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五3:「耶和華阿,早晨您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儆醒。」 禱文:「天父啊,我知道在新一天開始之先,我必須先尋求您的面,讓我可以從您的面光中得力量,行走今天的道路。
天父啊!許多時候我的日子不如理想,乃因為我在早上預備的功夫仍未做得足夠。我衝上戰場,但兵器卻未預備好;我要肩負重擔,卻沒有健壯的身體去承擔。父神啊!求您赦免我過去的忽略,讓我在每天的早上先朝見您,預備我的心靈迎見一天的重任。」
經文:詩六2:「耶和華啊,求您可憐我,因為我軟弱。耶和華啊!求您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發戰。」
禱文:「父神啊!求您施恩幫助我,因我的身體與心靈都容易軟弱、缺乏力量。求您使我的心靈因您而得到平靜與安穩,不因肉身的軟弱而灰心失意。求您亦讓我確認,肉身上的一根剌可助我經歷您的豐盛,鼓勵我要持續不斷地倚靠您。
求您使我身、心、靈都得活潑有力。但無論境遇如何,或康健或患病,或行動或等候;無論是生是死,我生命的目標是要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Category: 賴若瀚牧師文章
十步釋經法
這本釋經書兼具解經正確原理與實用之特色。從理論至實踐,從實踐至應用,舉凡與查經步驟或釋經原則有關,包括聖經之神奇,讀經的態度,解經者的裝備,歸納查經法,實義解經法,釋經的困難等,皆包羅萬有,應有盡有。
~~~~~~~~~~~~ «書評» ~~~~~~~~~~~~
賴若瀚博士這本《實用釋經法》兼具解經正確原理與實用之特色。作者不但博覽有關的著作,且具多年牧會經驗,是作者在教會的教導與訓練中,累積了許多經驗的成果。本書資料與實例之豐富,坊間似無可出其的,有志研讀聖經者,理應人手一冊。
— 陳終道牧師 (作家、金燈臺雜誌創辦人兼主編、加拿大列治文門諾弟兄會真理堂主任牧師)
賴若瀚博士用活潑的中國式講道開始,加上深入嚴謹的「西方式釋經」…… 把實用和理論結合,本書是他一生事奉的結晶,必對中國教會、中國教牧人員、中國平信徒領袖有極大貢獻!
— 麥希真博士 (新加坡神學院榮譽院長)
查《實用釋經法》此書資料豐富浩瀚,從理論至實踐,從實踐至應用,舉凡與查經步驟或釋經準則有關的,皆包羅萬有,應有盡有。包括聖經之神奇、讀經的態度、解經者的裝備、各類譯本的比較、查經工具的介引、歸納查經法的訣竅、實義解經法、釋經的困難,以及釋經時常用詞彙之定義等不勝枚舉。……在中文書籍來說,這是本空前的良好參考書,它不但適合個人研經用,亦可供神學院作為課本。作者行文流暢,文字生動,舉例貼切,引人人勝。
— 馬有藻博士 (作家、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教授)
在中文釋經學方法論缺乏的當兒,賴若瀚牧師這本《實用釋經法》可算是一本適合時需的書籍。西方一般的釋經學著作較重學術而不夠實用,《實用釋經法》正能填補這個缺環。本書充分反映作者堅實掌握各種釋經的法則,並列舉無數範例給予讀者清晰的指引,深盼華人信徒好好利用這書,去透悉聖經之正確經義。
— 曾立華博士 (香港建道神學院副院長、宣道會西環堂顧問牧師)
但以理書十章的魔君是指著誰說的?
但以理書十章13、20節中的「波斯國的魔君」和「希臘的魔君」是指著誰說的?
