,今日人們最擅長築牆而非建橋。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雖然會有許多不同的問題,但同時亦帶來無窮盡的樂趣。詩篇第一三三篇,正是一篇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課題的詩篇。

這篇詩只有三節,主題清晰地指出合一的美景,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1. 主題論述(1節):合一群體在一起的美景

2. 用兩個畫像形容主題(2-3a節):合一群體得膏油的潔淨與甘露的滋潤

3. 結語(3b節):合一群體蒙受神美善的祝福

一.  一幅美景(1節)

重譯:「1看哪!弟兄們齊在一起,是何等的 好、何等的美!

詩人大衛用「看哪」一詞開始,要喚起人們的注意。接着,他指出一個由旁人所見證,因而發出讚歎的事實。在聖經原文裏,第1節沒有「和睦」一詞,原意是「齊在一起」。

其實,人們「齊在一起」不一定是好事。特別是冤家聚頭,不啻是一種煎熬!必須要「和睦地」齊在一起,才會是又好又美。因此,幾個主要譯本都加入「和睦」(Unity),可收畫龍點睛之效。

這裏的「弟兄」,是指每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守節的以色列人。這詩應是他們前往聖城途中吟唱的詩歌。「他們都體驗一種合一的經歷。朝聖者來自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並不同的支派,但是他們因一個目標而聚集,就是到耶路撒冷去敬拜上主。」1 因此,「弟兄」是指在神聖約中有分的聖民,引申到今天,則是指所有屬於神、以神為父的基督徒。

詩人接續說:這是一幅又「好」又「美」的圖畫。我們都知道,「好」的東西不一定是「美」,「美」的東西又不一定是好。又好又美,是完美無瑕的境界。「好」字的希伯來文,正是創世記第一章神完成一切創造之後,祂看着是「好的」所用的字眼。

「美」一詞具有音樂上的字根,有音樂和諧的意思。正如一個交響樂團,在指揮的帶領下,各種樂器配合在一起發出和諧的樂音。詩人說,立約的群體在一起,在上耶路撒冷守節時那種上下一心、團結契合的情景,是何等美妙絕倫的圖畫!

人們怎樣可以和睦在一起呢?在世俗社會中,有所謂「五同之誼」,那就是:(1)同宗——即「血緣關係」,講起原是同宗同姓,分外親切(因此有「宗親會」);(2)同鄉——即「地緣關係」,來自同一個鄉下或原居地,有「老鄉」與「自家人」的感受;(3)同學—— 即「文緣關係」,同學關係在今天的社會中十分重要,許多老同學都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4)同事——即「事緣關係」,因職業、工作的關係而彼此認識,建立感情;(5)同好——即「志緣關係」,同有某一種興趣或志向而聚在一處,是志同道合之交。

然而,上述的只是人們走在一起的外在因素。而神的子民(聖約的群體)能走在一起,有更深一層的、內在的因素。那正是這篇詩所指向,一種只有在聖約群體才能經歷到的——屬靈上的契合。今日地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充滿忌恨、紛爭、猜疑、不和。教會能否使人看見屬天的美景,讓人看見和睦、合一、相愛的生活呢?教會若要成為勸導人與神和好的橋樑,就必須有「和睦共處」的好榜樣。人們可否因見到我們的生活而發出像詩人一般的驚訝,說「看哪!弟兄們齊在一起,是何等的好、何等的美!」?

二.  兩個畫像(2-3a節)

重 譯 : 「 2這好比那上好的油,澆在亞倫的頭 頂,下落到鬍鬚,又下落到他衣袍的領口;3a又好比 那黑門的甘露,下落到錫安的眾山……」

講述了合一的事實後,詩人接着用兩個比喻形 容這合一的美善:好比上好的油;又好比黑門的甘 露。這兩個畫像,重點在於「聖油的潔淨」和「甘 露的滋潤」。2

  1. 第一個畫像:聖油的潔淨(2節)

……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2節,和 合本),這情景是指大祭司被膏立接受聖職(出二十九7;利八12),那是以色列人合一的象徵。因大 祭司在胸前帶着代表十二支派的胸牌,他代表着百 姓 來 事 奉 神 。 而 這 裏 的 「 貴 重 」 , 在 原 文 與 第 1節 所用的「好」字相同,是「上好」或「珍貴」的意 思。

初讀之時,對這個畫像有點摸不着頭腦。有兩 個問題:貴重的膏油從亞倫的頭,流到鬍鬚又流到 衣袍的領口,如何表達又好又美的圖畫呢?另外, 它與和睦合一有甚麼關係?

細想之下,亞倫被膏立的景象一點都不美。試 從表面來看,那甚至有點狼狽不堪的感覺。頭髮、 鬍鬚與聖袍都弄到髒兮兮的,美在甚麼地方呢?但 詩人說是美,是基於這場景背後帶來的意義。

請 問 : 當 一 個 人 接 受 洗 禮 從 水 中 上 來 , 全 身 濕淋淋地十足一隻落湯雞,美不美?可以說既「不 美」又「美」!「不美」是外表不美;「美」是因 為它背後的屬靈意義:是與主同死同埋葬,一舉一 動有新生樣式的表徵。亞倫被膏立時的美,是同樣 道理。

另外,亞倫的油「流到鬍鬚又流到衣襟」與和 睦在一起有甚麼關係呢?

首先,亞倫被膏立,是代表着十二個支派,他的大祭司禮服胸前,有一個胸牌,有十二支派的寶石在其上。聖油澆在他頭上,表明神的恩典將他潔淨並分別為聖。亞倫是有罪的人,必須有聖油的膏抹、潔淨才能擔任聖職,它同時象徵着以色列人整體也在其中被潔淨,聖約群體才能真正和睦地齊在一起!

可以用「從一而眾」來形容整個過程。從新約的角度看,膏油代表聖靈的工作,我們要「竭力保 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因為合一由聖靈而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納粹黨統治下的德國,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開辦了一所地下神學院,老師與二十五位學員共同生活在一起。他們生活的經歷後來由潘霍華記述下來,並參照聖經的真理寫成《團契生活》一書。書中最後一章說明「彼此認罪」的重要性:「一個人若要和自己所犯的罪獨處,那真是孤單透頂了。儘管信徒有共同的靈修、共同的禱告,在服事中有交通,可是仍然會處於孤單。他們未能作最後突破而享有真正的團契,是因為他們雖然彼此有團契,可是卻是以信徒或敬虔者的身分參加,不是以不信者、罪人的身分。……在敬虔者當中突然來了一個真正的罪人,是會叫許多信徒驚惶失措的。所以我們只好和自己的罪獨處,只好撒謊,只好假冒為善。但我們其實是罪人啊!」3

要和睦共處,同心同行,其中一個祕訣是承認自己有軟弱、不完美。然而,因着聖靈的感動、聖油的潔淨,信徒可以相互認罪、包容接納,這種和睦共處不是虛擬的憧憬,乃是實際生活的體驗。

B.第二個畫像:甘露的滋潤(3a節)

現今聖地的「錫安山」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西 南方,在古時是在耶路撒冷城內。「錫安山」亦可 以泛指耶路撒冷。

「黑門山」是在以色列北部,海拔九千多呎, 是以色列地最高的山,同時是約旦河的源頭。在乾 旱的巴勒斯坦地,水是滋潤大地所不能缺少的,植 物需要雨露才能存活,有水就有生機。水不單代表 着生命和繁榮,更是神恩惠的明證。

「錫安山」則是海拔只有二千餘呎的小山丘。 若從地理環境看,從黑門山到錫安山之間,距離約 200公里,相當遙遠。「黑門」的「甘露」如何可以 下落到「錫安山」呢?