讓我們先看但以理書第十章的有關經文:
13節:「但波斯國的魔君,攔阻我二十一日,忽然有大君〔就是天使長,21節同〕中的一位米迦勒來幫助我,我就停留在波斯諸王那裏。
20節:他就說:你知道我為何來見你麼?現在我要回去與波斯的魔君爭戰,我去後,希臘的魔君必來。
21節:「但我要將那錄在真確書上的事告訴你,除了你們的大君米迦勒之外,沒有幫助我抵擋這兩魔君的。」
以下通過三方面的論述去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一. 靈界爭戰的真實
但以理書第十章記述但以理禁食禱告(1-3節),因他的禱告達到神面前,神就差遣天使加百列前去告訴他有關將來事的奧祕。然而在前去的路上,加百列與波斯魔君和希臘魔君發生靈界爭戰。這場爭戰激烈,因為有天使長米迦勒幫助加百列一同與波斯的魔君爭戰。
後來加百列告訴但以理說,他未克前來,乃因為「波斯國的魔君攔阻我二十一日」(13節)。下文20節又說:「……現在我要回去與波斯的魔君爭戰,我去後,希臘的魔君必來。」
「君」是「王者」,是具有權能的人物。《新聖經譯本》 (New English Bible) 把第13節的「波斯國的魔君」譯成「波斯國的天使君王」(The angel prince of the kingdom of Persia),將「天使」的意義翻了出來。中文加上「魔」這形容詞,是將他們列入「不是善類」。他們正是靈界人物,而且滿有力量,否則怎能與天使長加百列與米迦勒爭戰二十一天之久?因此,「波斯國的魔君」應是指「惡天使」說的,「希臘的魔君」亦然。
但以理書雖然沒有記述天使長與魔君之間爭戰的內容,卻明顯地指出屬靈爭戰的實在性。
列王紀下第六章記述亞蘭王一次用大軍圍困多坍城,要捉拿神人以利沙(13-14 節)。以利沙與他的僕人清早起來,看見敵軍的車馬軍兵圍城。那僕人感到驚懼,不知如何是好。以利沙勸導他不要懼怕,因為「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16節)。神人後來禱告求神開這少年人的眼睛,讓他看見滿山都是要來幫助以色列民的火車火馬。(17節)
這是靈界的揭祕。其實靈界的事確實存在,只是肉眼不能看見而已。當我們靈眼得開,就可以看見。感謝神,今日有神的話語幫助我們,讓我們可憑信心去接受。
保羅講述信徒所要面對的敵人,是管轄幽暗世界的惡魔(弗六10-20,尤參12節)。既然天使長都受到黑暗勢力的阻撓,更何況我們這些有血有肉的凡人呢?基督徒生活不是一個遊樂場,乃是一個戰場。
二. 屬世政權背後有靈界操縱
在「魔君」前面加上「波斯」和「希臘」兩個國家名稱,指出惡天使的權力是受限制於某個特定的地域與範圍。新約聖經同樣記述鬼魔的勢力受地理環境的限制(參可五10;路八31),他們不能無處不在。
「波斯魔君」與「希臘魔君」正是魔鬼撒但差派到兩國的使者,暗中影響這兩國的領袖,使他們敵擋神。雖然但以理書強調邦國的興衰在乎神,然而,真正使神的審判臨到這些國家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領袖只顧順從地區性的魔君行事。以賽亞書第十四章講述巴比倫王被背後的魔君所主使,以西結書第二十八章的推羅王也是被推羅的魔君所操縱。
雖然如此,天上的善天使亦有同樣的責任。米迦勒被稱為「大君」(21節),被派管理及看守以色列地,但以理書十二章1節更進一步介紹他是「保衛你本國之民的大君」。以色列民同樣有善天使護衛。其實巴比倫亦有,因為但以理在異象中看見管轄巴比倫的「守望的聖者」(但四13)向他說話。
毋庸置疑,「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都受「世界的王」所管轄(參約十二31,十四30)。魔鬼差派他的眾多使者在不同地區作迷惑與破壞的工作。當信徒努力事奉要為主得人,魔鬼與他的差役就四處出動攔阻人,矇蔽人的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亮他們(林後四4)。
有人或許會問:「神既是無所不能,為甚麼不及早消滅魔鬼與他的差役,讓他們不要再攪擾世人呢?」雖然神是統管萬有的主,但在祂所允許的計劃中,仍容讓天使與惡魔持續有屬靈的爭戰。然而,在將來的世界裏,神並沒有讓天使(無論是好是壞)參與管理的工作(參來二5)。這句話可能反映新約時代的人對惡天使參與現今世界的管理的觀念。然而,這只不過是現今世界的現象而已。總有一天,惡天使要受神的審判,到神為他們所預備的永刑的地方(太二十五41;參啟二十7-10)。
三. 禱告的力量
但以理恆切禱告共二十一天(參但十2、3),這跟天使長米迦勒與魔君折騰了二十一天有密切的關係。但以理對天使與魔君的爭戰似乎毫不知情,他的禱告並非刻意衝著惡勢力而發,他只想明白神對他本國子民的心意。但以理的禱告具有影響靈界的能力,而天使加百列特別為他的「言語」而來(12節下),是因為他「專心求明白將來的事」(12節上)。
保羅在指出我們是與管轄幽暗世界的惡魔爭戰之後,鼓勵聖徒要作主精兵,並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剛強抵擋仇敵(弗六14-18)。他在弗六18強調說:「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撒但的使者可能頑強,一個惡天使就抵擋加百列二十一日之久。然而,由於靈界惡魔的攪擾,我們更要用禱告去得勝他。