我們不必擔心黑門的雨露如何實際地下落到錫 安山。4 因為它可以是一種象徵性的表達,想像到 北面的水源如何滋潤以色列全境,甚至沛降在錫安 山,使聖城得到豐足。這個象徵性的用法,要指出 聖約群體的合一,能帶來極大的滋潤與活力。

可以用「由北到南」來形容整個過程。說明那 些富有的,要分享給沒有的。從新約的角度看,保 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與第十四章描述聖徒在基 督的身體裏互為肢體,生命彼此結連,藉着彼此相 關與相顧,體面的肢體照顧不體面的肢體,強壯的 肢體扶持軟弱的肢體(林前十二23),因而產生極 大的生命力。

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有磨擦衝突,關係有 時也會枯乾或硬化,需要從神而來的滋潤。而當神 的福氣降臨之時,帶來的合一是具有滲透性的。

合一是教會興旺成長的要素,和諧是在增長之 前,合一就是力量。信徒同心合意,才可以興旺福 音。紛爭的教會是給魔鬼留地步,將力量分散於不 必要的爭論與爭鬥中,哪能有長進?

三.  福氣降臨(3b節)

重譯:「3b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了的福氣—— 就是永遠的生命。

「在那裏」可指錫安眾山,更是指第1節弟兄齊 在一起的聖約群體。

這篇詩中「下落」一詞在原文出現了三次,兩 次用於貴重的膏油「下落……」,一次用於黑門的甘 露「下落……」,再配合第3節下半節强調的「耶和 華所命定的福」,表明是神作主動,是祂所賜的永 遠的生命,傾倒在合一的聖約群體中。5

我 們 討 論 過 屬 世 的 「 五 同 之 誼 」 , 現 在 讓 我 們 同 時 看 屬 主 的 「 五 同 之 誼 」 , 那 就 是 : ( 1) 同 宗——即 同 宗 於 天 上 的 父 , 具 有 屬 靈 的 「 血 緣 關 係」,同稱呼神為「阿爸父」;(2)同體——即同 屬於基督的「身體」,同有一個生命,彼此相關與 相 顧 ; ( 3) 同 道——服 膺 在 同 一 個 真 理 的 標 準 之 下,在真道上彼此建立;(4)同心——我們同有一 種心態,「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在不同意見中 尋求和諧一致;(5)同仇——我們同有一個仇敵, 是空中掌權的惡魔,我們必須站在同一陣線,同仇 敵愾,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

結語

屬 靈 的 相 交 並 非 易 事 , 乃 須 要 付 上 代 價 、 放 下自我,方能達成。合一的特質,必須藉着聖油的 潔淨與甘靈的滋潤,從一而眾,由北到南,實踐在 相交的群體中。這種合一的美景,是何等令人羨慕 又何等蒙福呢!這不是外表的友善,而是從信仰而 來,有諸內、形諸外的彰顯。

要達成這種合一的美景,信徒須要在神面前立志。首先,要立志靠主做一個願意與人和睦的人, 就如聖經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十二17-18)放下自我,靠着聖靈,融入在屬靈的團契中。

再者,要立志靠主做一個「受傷的醫治者」(A wounded healer)6。在人與人相處的經歷中,相信每個人都曾被別人傷害過。不要因為自己曾經受傷,就認為別人亦必須受同樣的遭遇。要靠主擺脫苦毒,成為負傷的醫治者!支取從信心而來的力量,活出聖潔和能滋潤別人生命的人。

附註

1 范甘麥倫著:《詩篇》(下),潘秋松、邵麗君合譯(美國:麥種,2008/2010),頁1649。  A. A. Anderson同樣認為詩一三三的背景是聖民到耶路撒冷朝聖(Psalms 73-150, The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3], 885)。Allen認為本詩是暗用申命記二十五章5節,說明弟兄同居,當哥哥死去,弟弟要娶嫂嫂,代兄長傳宗接代。若有這樣的意思,相信是要藉此說明到耶路撒冷朝聖的群體,不單是因為同族,更因為在同一個聖約下的和諧景象。參Allen, L. C. Psalms 101–15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21, revised (Dallas: Word, 2002), 279。

2 因此,這裏明顯是兩幅畫像。Dahood認為這裏的膏油與甘露,是希伯來文與烏加列文常用的一對,參創二十七28、39。參Mitchell Dahood, Psalms III, The Anchor Bible 17A (New York: Doubleday, 1970), 251-252。

3 潘霍華著:《團契生活》,鄧肇明譯,重編修訂版(香港:基督教文藝,1999年),頁121。4 Dahood, Psalms III, 252.

5 Derek Kidner, Psalms 73-150,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ies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75/1996), 453.

6 “Wounded Healer”(受傷的醫治者)一詞是Henry Nouwen 的用語,意指一個曾經受傷或跌倒,後來靠主恩典得醫治重新站起來的人。我們可用我們受傷的經歷去醫治別人。


逆向思考──換個角度看人生

引言

法國文豪大仲馬在他的名著《基度山恩仇記》中,描述在法國馬賽港一位水手愛德蒙鄧蒂斯 (Edmond Dantès),因被人誣陷而囚在死牢裏。經過十多年,他來一招偷天換日,神蹟般成功逃獄,後來更因找到寶藏而搖身一變成為富豪基度山伯爵。他立下斷絕情義、僅為復仇而活的宣言:「永別了,仁慈、人道和恩情!永別了,一切高貴的情操……現在復仇之神授權給我,命我去懲罰惡人!」後來他利用財富和權勢報復成功,卻同時發現原先所深愛的人,亦被自己深深地傷害了……

 

這種以牙還牙的人生觀,令世上不知多少人也像基度山伯爵般,讓仇恨在心裏變成了苦毒,蠶食鯨吞了自己的心靈,不能自拔。然而,聖經中有一個人,他的經歷與基度山伯爵相似,卻採取了另一種視角來看人生,他名叫約瑟。

創世記五十章15-21節,正好向我們說明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約瑟的哥哥們因嫉妒他得父親寵愛,將他賣給以實瑪利人;約瑟經過重重轉折,到了埃及。在埃及幾經痛苦與起跌,最終蒙神眷顧而成了埃及的宰相。他的哥哥們後來因為原居地饑荒,來到埃及糴糧,與約瑟相認。

約瑟初次與哥哥們相認時 (創四十五4-8),已告訴他們不要因為把他賣到埃及而自憂自恨,因這實在是神的作為,先差遣約瑟到埃及,為要保全各人的性命。但他的哥哥們沒有將約瑟的肺腑之言聽進去,他們認為約瑟在父親死後,必定會伺機報復。

一. 摒棄以牙還牙的人生觀 (創五十15-17a)

15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着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16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17『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

從上引經文可看到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態,是世人常有的反應。這種屬世的人生觀有甚麼特點呢?