今天,有人強調說,因為有「區域性的邪靈」,所以要經常宣告靠耶穌得勝的能力去抵擋邪靈,讓他不能在某地區作攪擾的工作。然而,我們得注意,雖然我們不能低估邪靈的工作,卻也不要高估他們的勢力,讓自己惶惶不可終日,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得勝撒但的權勢,那在我們裏面的,比那在世界中的更大(約壹四4)。另一方面,當我們在禱告中宣告靠耶穌能力來攻擊邪靈的同時,不能忽略要積極地傳福音,因為真正的傳福音和領人歸主,是擺脫邪靈控制人靈魂的最好策略。
十步研經法示範10 – 使徒行傳一章八章
第九步驟:列出細節
從第八步驟已得出應用的原則:「今日的信徒必須倚靠聖靈所賜的能力,承擔主所託付的普世使命,作見證直到地極。」
以下是初步的細節:「我要倚靠內住聖靈所賜的能力,以教會與家庭為中心,傳福音給家人、親屬、朋友、甚至是我看為地位卑微的人。」
寫下初步細節之後,要問一個問題:「這樣細節的應用夠仔細嗎?」相信是「不夠的!」因為它沒有將應用具體化,沒有指出要傳福音的人物、地點、時間與方法等。
以下是一些比較具體性的細節應用:
1. 「我求聖靈充滿我,在我周遭的親友中為主作見證。我現今列出三個朋友的名字,然後要想出下一步對每個人應該怎樣開始。」
(帶領查經時可以提問的相關問題:「你具備聖靈所賜的力量去作見證嗎?」「你願意在你周遭的親友中選出三人,開始向他們傳福音嗎?」「你要怎樣有效地逐個帶領他們?」)
2. 「在教會中,每個主日都有一些未信主的新來賓,我要配合教會的探訪部,先找出他們的名字與電話,然後找出一個與我的背景、言語相近的新朋友,要用一個月的時間聯絡、探訪、以及傳福音給他們。」
(帶領查經時可以提問的相關問題:「在你的教會中最近主日來的未信主的新朋友,你希望怎樣帶領他們信主?」)
3. 「我今年內最少要參加一次短宣事奉。我要開始打聽要跟誰去?是跟教會去呢?還是跟別的宣教機構去?經費如何籌備?是自己一人還是與配偶家人一同去?」)
(帶領查經時可以提問的相關問題:「在今年內,你是否願意參加一次短宣事奉?」「若是願意,又當如何進行籌備呢?」)
第十步驟:身體力行
將以上所列出的細節,按照所定的計劃付諸行動。在行動之先可以為這些決定祈禱,亦可以找一至兩位好友一同實行,或是請他/她為你祈禱,使你可以完成。
牧師是否應有任期?
教會的牧師(或傳道人,下同)是否應有任期?這問題在聖經似乎沒有明確交代。初期教會的使徒或教會同工,當接受聖職後,基本上是做到離世才停止,沒有任期,沒有退休。由此看來,聖經似乎贊成神的工人不需要有任期,因他們的去留是他們與神之間的事,可按從神而來的感動自行決定。
牧師沒有任期限制,好處是這樣做會尊重牧師是神的僕人,他們蒙神呼召,向神負責,別人不須亦不方便參與提出任何意見。然而,這樣做的缺點是:萬一牧師因有了「金飯碗」而疏懶或不稱職,教會同工與會眾需便要不斷忍耐,而聖工亦可能因此停滯不前,不知如何解決。
故此,有些教會設立牧師有任期的體制。例如,聘任牧師時以三年或四年為一任,在任期即將屆滿前由教會長執會(或最高決策議會)或會眾投票,經多數票(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通過後可續聘。有任期的好處是避免以下情況:牧師不稱職時,教會不知道當如何處理。然而,有任期的缺點是給牧師無形壓力。因為任期一下子就屆滿(特別是兩年或三年一任的),牧師面對議會或會眾的裁決,會有一定的壓力;若牧師因此要討好會眾,就不能按從神而來的感動去講道或帶領教會了。
筆者認為較好的處理方法是,在牧師上任後設一個適應期,以三年或四年為準。在適應期過後,應該給予牧師無限期的聘任,類似許多大學所採用的終身任職權(tenure)制度。
這世上沒有一個體制是全無問題的,因為基本的問題是在人身上。然而,教會對牧師的職分要有相當的尊重,因他是神所呼召的僕人,不是僱工。筆者相信用三至四年的時間觀察,應該可以看出牧師的為人與處事作風等。
若是牧師後來不稱職,怎麼辦?教會必須先為這事多多禱告,然後請屬靈人按屬靈的原則處理問題。深信教會元首主耶穌基督會賜下智慧,為我們亦透過我們去解決問題,切忌按血氣行事。
(註:有關教會應如何尊重牧者,請參考本網站曾刊登的「如何善待你的牧者」一文)
十步研經法示範7 – 使徒行傳一章八節
第五步驟:逐題解答(四)
現在再看所解答的十五題的答案,可以進行對照註釋的步驟。在上次解答問題之後,我們列出五本可參考的使徒行傳註釋書:
• 布如司著,李本實譯,【使徒行傳】(近代萬國通用新約註解)。台北:浸宣會文字出版部,1969。
• 馬歇爾著,蔣黃心湄譯,【使徒行傳】(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7/1997。
•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使徒行傳】(聖經信息系列)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7。
• Barrett, C. K.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2 Vols. Edinburgh: T & T Clark, 1994.