A. 面對犯罪的惡果,心中有愧 (15節)

第15節記述:「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着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當雅各的葬禮完畢之後,約瑟的哥哥們知道他們唯一的保護傘沒有了。他們認為約瑟對他們好,只因看在父親的面上,現在父親死了,便害怕約瑟會翻舊賬,嚴厲地對付他們。

人在得罪別人之後,自己又處於劣勢之時,最容易會感到害怕、恐慌、疑惑,不敢信任別人,然後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而且,人的本能是不讓自己與所厭惡的人在一起。但當所厭惡的人勢力龐大,不得不去面對他,便想辦法與他妥協。約瑟的哥哥們正是存着這樣的心態,他們不想面對約瑟,但又因為懼怕約瑟的權勢,不得不先打發人去見他。

B. 不願意正面請罪,承擔己過 (16a節)

第16節上半節說:「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打發人」是請人傳話的意思,東方人經常用間接的方法去應付比較敏感的事情,這反映出約瑟的哥哥們不敢正面去見約瑟;面對昔日的過錯,更沒有「負荊請罪」的勇氣。

C. 在求饒時,盡量用對自己有利的言詞 (16b-17a節)

約瑟的兄長打發人去對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16a-17b節)這是用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雖然父親的保護傘沒有了,但父親的影響力還在。他們便想借父親的名義,希望約瑟看在父親的面上饒了他們,甚至將父親也放在求饒恕的一方。到底雅各在臨終前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呢?聖經沒有記述,現在真是死無對證。1 他們的行動完全展現了世人處世的人生觀,是因罪性而來的表現。他們認為記仇與報復是人性自然的反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摒棄了這種報復心態,那才是不正常的。

曾有一對夫婦,因為自己五歲的小女兒被不具醫護資格的人打了幾針葡萄糖、抗生素,又遭到醫生錯判,延誤治療的時機而死去。這對年輕的夫婦在極度傷心下,先生花了九年時間打官司,將相關的法律條文背得滾瓜爛熟,並且誓言官司未了永不剪髮。九年下來他的頭髮已長到及地,他甚至辭去了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打官司。太太也結束外面的工作,在家作裁縫,勉強維持生計。有人問他們為何不再生一個孩子,繼續過正常的日子呢?他們說,孩子的死已使他們不願再生孩子!

中國人的一貫文化,從武俠小說中可以看見:牢記別人的罪過,傳承仇恨,寃寃相報,不知何時才了。這樣你一來、我一往的發展下去,難怪這世界如此醜惡、如此悲苦!然而,我們若換個角度看,用逆向的思考來面對人生的種種際遇,也許會很不一樣。

二.展示以德報怨的人生觀 (創五十17b-21

17b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18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 19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 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21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

約瑟卻沒有用以牙還牙的人生觀對待他的兄長。他回顧自己的一生,看見神的帶領,他從神的角度看事情,沒有懷恨在心。他能坦然地面對自己、面對兄長,因為他能坦然地面對神。約瑟所展現的人生觀,包括存着一顆單純的心,不讓自己代替神成為審判官去審判別人,卻以神的美意取代了人的惡意,從更高的層面作出饒恕人的行動。

A. 存心單純,不藏詭詐 (17b節)

第17節下半節帶出逆轉的情節:「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約瑟是容易流淚的人,在創世記的記錄中,他已經哭了六次,現在是第七次。2 約瑟為甚麼哭呢?

原因一,約瑟是性情中人,這由創世記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他少年時將夢境的內容直率地告訴父親和兄長們,卻引來哥哥們的憤恨、父親的責備 (創三十七5-11),可見他是個直率、沒有心計的人。

原因二,他大概見到兄弟們因過去傷害過自己,如今即或自己表明不計前嫌,但對方仍然猜疑與不信,因而心裏傷痛。

原因三,約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哭,正好反映出他有着良善的本性。因為他如今位高權重,要對付已往傷害過自己的人易如反掌。但在報復的良機之前,約瑟不笑反哭,可以看到他存着一顆單純善良、與世無爭的心靈。

《讀者文摘》曾刊載英國著名作家吉百齡先生一篇名為「假若」的文章,筆者將他的話稍作改編如下:

假若舉世倉惶失措,人人都怪你,而你能保持冷靜;

假若舉世見疑,而你仍能相信自己,能原諒他們的懷疑;

假若你能在受毀謗時不以牙還牙,被恨時不怨天尤人;

假若你能面對勝利和慘敗,把這兩個騙子一視同仁看待;

假若你的敵人或你的摯友都不能傷害你……;

……你將是個堂堂的男子漢。3

約瑟的確是一個堂堂的男子漢,且具備屬靈君子的風範。

B. 承認人無法代替神 (18-19節)

第18 -19節加強了情節的逆轉性:「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約瑟的哥哥們說他們是約瑟的僕人,但約瑟卻說:「我豈能代替神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豈是神呢?我怎麼能站在神的位置來作審判官呢?」約瑟謙卑地活在神面前。

約瑟當時雖然可以操兄長們的生殺大權,但他不願意取代神的主權,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審判官是神,只有祂才可以作出最終的裁決。

C. 換個角度看人生 (20節)

到了第20節,情節達到高峰:「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與創世記一章4-31節神在創造天地時的「好」遙遙呼應,說明神的旨意都是美善的。4人的惡意可以成就神的美意,所以約瑟能勝過仇恨,不以惡報惡。

約瑟是一個摸到神心意的人。然而,這背後有一段心路歷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在甚麼時候開始摸到神的心意呢?

從約瑟給兩個兒子取名,可以看見這改變的開始。他生長子時給他起名叫瑪拿西,寓意是神使他忘了一切的困苦和他父的全家(創四十一51)。人受了冤屈苦楚,要「忘記」十分困難,約瑟說神使他忘了,是經歷了從神而來的釋放。約瑟生次子的時候,給兒子起名為以法蓮,寓意是神使約瑟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創四十一52)。他認定神使他在受苦之地昌盛。

再者,他從神的護理的角度去看整個事件。約瑟回顧雅各家在迦南地的時候一共只有七十人。若不是神先差派約瑟先到埃及來,他們可能會因饑荒而餓死,那麼就不能繁衍下去。神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應許與約言亦會落空。他從神的觀點看事件,進而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他的下坑、被賣到埃及、下監,這一切在人看來是不幸的際遇,都是出於神的安排與護理。神預先作出準備,祂有一套計劃,而且祂的計劃不會出錯,是出於祂美善的動機,要成就最大的好處。