• Longenecker, Richard N. “Acts” 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 9. edited by Frank E. Gaebelein,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1.
現選取其中的三本註釋書,是一般信徒讀後可以懂的註釋,並將讀後的重點收集如下:
一. Richard N. Longenecker 的註釋
在書中有兩點值得注意的:
1. 他強調這節經文是耶穌最後的囑咐,亦是使徒行傳的主題經文,使徒行傳以後的記述都是這節經文的詮釋。它所涵蓋的是一個人物,一種力量與一項計劃:人物是主耶穌;力量是聖靈;計劃是作見證從耶路撒冷開始,直到地極。
2. 另外,他引述原文,說明在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兩個地域的前面只有一個冠詞,表明它是在同一個地理範圍內,但屬於兩種不同民族。這是讀中文或甚至英文聖經都不一定會發現的心得。
二. 布如司的註釋
這本註釋對於這一節經文的解釋,就只有短短的一頁左右,不長!作者的見解有以下值得注意的地方:
「因為耶穌在祂受洗的時候,曾受了聖靈和能力的膏,所以祂的門徒現在也要同樣的受膏,使其能繼續祂的工作。」(頁30)
另外,他強調「見證」是使徒行傳全書「很顯著的主題」,並列出下列經文:二32;;三15;五32;十39;十三31;二十二15等作為參考。他並且引用以賽亞書四十三10;四十四8兩處經文說明以色列曾被稱是世上神的見證,但以色列一國尚未完成這使命,就由耶穌基督接續去完成。
布如司亦同意這裡所提述的地理名詞是使徒行傳的「內容索引」。
三. 馬歇爾的註釋
作者指出:「有人認為地極是羅馬,但其含意可能更廣遠,使徒行傳結束時,並沒有說這任務已經完成,只是第一階段完結而矣。」(頁46) 「這幾句話是耶穌離開地上之前最後的幾句話,有它特別的重要性,與(路加)福音書所記祂最後的話十分相符。」(路二十四46-49)
結語
總括來說,這些註釋書有多處補充的見解,值得參考。
另外,在我們十五題的解答中,與這些註釋書的結論並沒主要矛盾的地方(若然有,就必須經過衡量之後選取一個較合理的答案)。
**下期預告:請將這節經文歸納總意,並找出它的主題與應用原則。(註:請先看這節經文所包括的重要神學思想,然後再組合成為一句經文的主題,再引伸到應用的原則。)
運用經文與禱文敬拜默想
以下是一個敬拜、默想與祈禱的獻議,適用於個人靈修、小組聚會或教會祈禱會。透過用詩歌、音樂、經文與禱文,配合在同一主題之下,讓弟兄姊妹可以一同敬拜神與向神禱告。
主題:來到聖潔的寶座前
程序與內容
一. 唱詩 / 讀經
A. 唱詩:「聖哉!聖哉!聖哉!」第1節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大主宰!清晨歡悅歌詠,高聲頌主聖恩;
聖哉!聖哉!聖哉!恩慈永不更改!榮耀與讚美,歸三一真神!
B. 讀經:以賽亞書六章1-4節
「1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 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4 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
C. 再唱詩:「聖哉!聖哉!聖哉!」第1節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大主宰!清晨歡悅歌詠,高聲頌主聖恩;
聖哉!聖哉!聖哉!恩慈永不更改!榮耀與讚美,歸三一真神!
D. 讀經:啟示錄四章8-11節
「8 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 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9 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10 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11 我們的主,我們的 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E. 唱詩:「聖哉!聖哉!聖哉!」第2節
聖哉!聖哉!聖哉!聖徒虔誠敬拜,各以華麗金冠,奉獻寶座之前;
千萬天使天軍,謙敬崇拜上主,昔在而今在,永在萬萬年。
F. 讀經:出埃及記十九章16-23節
「16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17 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都站在山下。18 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動。19 角聲漸漸的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20 耶和華降臨在西乃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21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下去囑咐百姓,不可闖過來到我面前觀看,恐怕他們有多人死亡。22 又叫親近我的祭司自潔,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23 摩西對耶和華說,百姓不能上西乃山,因為你已經囑咐我們說,要在山的四圍定界限,叫山成聖。」
G. 唱詩:「聖哉!聖哉!聖哉!」第3節
聖哉!聖哉!聖哉!主藏在雲彩裏,罪人焉得瞻望,真主威嚴榮光;
惟耶和華至聖,誰堪與主相比?力、仁、聖、完備,大哉天地王。
H. 讀經:啟示錄五章13-14節
「13 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14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
I. 唱詩:「聖哉!聖哉!聖哉!」第4節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大主宰,天上地下海中,萬物頌主聖名;
聖哉!聖哉!聖哉!恩慈永不更改!榮耀與讚美,歸三一真神!
二. 信息與默想(賽六1-10)
A. 人的盡頭與神的起頭(賽六1-4)
「1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 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4 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
猶大王烏西亞可算是一個好王。他十六歲登基,作猶大王共五十二年。聖經說他行耶和華眼中為正的事,定意尋求神,因此得神賜福。他的戰蹟與政蹟都十分輝煌:國勢強盛,聲名遠播,可算是所羅門王以來最輝煌的統治。以賽亞正在這樣一個好王離世的時候看見異象。
一個國家的領袖,無論他如何英明,亦不能長久坐在寶座上,他的國權總有結束的一天。
請問:「當你倚靠的象徵不復存在,在靠山失去的時候,你的心會有甚麼感受呢?你會感到灰心、失望、或是無助嗎?」
不錯,人的倚靠有一天會過去。但人的盡頭卻是神的起頭。當先知以賽亞感到國家元首離去,前途茫茫的時候,神讓他看見祂那訖立不動搖的寶座,在「洪水氾濫的時候,耶和華仍然坐著為王。」
B. 神的聖潔與人的污穢(賽六5-7)
當以賽亞看見神的聖潔、崇高與威嚴之後,他心中立時產生一種強烈的內疚與不配,他察覺自己是一個污穢不堪的罪人。
「5 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6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7 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
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聖潔的主,不能有半點的虛假。一個誠實的基督徒,必定經常在主面前省察自己,而且當他愈親近主的時候,他就愈看見自己醜陋的面目。
「真正復興的來臨是當人對神的聖潔有一種深切的認識,並對自己的罪污有一種嶄新的厭惡。 」(葛理瀚牧師)
「沒有人可稱得上是良善的;直等到…
… 他發現自己原來是何等的邪惡
… 他瞭解自己並沒有權柄去嗤笑、批評或論斷別的「罪人」
… 他拼棄一切的自義與自欺
… 他將生命中最後一滴的法利賽油都擠出來
… 而他唯一的盼望是逮到一個罪犯,將他安置在自己帽子底下」
(G. K. Chesterton)
以賽亞在神聖潔的光中,特別看見自己咀唇不潔的罪。他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舌頭最容易使人犯罪、失敗,而且最能使別人跘跌。例如:搬弄是非、嘲弄諷剌,粗言穢語、不盡不實等都是舌頭經常犯的罪。
請問:「你曾看見神的崇高與威榮嗎?又在你看見榮耀的主之後,你是否同時看見自己的軟弱與不配?以賽亞在神的面光中看見自己嘴唇的敗壞,請問在你生命中有那一項罪惡或陋習,經常在攪擾你呢?」
「真正看到神榮耀的信徒,必自慚形穢;認為自己還可以的信徒,必未有親眼見過神的經歷。 」(An Unknown Christian)
感謝神,當人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神的潔淨亦會立時臨到。撒拉弗從壇上取了火炭,將以賽亞的嘴唇潔淨,並且宣告他的罪已得到赦免。
神的赦免與潔淨亦會同樣地臨到所有心靈向祂赤露敞開的人。
C. 人得潔淨與神的差遣(賽六8-10)
在以賽亞得蒙潔淨後,神的呼喚臨到他。
「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9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
事奉之先必須先對付自己;而得神的潔淨是為了要事奉。
請問:「你屬靈的生命是否經常經歷潔淨與更新?你有聽到主的聲音嗎?無論別人如何回應主的呼喚,你是否願意正面回應祂對你的託付呢?」
「神在這個時代能實現一個偉大的神蹟:就是祂從這個污穢不潔的世界裡呼召一個污穢不潔的人,使他得到潔淨,然後將他仍舊安置在這個污穢不潔的世界裡,但保守他出污泥而不染。」(Leonard Ravenhill)
三. 誦讀禱文:「我又回奔到您的身旁!」
主啊,您最認識我的本相!