人只有明白自己是在神的旨意下受苦,才不會感到這些苦是白受的。因為順從神,我們更知道祂的旨意,明白每一步都有祂美善的帶領。俗語云:「人生如戲」,每一齣與另一齣之間如同「連續劇」,而導演就是神自己。造物主手中的劇本極為複雜,而每個人所經歷的情節都是經過祂精心設計,並非偶發的事件。約瑟的兄長們雖曾惡意加害於他,但約瑟不從一己的角度看所遭遇的一切,處處尊神為大,相信神在背後主導和掌管,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要知道,許多時候我們的人生無法得到解脫,並非因為身邊有一些可惡的人,而是因為內心不願放手、不願釋懷,遂讓心中負面的情緒興風作浪。這時,若要得到釋放,你必須調整自己的人生觀,認定那些讓你咬牙切齒的可惡者是神所安排的,藉着他們你更能認識自我,在困境中看透人生的意義。而反擊那些可惡者的最上乘心法,就是「改造自己的心靈」,心意更新變化。

D. 用愛仇敵的行動,去改變環境 (21節)

在第21節,約瑟進一步對兄長們說:「『……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約瑟在明白神的心意之後,不但安慰他們,更答應以自己身為埃及宰相的權柄,保護、供應他們,讓整個民族能繁衍下去。

約瑟雖然活在舊約時代,但他早已活出耶穌的教導,並且用生命去示範。舊約律法中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律例,在耶穌時代也常有以之作為不正確地採取報復行動的依據,故此耶穌說出天國子民的更高的道德律:「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太五38-39)耶穌告誡門徒不要追隨一種寃寃相報的生活形態,反而要「愛你的仇敵」(太五43-47),建立一個以基督的愛去對待別人的更高尚的人生觀。

基督信仰指出,一切與惡對抗的行動,不過是對惡的投降,因為「以惡抗惡」、「以暴抗暴」只是對罪惡的複製。對別人的惡行必須用救贖性的愛去應對,才是基督信仰的精義。以愛來行動是對暴力最深的克服,讓行惡者有救贖性的羞愧,進而因羞愧而脫離罪惡。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說了一句非常偉大的話,將基督信仰的精髓,以及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表露無遺:「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二十三34)林語堂在他的著作《從人文主義回到基督信仰》中,把耶穌這句話評為「世界上最美的一句話」。

饒恕的道理並不容易。但約瑟與耶穌基督都為我們留下榜樣,去饒恕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人。

結論

我們當如何根據屬神的觀點去饒恕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家人、親友或同事呢?有幾件事是可以做的。 當持定屬靈的人生觀。認定一切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有神的允許,是神的護理與安排。 然後,認定我們身旁的人不是我們的仇敵。他們只是在無知的情況下被魔鬼利用,成為魔鬼手上的棋子。 寧可讓步,放下權利,聽憑主怒。不要將事件放在我們自己的手上,應聽憑主怒。 用神的愛主導人生。放下前嫌,挪去苦毒。若是可行,要主動與人和好,重修關係。

附註

  1. 鄺炳釗在他給創世記的註釋中,提出四個理由說明雅各應該沒有講過這樣的話:(1) 創世記沒有記述;(2)聖經鮮有一個人求另外一個人去饒恕第三者;(3)創世記沒有提及約瑟的兄長惡待他;(4)約瑟的哥哥們在創三十七欺騙父親說約瑟死了,到約瑟生平的結束,再次記述他們欺騙約瑟,作為首尾呼應。參鄺炳釗:《創世記》(卷五),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 1999, 2013),頁372-373。
  2. 參創四十二24,四十三30,四十五2,四十五14-15,四十六29,五十1,五十17。其中的創四十五14-15節,因在同一個場合中為兩個不同情況而哭,可算為兩次,如此則共有八次。
  3. 改編自著名作家吉伯齡(Rudyard Kipling)膾炙人口的名詩〈假若 〉(“If”)。這首詩除了多被人引述外,亦曾被製成了禮品牌。
  4. John H. Sailhamer, The Pentateuch As Narrative-A Biblical-Theolog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2), 239.

美的創造

我們可從甚角度來理解人有神的形象「神的形象」是指甚麼?這對我們在教會中,涉及藝術創作的事奉有何啟迪

畫家梵谷說:“現在已經很晚了;早晨五點鐘我要出發去畫畫。我每天都累得要命,因為必須穿越老遠的荒原!因為人需要天地萬物,也需要圖畫。”難怪他給同樣像他醉心於繪畫藝術的弟弟的信中,有以下這樣的話:“你要多出去走走,保持你對大自然的愛,因為這是深刻的理解藝術的正路。畫家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並且教導我們欣賞她。誰要真心熱愛大自然,誰就能隨處發現美。”

 

德國著名的包浩斯設計學院,有句座右銘:“造型須助功用和機能”,即好的產品該美麗而實用的,而且主張造型要明快,沒有累贅的部份,主張將“美”帶進生活的用品裡,使生活加添偷快。

聖經一開首,不是說上帝是怎樣的;而是說明祂做甚麼,多次談到“祂創造”,談到祂所創造的“好”、“美”、“佳”;其中有一節更說:“甚好”。其實,“美麗而實用”、“造型俐落有韻律”都是上帝創造的原則;正如創世記2:9說的:“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真正有創作力的人才可以產生“各樣”,有美感才可造出“悅人的眼目”的東西,有豐盛的恩典才能使物質具備“好作食物”的營養。上帝是一位富於美感和智慧的創造主。這設計正是現代美術設計者的藍本。正如:椅子的設計要美觀又合體型(舒適);雞蛋的線條、色澤和質感的美感可愛,卻又因其尖端較堅硬,可抵受撞擊而顯出匠心獨運的物理智慧。此外,上帝使人在閉起雙目時,能在黑漆的內眼中,看到相對色的光點,以減低因凝視某強光而有的疲倦,這就是補光作用,何等美妙!

在創世記1:26-28更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人擁有上帝的形象,在世上完成上帝所托負的使命。甚麼是上帝的形象?根據上文,上帝的形象可以理解為:

1. 語言的創作:互相有溝通,心靈的交流與愛的契合;
2. 藉綜合和分析的能力,代表上帝治理大地,為動物命名,為病毒命名,為心理狀態命名等;又藉各方面的活動創造各式各樣的文化;
3. 生養眾多,生是創作(造)。

生產後要教養更是創作。當然我們知道,人類的文化一直被罪所污染,但正因如此,我們更要以上帝所賜的創作力去改造文化,締造合上主心意的文化環境,以完成祂給我們的文化使命。

要認識藝術與教會的關係,我們必先要認識三一上帝對人的愛和服侍。約壹4:19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太20:28指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約16:13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三一上帝的愛無不豐富多姿,豐富多姿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分別善惡樹與生命樹的文化

為什麼上帝好像害怕人能分辨善惡這似乎很不近人情難道「叫人能分辨善惡」不是祂造人的其中一個目的嗎

創世記記載始祖犯罪,他們罪在何處?

無論在社會的非基督徒群體,抑或在教會/ 基督徒的群體,有一種文化非常流行,那就是「分別善惡樹」(或叫做「知善惡」)的文化。分別善惡的文化是什麼?有什麼特色?