我經常自找麻煩,身陷困境 —
我批評苛刻、我吹毛求疵,
我頑固屈強,我浪費時間力量,
我推卸責任,
有不少人我故意避開,有許多事我不願盡力,
當事情不如我意的時候,我會躲到自己的角落中,鬱鬱不樂,
我甚至轉身用背向您,主啊!為要逃避您洞察人的目光。
直等到我對自己感到失望,
那無比的孤單令我戰憟,我抵受不住我內心的愧疚。
主啊,每次都是這樣,我又回奔到您的身旁!
試問,我可以往那裡去呢?
誰比您更明白我的心境?
誰能完全赦免我的罪?
誰可以救我脫離愚昧的驕傲呢?
沒有別人,主啊,只有您!
感謝您樂意接納我,愛顧我,時刻歡迎我。
主啊,我真的不由自主,又回奔到您的身旁了。
(Ruth Harms Calkin, Lord, I keep Running Back to You, 11)
四. 祈禱 / 默想 / 自省(先由個人默想,然後分小組分享與禱告)
請從下列的對比作自我默想與省察,並請寫下你向神認罪的心意,然後在主面前禱告。
A. 神的偉大與人的渺小
B. 神的崇高與人的卑微
C. 神的大能與人的軟弱
D. 神的聖潔與人的污穢
五. 再唱詩:「聖哉!聖哉!聖哉!」(第1節)
後記
- 上列的程序乃圍繞在「神的聖潔」與「人要對付自己的罪」的主題而設。所有的資料都不離這主題,讓參與的人精神可以集中而且易於跟從。
- 程序的內容最好先全部預備妥善,用 Power Point 打在營幕上,將會收到最大的效用。
- 「聖哉!聖哉!聖哉!」這首詩歌的四節,是以四處經文作為背景而寫成的。在唱每一節之先讀出相關的經文,是要讓弟兄姊妹重溫聖經的事蹟,讓他們經歷神聖潔的彰顯,印象更加深刻。若是事先找出四位聲音宏亮的弟兄或姊妹,在聚會中朗讀經文更佳。
- 程序中可用其他加上一些配合主題的詩歌,然後按需要重新整理。
- 最後的祈禱、默想與自省是整個程序的高潮,藉著前面的預備讓弟兄姊妹在神面前有所回應。
- 這是一篇敬拜、默想的獻議,在這裡只選錄一篇。弟兄姊妹若覺得合用,可以照辦煮碗,舉一反三,另外設計別的程序使用。
用屬靈偉人的禱文學習祈禱(一)
我們曾討論如何將聖經的經文化為禱文,並用不同的示範幫助弟兄姊妹應用與實踐。現在,讓我們探討如何透過一些歷代屬靈偉人的禱文來學習禱告。
我一直以來有一個觀念,認為禱告必須隨時隨地,按當時的感動,自發性地獻到神的面前,讓神垂聽。因此我認定禱告必須從心而發,透過語言作為工具向神表達。若將禱文寫下才禱告,或是禱告後再將禱文寫下,都會有一種矯扭造作、不太自然的感覺。
然而後來讀舊約詩篇,才驚訝地發現詩人將他們不同情況下的禱告內容記錄下來,收集成詩篇這本崇拜集,成為歷世歷代信徒寶貴的資產。既是這樣,為甚麼現代的信徒不能將相繼效法,將禱文寫下呢?
除了詩篇以外,我更發現一個鮮被發現的屬靈寶藏,就是歷世歷代屬靈偉人的禱文。雖然它們與舊約詩篇的默示性不能同日而語,但它們的屬靈影響可以比美詩篇裡的禱文。這些禱文是歷代屬靈人的生命結晶,閱讀它們可讓我們進入他們的心靈世界,分享他們在神面前的經歷。而且多讀之後,會不自覺地受他們感染,效法他們榜樣,並且他們的言詞來表達我們的對神的心意。
一. 一個屬靈寶藏的發現
在一九九二年,當我仍牧養達城基督徒中國教會時,我對祈禱有一個新的體會。
當年的六月八日,我們教會的一部十五座位的小型巴士,滿載著十五至十七歲的少年人,前往參加一年一度的全達拉斯城的青少年聯合夏令營。車子在高速公路交口要左轉的一剎那,忽然被一輛砂石車攔腰撞上,小巴士被拖行了五十公尺,負責開車的輔導員與四位青年人當場被主接去,另外十人分別受重傷與輕傷。
這次車禍如同大地震搖憾整個教會,在車禍發生之後,我們收到許多從各地各方寄來的信件、電報與慰問咭片,其中使我們弟兄姊妹甚得安慰的是一個禱文,是從兩個美國的基督徒不約而同地寄來的,題目是:「一個神聖的委託 – 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我深感這禱文的信息非常寶貴,正是當時教會的弟兄姊妹,特別是作父母們所需要的提醒,所以我請一位姊妹將它繙譯為中文,刊登在主日崇拜的秩序單上。禱文的內容如下(作者資料不詳):
衪說:「我將我的孩子暫時託付你們一段時間,
他生時討你們喜愛,死時使你們悼念。
可能是六、七年,或廿來載,你是否願意為我好好照顧他,直到我召他回家?
他處處迷人,帶給你們歡樂的時光。
縱使時間短促,你們所擁有那美麗的回憶,堪作離別傷痛的慰藉。
我不能答應他會久留,因世人都會歸回塵土。
但這孩子來到世間,是為了我有功課需要他學。
我天涯海角為他遍尋良師,在茫茫人海中,我選召了你。
你是否願意傾力愛他,不以此為白費氣力。
即使在召他回家時,不要怨恨我。
我彷彿聽見他們在說:
『親愛的主,願您的旨意成就!
為這孩子帶來的喜樂,我們願意冒上痛苦的風險,
我們將會細心照料他,盡一切所能愛護他,
為過去所經歷的歡愉,將以感戴的心銘記。
但如果天使提早接他回去,我們將勇敢地克服離別的悲愁,並嘗試著去接受。』」
自從那一次開始,我就開始收集、閱讀、並繙譯屬靈偉人的禱文,在整個過程中,我的心靈得著無窮的幫助。
(待續)
教會聘牧的過程
華人教會要聘請牧師(或傳道人,下同),可算是一件大事,而且難度甚高。若是處理不當,影響甚為深遠。因此,必須用祈禱與審慎的態度來進行。
一. 基本的認定
牧師的職分是神所呼召的,他是蒙神差遣牧養教會的僕人。教會在聘牧過程中,切忌以聘請僱工的心態進行。從領導層至會眾,都應該在過程中顯出對神僕人的尊重。
二. 對牧師人選的要求
一般來說,對牧師的要求和盼望是:牧師受差遣到個別堂會,以牧養、教導及勸勉信徒,並祈禱傳道為事奉的重點。
對牧師人選的要求可以歸納如下:
1. 屬靈品格方面──提摩太前書三章1至7節對教會監督的要求,可適用於牧師;根據那幾節經文所提出的要求,可歸納在四個主要範疇內:屬靈的品格、對外的見證、家庭的管理,與事奉的能力。
2. 信仰方面──應聘的牧師要認同福音派的信仰,教會最好要有一定的信仰條款,讓應聘的牧師可作參考,亦可以讓他提出那些不一樣的看法。
3. 恩賜方面──應聘的牧師須具備牧養、治理、講道與訓練等方面的恩賜。
4. 經驗方面──應聘的牧師最好要有當地牧養教會的經驗,這樣才能容易適應並投入事奉。語言方面,他當然要能熟悉會眾的語言。
5. 家庭方面──應聘的牧師最好是已婚,這樣會比較容易勝任牧養工作,當然,這並不排除個別例外情況出現,因為耶穌基督與保羅都是不曾結婚的。師母必須與牧師同心,有負擔於牧師的事奉。當然,傳統的「買一送一」的觀念,隨著時代的轉變已有不同。然而,師母若能對教會的事奉有所參與(不一定要參與很多),將會是牧師事奉的一大祝福。
6. 與人同工和相處方面──在教會中的事奉是不能不接觸人的,牧師要能帶領團隊發揮最大的功能,因此他不宜抱持獨行俠的心態。