 

分別「善惡」的「善」是以上帝看為好的善來理解,「惡」是以上帝以為不好或惡來理解;所以分別善惡是上帝的獨有本性,是指出上帝有百分之百的自主自決權的屬性。因此,人要吃此樹的果子是想能像上帝有創造主這樣的獨有的「分開/決斷」的主權—將光與暗分開,將空間以下和以上的水分開,將水與地分開,將物種的類別分開,將男女的性別分開等;人極盼望能做上帝,所以魔鬼說:「因為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5)而上帝也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22)

「善惡」是法律上的用語,如法官經過考慮,斷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就是知道善和惡的意思,如上帝祂所造的甚是美好,以及判斷那人獨居不好。

總言之,這分別善惡的知識落在人手裏,只能是一種獨斷,離開以上帝為最高的判決者(Judge)而只按著己意作決定,並且置自己的被造本相於不理,更不理會上帝和祂將自己啟示在人生中的地位,造成了一個只以自己的意思、自我欺騙、自我滿意為中心的心理和行為。總之是以「我對你錯」作為一切的標準。這是一條死的道路,因為人離開了上帝就不能行生命的路。「我對你錯」的文化就是論斷(Judgmental)的文化,也可音意雙譯為「窒住盲堵」的文化。

1. Judgmental:論斷的、「窒住盲堵」的文化特色

亞當夏娃開拓了這個我對你錯的文化,叫全世界陷在其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都是我對你錯─男人說,是女人給我吃,而且是你造的女人的錯,因此是上帝你錯;女人說,是你造的蛇給我吃,所以又是上帝你錯,堵著上帝的命令和心意。是聖經告訴我們當人類社會,落在「分別善惡」的「我對你錯的分界關係」時,自然的結果是害怕和厭倦上帝,害怕和厭倦人,造成這兩個關係的破壞;此外,亦害怕承認和面對自己的錯,由此而只採取逃避的態度,並學曉以自欺來繞過自己的惡,掩蓋自己的錯,而將別人放在惡和錯的那一邊,形成一種看任何人和事,都以「判人於死地」的態度來處理;甚至與上帝的關係都是我善你惡,為何要聽你的話,你的話一定對嗎?懷疑上帝而不認識自己,這就是Judgmental,就是「對人對上帝對己,採取窒住盲堵的行徑」,阻礙並盲目地堵塞人的表白,叫人叫神被拒於千里之外。

從這論斷的作風和行為,必然產生兩種對人對神的生命表現:Antagonistic,對抗性(音意雙譯為壓根兒來樹敵);Repulsive:易拋棄。

2. Antagonistic:對抗性(壓根兒來樹敵)

人類的第一個家庭,以及人後來的發展,都將上帝給我們的恩賜恩典用在不當的地方,特別是人與人之間同情共感心靈相通的能力,互相守望及對此關係的防衛能力,勇士的戰鬥能力、防範外人破壞的能力等,這些都不用在面對撒旦上而是用於對付自己人。另外,又例如對美麗和知識的敏銳觸覺和渴望,卻成為為自己情慾服務的獨斷自大的行為。

在教會、機構如此,在家庭也如是。當一個群體活在這種論斷的文化中,人的感情會只收藏不外露,整個群體的氣氛就相當冷漠,相當冷酷,失去彼此的信任,失去活力,只有彼此壓制;更甚者就是出現令人反感的質素─律法主義,自以為是(因為沒有親密關係的互相勸誡,個人主義抬頭,並唯我獨尊),種族主義,階級主義,山頭主義,虛偽自恃─造成另一種更糟的文化,就是Antagonistic的文化─壓根兒來樹敵的文化。

3. Repulsive:易拋棄

人犯罪後,對上帝為人所定的位份排斥和拋棄,亦不曉得幫助別人成就其位份,甚至對最親近的人也予以排斥。本來上帝的心意是:「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後來是「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世記3:16)「戀慕」原文有「慫恿去犯罪」之意(urge, impulse,創世記4:7 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家庭中,女人想居於領導地位,而不是處在伙伴的關係上;男人亦不以彼此為肋骨的關係相處,卻要管轄女人。人類文化從家庭文化而起,家庭中夫婦關係落在repulsive 的境況中,整個社會、世界也是如此。

我們在主內,生命的目標不祇是為主作大事,更是遵照主的吩咐,學習彼此相愛,彼此欣賞,彼此鼓勵,以致我們的生命更趨成熟,真是有生命的內裏更生,這才是真事奉;並叫人因此認得到我們是主的門徒。在這個學習的環境中,我們有否不彼此排斥?彼此本來互為主內弟兄姊妹,我們是否趨於內向,將人可以接觸到我的路徑封閉起來,以免受到操控或傷害?或是我們在豎立一座堅固的石堡去抗拒別人的愛,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別人亦不可愛?

生命樹的文化

若果我們是吃生命樹的果子就不同了,吃生命樹上帝的命令,是順從上帝的表現。一個群體活在順從上帝的文化中,是看到生命的來源是創造主自己,祂掌管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生命的主人,我們任何的好處和善都是來自祂;我們的好處和善亦遠遠不能與上帝相比,那麼我們一切的目光,當不再以我對你錯、我善你惡的分野作為立足點。

上帝所造的果子悅人眼目,亦可用食物。悅人眼目不是罪,但若都不幫助我們藉美來看見上帝的能力、恩典和愛,單為滿足自己,這就是罪;悅人眼目的讚美,成為悅人眼目的情慾,就是罪。

總得記著:每當信仰被視為一種權利,或是一把量尺時,我們便與法利賽人同夥,而恩典則輕輕溜走。


邁向神所定的成長藍圖

孫德生牧師(Oswald Sanders)的著作《神的門生》,講述聖經中多位偉大人物都在神的學校裏學習,雖然所修的課不一樣,每個人卻都要用一生去完成神給他們的功課。
一般人在讀完高中、大學或研究所後,大多會覺得自己的學習生涯告一段落,應該另有計劃。然而,在人生大學、社會大學中,和在神的屬靈學院裏,其實還有很多寶貴的功課可以學、值得學、應該學。就如舊約中的先知以利亞,神在他身上有特定的藍圖與計劃,要訓練他去承擔時代的使命。但在他能承當重任之前,必須在神所設的學院裏接受造就。

基立溪學院
以利亞剛出道,就義正辭嚴地向惡名昭彰的亞哈王宣告神的心意:「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十七1) 這句話似乎是向亞哈王下戰書,預備跟他對決。神卻峰迴路轉,吩咐以利亞說:「……你離開這裏,往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旁。你要喝那溪裏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裏供養你。」(王上十七2-4)
神要以利亞藏身在基立溪,因為有功課要他學習。「基立溪學院」的主修課,是如何在肉身需要短缺時,學習信靠與順服神。神吩咐烏鴉叼食物來,你若是以利亞,會認為這樣的安排妥當嗎?烏鴉喜歡吃死屍或腐肉,屬不潔淨的鳥類,怎可作為神的使者呢?牠們可靠嗎?今天來了,明天會再來嗎?會繼續來幾天呢?神差派烏鴉供養以利亞,實在出人意表、匪夷所思!
早年在香港讀神學院期間,同學們沒有足夠金錢應付基本需要,都是憑着信心讀書和生活。在缺錢時,有時候會發現在枕頭下、被褥裏,或聖經內出現裝有金錢的白信封,我們稱它為「白烏鴉」。這些「白烏鴉」印證了神的信實與美善。
以利亞在基立溪過了一段日子, 但好景不常,因為沒有降雨,溪水快要乾涸了。(十七7)就算烏鴉繼續叼餅來,沒有水喝亦是難以生存的。眼看基立溪的溪水漸漸乾涸,以利亞必須用更大的信心走下去,在信心的功課上更上一層樓。在人生路上,我們屢屢經歷着基立溪水位降低、水流持續減少的情形;當資源用盡,前路茫茫,不知道下一步該怎樣走的時候,你會怎樣想呢?是否會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或竟認為神已經將你放棄?信心最強的人行到絕路盡頭,相信亦不能像不倒翁或超人一般,處變不驚而完全不受影響吧!以利亞在基立溪的日子結束,神指示以利亞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接受第二階段的考驗。
空罈研究所
在「空罈研究所」, 同樣要學習信心與順服的功課,只是切入點不同。西頓的撒勒法是外邦人之地,且是王后耶洗別的父親西頓王統治的地方。神要以利亞去那裏,豈不是要他自投羅網嗎?更有甚者,神竟吩咐他去投靠一個寡婦。你若是以利亞,可能會說:「神啊,你不是開玩笑吧?沒有搞錯吧?」但以利亞還是聽命去了。
在以色列地, 寡婦是接受救濟的對象, 這寡婦是在以色列聖約團體之外的人,簡直是一貧如洗。以利亞既知道這就是神為他預備的人,便對窮寡婦說:「求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又吩咐她: 「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 十七11) 寡婦猶豫地無法答允,他又說:「先為我做一個小餅!」(13節)這種要求若是發生在今天,以利亞必定會被認定為是自私自利、以敬虔為得利門徑的假師傅。然而,以利亞不敢違逆神的吩咐,在可能被誤解的情況下依然順服無違。
寡婦已是窮途末路,瀕臨餓死的邊緣,正準備與兒子吃最後一頓飯(10、12節),從她的語氣可聽出她是何等絕望!她明知資源極度短缺,自己無能為力。以利亞卻奉神的命告訴她:「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裏的油必不缺短」(14節)。寡婦被以利亞的信心感染,「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15節)。她的信心值得誇獎,因為她確是「捨命陪君子」啊! 但正是因為她充滿信心的這一步,接下來他們都經歷神不間斷的供應。
信心與順服的根基——神的聖言
神安排烏鴉和寡婦供養先知,兩者在常人看來根本沒有可能。然而,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有時候,神讓烏鴉將食物送來,我們只須等候;但有時候,神要我們走出去,去遇見祂所預備的寡婦。而且,人不必向烏鴉開口求助,牠是神差派來的;寡婦雖然同樣是神差派而來,卻要開口向她求助。 請問:「你若是以利亞,你認為兩次信心的考驗,哪一次比較困難呢?」
其實, 我認為兩次都不容易。烏鴉是一種不通人性的鳥,他怎能按時按候叨餅與肉來給以利亞呢?寡婦是一個死了丈夫、斷了經濟來源的婦人,又憑甚麼去供養以利亞呢?然而,若然要我選擇,我會認為第二次更困難。烏鴉的供應不涉及面子問題,我的責任只是等候牠來。我若沒有對牠說聲「多謝」,牠亦不會介意。然而,向一個寡婦求助,實在有點過意不去。而且身為先知、一個男子漢、一個屬靈人,又怎能開口要求一個窮寡婦供養?
以利亞先後兩次都按照神的吩咐去做了,因他深刻明白成全神使命的要訣,就是「無論有多困難, 必要按照神的吩咐去做」( 王上十七2、4、5、8、9、14、15)。以利亞的信心是從哪裏來的呢?他的信心是從神的話語而來,是在神的話語上抓緊神!
亨利馬太說:「活潑的信心,在得到神的應許以後,能立刻發出讚美和感謝。雖然應許還沒有實現,但他知道神的支票和神的現款是一樣好用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也說:「基督徒的信心是孤注一擲地押在神的信實上。」信心必須根據神的話,一定不能離開神的話。
邁向神所定的成長藍圖
神對以利亞的一生有一幅藍圖; 神給他訓練和使命,因此有一定的時間與計劃:祂知道甚麼時候會再次降雨,甚麼時候會供應斷絕,「直到……的日子」(14節);更知道甚麼時候他可以完成信心的課程,開始他的事奉。
「聖言資源中心」由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已經歷了十一個年頭。我們創辦的宗旨,是希望藉着教導研經與釋經講道,讓信徒個人以及教會整體, 回歸到神的聖言上。開始時, 我們向神祈求給予十年的時間,並用忍耐與等候的心去灌溉、培育,讓它按時生長。感謝神,我們看見它發芽、茁壯,因為神差遣了不少「天使」(我不敢稱他們為「烏鴉」),帶着神的供應與祝福,經常出現在我們身旁。
從基立溪到撒勒法, 都是神供應的地方,但同時也是人用信心去經歷神的地方。神繪製我們生命中的藍圖,是要我們在循序漸進的各個階段,經歷更多的功課與神蹟。最重要的是跟從主的腳蹤前行,只要是出於神的話語或主的吩咐,就義無反顧地聽命前行。
我深信神為「聖言」預備的藍圖,將繼續次第展開。我們已看見它的卷首,接下來,我們的責任是用信心一步步地走,一段段地學習,以期在未來十年中,更深地經歷神第二階段的作為與鍛練。


太六1-18 十步釋經研讀

第六步:歸納總意
A. 經文的基本意義
這段經文顯然分為四個段落( 1、2-4、5-8、16-18節),討論的課題分別是:總括用語(1節)、論施捨(2-4節)、論禱告(5-8節)、論禁食(16-18節)。所強調的是:不可故意行在人前,以博取人的稱讚;乃要行在暗中,以討天父的喜悅。

耶穌的重點不在於是否要做這些事或所做的是甚麼事(what),乃在於如何做(how)及為何要做(why)。那些到處炫耀自己外表虔誠的人,他們得到人的讚賞,亦是他們全部的賞賜。相反地,那些在暗中活出善行的人,因為他們只為要取悅神,最終必得天父的賞賜。
在論禱告的一段中,加插了主教導人的祈禱文(9-15節),間接地校正當時的人對禱告的錯誤理解(7-8節),並指出合神心意之禱告的內容必須以神的事為優先,然後,生活所需將會得神的供應與照顧。

B. 經文結構與大綱(經過解釋之後的大綱)
一. 總括用語:(1節)
你們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
二.施捨的時候(2-4節)
不可……;要……
三.禱告的時候(5-15節)
1. 不可……;要……(5-6節)
2. 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7-8節)
3. 禱告的範本:主禱文(9-13節)
4. 饒恕與被饒恕(14-15節)
四.禁食的時候(16-18節)
不可……;要……f


從啟示錄看末日嚴峻的災難

引言
根據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九日法新社報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Nebraska) 一位議員錢伯斯,在同月十四日向當地法院提出一宗訴訟,要求針對「最終裁決者──神」來作出判決。因為祂「引發恐怖洪水、驚人地震、可怕颶風、駭人龍捲風、致命瘟疫,以及其他種種災害。」他請求法院「發布永久禁制令,下令被告停止以上有害的活動以及製造恐怖威脅」,以免無數民眾再受影響。

由於神是無所不在的,故當地的道格拉斯郡地方法院對此案擁有管轄權;再者,祂也無所不知,所以法院無須針對這宗起訴案件對祂發出傳票。錢伯斯後來答覆地方媒體的訪問時說,他提出這項訴訟,是為了突顯近年美國各級法院出現許多無聊訴訟的現象。1但無論如何,災難愈來愈頻繁,災情愈來愈嚴重,確是我們身處的世界的寫照。
楊牧谷牧師曾說:「中國與荷里活描寫的世界末日都是很相近的:『天空灰濛濛,地上荒場處處,能源枯竭,水源染污,惡病流行,貿易停頓,社會則早已解體,大都會的高樓大廈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墓碑,人群四處流蕩,人人為了一瓢水一勺食,不惜大開殺戮;道德早成了失業的小丑,歡樂與憐憫是早被遺忘的情懷。』」2
創造宇宙萬物的神是否應為這些災難負起最終的責任呢?福音派神學中,有所謂「神命定的旨意」(prescribed will) 及「神允許的旨意」(permissive will) 的區分。「神命定的旨意」表明神是事情的第一因;「神允許的旨意」則表明神並非第一因。但二者結果都會成就「神最終極的旨意」 (sovereign will)。我們可以說,這些審判性的災難,是在「神允許的旨意」下臨到世界,引進歷史的終局。而最能清楚刻畫出這些災難的目的與情況的,莫過於聖經最後的一卷──啟示錄。
講解啟示錄最普遍的方式是逐章逐節進行。每一章一講,用二十二堂方可完成。對於主日講壇來說,可算十分冗長。另一種則用重點式講解。先用六至七堂講「啟示錄中無比的基督」,分題包括:「榮耀無比的基督」(第一章),「教會的元首基督」(第二至三章),「被殺的羔羊基督」(第五章),以及「再來的君王基督」(第十九章)。接著可用三至四堂講「啟示錄中善惡之爭」,闡釋啟示錄中間的審判與災難部分(啟六至十八章)。最後用三堂講「榮耀的終局」,處理啟示錄第二十至二十二章,作為結論。三個系列共需用十二至十四堂,又在系列之間可轉換其他的講題,稍作區隔,讓會眾稍有喘息的機會。
本文主要論述啟示錄中間「大災難──善惡之爭」的部分。以七點敘述如下:
一. 災難來臨前夕,看見天上寶座
啟示錄第四章可稱為「寶座章」。約翰在仍未描述將來事情發生之先,先在異象中看見天上父神的寶座(啓四1-2)。「寶座」一詞,在啓示錄中出現至少39次,其中三次是「有聲音從寶座出來」。
斯托得用「七個介詞」說明啟示錄第四章中神寶座的中心性。3 有一位坐在寶座「上」(3節),是父神;「環繞」着寶座的是一道彩虹,好像綠寶石(3節),提醒神恩典之約(參創九8-17);在寶座「四周」有二十四個寶座(4節),坐着二十四位長老,代表舊約十二支派領袖以及新約的十二位使徒;從寶座「中」發出閃電、轟隆的雷聲(5節上),讓人想起西奈山的啟示;在寶座「前」有七盞點着的燈(5節下),是神的七靈;在寶座「前」有一個廣闊的空間,好像玻璃海(6節上),指出神的超越與神聖不可侵犯;在寶座「中央」與「四周」(某種形式的內圈)有四活物(6節下),他們遍體都滿了眼睛,晝夜不停地讚美至高偉大的神。二十四位長老亦加入在其中,一同宣告神配受敬拜,因為萬物按祂的旨意被造(9-11節)。
神在異象中讓人先看見榮耀的寶座,又在啟示錄結束時展示永恆的國度與新天新地,是頗具匠心的設計。這種三明治的結構,將大災難涵蓋在中間,表明地上君王的寶座有一天將會成為過去,神在一切逆境中仍然坐在寶座上為王,掌管地上的一切。這信息對於當時正在受逼迫的信徒來說,是一種深刻的安慰。
二. 羔羊開啟七印,揭示世界終局
啟示錄第五章可稱為「羔羊章」,它接續第四章父神的寶座,四周有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約翰又看見父神右手拿着書卷,書卷「裏外都寫着字」。古時候的皮卷有一面難以書寫,因此書卷很少裏外兩面都寫上字。「裏外都寫着字」,且用七印嚴嚴密封,表明信息十分重要。這書卷的內容在啟示錄十章7節可見端倪:「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祕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它明顯記述有關神的奧祕,是歷世歷代的人想要瞭解卻無法參透的。
誰配展開這七印嚴封的書卷呢?唯有那位曾被殺的羔羊──神救贖計劃的成全者耶穌基督。只有祂,配為世人開啟神末世啟示的奧祕,且配受一切受造物的敬拜與尊崇。「羔羊」在啟示錄中出現29次;除了一次用來形容從地中上來的獸(啟十三11),其餘28次都指向耶穌,是啟示錄中十分重要的鑰詞。啟示錄使用的「羔羊」(άρυίον)一詞,也與新約其他書卷所用的「羔羊」不同。
這「羔羊」站在寶座當中,「像是被殺過的」(6節),但現在又活了,明顯地指向耶穌的死與復活。主耶穌唯一帶回天上的人為東西,就是手腳上被釘的傷痕。啟示錄記述的一切,都建基於十字架的救贖(參五9)。沒有十字架,就沒有揭開神啟示之奧祕的鑰匙。
在啟示錄中,「神的寶座」與「神的羔羊」貫通全書。四章1節至二十二章5節所記述的事,都從「神的寶座」發出,而由「神的羔羊」執行。顯然,羔羊開啟書卷的第一印後,新的啟示就藉着每一印、每一號與每一碗的開啟,不斷地臨到地上。
三. 災難接踵而來,七印七號七碗
啟示錄中有三個連續性的災難——七印災、七號災與七碗災,它們重疊地出現:第七印的內容涵蓋七號;第七號的內容又涵蓋七碗。
當七印災的前六印逐一被揭開(參六1-2、3-4、5-6、7-8、9-11、12-17),一個個的災難就連續臨到地上。在第七印還未揭開之先,約翰看見有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每支派一萬二千人),他們接受神的印,是以色列的餘種,在地上為神作見證。可見在災難中仍有福音被傳開,人們仍有悔改得救的機會。另外,還有無數身穿白衣,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前來的人,他們顯然是教會信徒,神已擦去他們一切眼淚,使他們不用經歷地上大災難之苦。
第七印被揭開的時候(八1-2),立即引發七號災的第二輪災難。在前六災(八6-7、8-9、10-11、12-13,八13 –九12,九13-21)結束之後,在七號災與七碗災之間加入兩幕景:天使展開又封住書卷(十1-11),以及兩個見證人見證基督的再臨(十一1-14)。
當第七號災的號角吹響(十一15-18),第七位天使宣告神國度得勝的信息(啟十一15)。然後,再插入四幕景(十二1-十五8),包括:婦人與龍爭戰(十二1-17)、兩隻怪獸出現(十三1-18)、天上的新歌與鐮刀的收割(十四1-20)以及天上得勝的聲音(十五1-8)。
第七號最後引進最厲害的七碗災(十六1-2、3、4-7、8-9、10-11、12-16、17-21),這些空前絕後的災難,接二連三地來臨。正如耶穌所說:「……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太二十四21)
七碗災結束了神對地上的審判(十五1)。在一輪又一輪的審判過程中,災難不斷地升級,直到人無法繼續承受為止。
曾有人問愛因斯坦,第三次大戰將會用甚麼樣的武器。愛氏回答:「第三次世界大戰用甚麼武器我不知道,但第四次世界大戰所用的武器我卻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所用的武器,是回復到石器時代用石頭和木頭來製造,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戰況慘烈,摧毀了所有現代化設備,使人回到石器時代般的生活。」
愛因斯坦想像到現今世代人類戰爭可以造成可怕的摧毀;但啟示錄所論述的是神的審判。相信經過七碗災之後,給在地上的人留下的,差不多正是回到石器時代了。
四. 災難為是管教,盼引導人悔改
末日的大災難是神的審判,是在基督再來前的七年期間。那時敵基督(大罪人)將橫行於世,神藉着空前的災難臨到地上,給未信的猶太人以及所有不信的人一個管教的時段。在大災難結束之後,耶穌基督要親自回來,在地上設立千年國度。
神施行的審判全然公義,目的是要叫人悔改,歸向真神。然而,在災難的煎熬中,大部分的人不單不肯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更褻瀆真神(啟九20-21,十六9、11、21)。只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恐懼而歸榮耀給神(啟十一13)。
一七四一年,愛德華約拿單有一篇著名而震撼人心的講章「罪人在忿怒的神手中」,繪形繪聲地描述不信主者最後的光景。茲引述其中一段:「你們現在所聽到的,正是那些離開基督之人的情形:那苦惱的世界──硫磺的火湖,現在正延伸臨到你身上,在那裏有神忿怒烈焰的火坑,地獄的門正大大的敞開,你無處立足,亦沒有甚麼可以攀附的。你與地獄的中間,除了空氣,沒有別的。但神的大能可以將你托住。」
然而,今日許多人只看見自己的能力,誤以為人定可以勝天,眼看著自己或世界走到盡頭,還不願意轉眼仰望主。因為許多人不信神,不是由於有充分的理由去推翻神的可信,而是因為人心底裏希望這個世界沒有神,那麼,他們就可以任意行事、隨便犯罪。但啟示錄告訴我們,他們最終必將後悔。
五. 地上災難,天上讚美,交替出現
使徒約翰描述這些災難,到了關鍵的時刻,讓人看見天上情景與地上災難交替出現。約翰採用現代拍電影般的手法,用兩個畫面道出兩種布局與場景,互相襯托,勉勵信徒用屬靈眼光來看地上的際遇,藉著屬天的盼望度過今世艱難的時刻。
啟示錄中的天上幕景,常見受造物發出敬拜與讚美,對象都集中在父神與羔羊身上:歸與坐寶座的(四9),歸與主神(四11),歸與曾被殺的羔羊(五12),歸與坐寶座的和羔羊(五13),歸與坐寶座的與羔羊(七10),歸與昔在今在的主神(十一17)。
在敬拜與讚美中,多次出現美妙的歌聲(四8-11,六9-14,七10-12,十一15-18,十五3-4,十六5-7;十九1-6哈利路亞大合唱)。為甚麼在大災難的同時,會有那麼多歌唱的時刻呢?相信這些受造物(包括信徒在內)歌頌救贖奇工,更證明神的審判是嚴正且公義。
六. 撒但勢力雖猛,不敵神的權能
在大災難最後階段,撒但奮力作最後垂死的掙扎,那時,敵基督將橫行於世,迷惑眾人,吸引人敬拜獸像(十三13-14,十四9、11,十六2);這是進入兩個國度爭戰最激烈的時刻。然而,啟示錄第十九章告訴我們,耶穌基督要以王者的身分,率領天使與天軍同來,要顯露罪惡、審判罪人,全數瓦解撒但的勢力。
我年輕時讀過一本歷史小說,印象深刻,到現在還記得書名與作者。整本小說情節緊湊,扣人心弦,但讀完的那一刻,我十分氣憤地將它摔在桌上,因為我對故事悲劇性的結局感到失望。我原來盼望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收場竟是主角從橋上跳河自盡。相信不少人讀小說時會像我一樣,希望有圓滿的結局。然而,現實生活卻不能時時這樣。有些小說忠實地描繪生活的悲劇,但人們卻無法接受。
在神的永恆計劃與整個歷史進展中,聖經已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場善惡之爭,最終得勝者是耶穌基督,而所有真正屬於主的信徒都包括在得勝的團隊中。因為在眾天軍之中有穿細麻衣的聖徒(十九8),是妝飾整齊的新婦,預備參加羔羊的婚筵。正說明「在世間是山窮水盡,在主裏卻柳暗花明」。
七. 災難結束,成全救贖,天地更新
耶穌在橄欖山上講論末日情況時,說明各種天災人禍將會接踵而至,「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二十四8)「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可稱之為彌賽亞出現前的痛苦。用婦人「生產」的痛苦來形容耶穌基督來臨,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因為它是人間最深切的一種疼痛;它的痛楚會逐漸劇增;它最終會將新生命帶進新的世界。
在新的世界將要來臨之先,正如產婦的陣痛會逐漸加劇,痛楚會達到頂點。這時,彌賽亞將從天降臨,滅絕一切仇敵(啟十九11-18;參亞十二1-9,十四1-4),並建立地上的國度,迎接新天地的來臨。
結語
這個世界是坐落在一座隨時會爆發的活火山之上,災難也隨時會爆發,但屬主的人可以放心,因為耶穌基督是得勝的君王。
一位美國牧師到兒子的中學觀看球賽。他進入校園時看見一名校工,坐在角落看書,等球賽結束後開始打掃。
牧師問他說:「你在讀甚麼呢?」
「聖經。」
「讀的是那一卷?」
「啟示錄。」
「你明白嗎?」
「明白!」
「那這卷書在說甚麼呢?」
「噢!很簡單,耶穌必定得勝 (Jesus gonna win)!」
之後,這位牧師告訴許多人,那是他聽過對啟示錄最簡單、最直接、又最準確的詮釋。」

~~~~~~~~~~~
附註
1法新社華盛頓2007年9月20日,記者陳昶佑報導。瀏覽於2012年7月21日。
2楊牧谷,《終極的序幕:榮耀大寶座——解讀啟示錄第四章》(香港:更新資源,2001),頁2。
3斯托得著,李望遠譯:《無與倫比的基督》(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3),頁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