三. 聘牧的過程
當有牧師職位出缺時,教會應組成「聘牧委員會」,專注並積極物色合適的牧師人選。聘牧委員會成員的多寡可按需要而定,最好有傳道人、長執與會眾代表參與其中。
遇有合適的應聘人選後,聘牧委員會可邀請牧師候選人寄上個人資料一份,以供參考。申請表上所需填寫的項目不宜太多,因為有負擔要來的牧師,看見表格頁數太多就會望而生畏。而且好的牧師會受到多個教會垂青,因此不要在填寫表格事上為應聘的牧師帶來太多的不便。
聘牧委員可致電給牧師候選人所列舉的推薦人,和他曾牧養之教會的屬靈領袖,以諮詢有關候選人事宜。同時,亦可以請教一些有經驗的牧師,從旁取得一些有關候選人的資料。
其後,邀請候選人前來教會證道(最好亦邀師母同來),並與聘牧委員會的成員面談。牧師與師母可與各長老、執事,並各團契的弟兄姊妹彼此交通、認識。不要讓會眾問太多的問題,因為會眾並不一定懂得發問;若提出了一些不合宜的問題,那就弄巧反拙了。
在約談與訪查後,聘牧委員會將各方面資料作最後整理,以決定候選人是否適合。若同意候選人是適合人選,就可舉薦給教會長執會(或教會最高決策團體,下同)。經由長執會無異議通過後,就召開特別會友大會(如有這樣的必要);在會友大會通過後,就由長執會以書面發出聘請信。
結語
請注意,教會不要好高騖遠,以為要請「名牧」來牧養教會才好。一來,這世上的「名牧」並不多;二來,他們不一定願意應聘到你的教會。最好能請一些腳踏實地、勤奮事奉,有遠大志向,且願意與教會各人同心並一同成長的牧者
十步研經法示範4 – 使徒行傳一章八節
第五步驟:逐題解答
根據第五步驟「逐題解答」的前九個大原則,先行解答第1-5題共五個問題。九大原則表列如下:
解釋的原則 |
意 義 |
1.實義解釋 |
按照文詞語句最自然、最正常、而又最通用的意義去解釋經文。 |
2.上文下理 |
根據經文的合一性去發現各部份的文詞關係,再按照這種緊密的關係去理解經文的意義。 |
3.歷史背景 |
認定經文是作者在某時代對特定讀者所傳遞的信息,因此,要藉著瞭解經文當時的歷史、地理、文化與風俗等背景資料來推敲經文的意義。 |
4.文法結構 |
瞭解作者如何藉著詞字、片語與句子作為基本材料,配合在文法的架構中而產生的整體意義。 |
5.詞的研究 |
研讀個別「詞字」本身所擁有可能的意義,並透過歸納或演繹的方式去斷定個別「詞字」在經文中的意義。 |
6.以經解經 |
根據聖經整體的合一性,引用或參照其他同類主題的經文,藉著比對與映襯的方法對該主題有較全面性的認識。 |
7.比較經文 |
是以經解經法的一種,將類同事件或真理的兩面予以比較,從不同的角度去推敲與歸納經文的意義。 |
8.化解象喻 |
採取正確解經原則去解釋經文中的修辭法或象徵性用語。 |
9.邏輯推理 |
遵照文字溝通的正常思維過程去推斷出經文最合理的意義。 |
以上的解經九大原則,好像一個工具箱裡的九項工具,在解答問題的時候不是每次都要用上九項或是多項,乃要看情況與需要而定。有時候可以幾項原則一同使用,但有時候只需要一項。但無論如何,解答問題應該不會離開這些原則。
以下是使徒行傳一章8節頭五條問題的解答(所採用的解經原則已附在括弧內,以供參考):
1. 這節經文與上文有甚麼樣的關係?為甚麼耶穌不正面回答門徒的問題,而引出這節經文的教導?
• 上文記述門徒關注以色列國復興的時間,因此問耶穌。當時的猶太人都有一個期待,他們等候神所應許的彌賽亞來臨,拯救他們脫離一切政治的仇敵。在多年羅馬的政權統治下,當時的猶太百姓十分盼望彌賽亞來臨建立地上的國度。門徒在一章6-7所問的正反映這種心態。(上文下理;歷史背景)
• 耶穌先指出以色列復興的時間不是他們可以知道的(徒一7),然後立時轉變話題,表明他們所問的並不是最重要的事。(邏輯推理)
• 從一8開始的連接詞「但…」可見,耶穌要他們等候聖靈的降臨,得著能力到地極作祂的見證人。耶穌所注重的不是政治國權的建立,乃是致力於屬靈國度的拓展,這屬靈的國度乃建基於祂的死與復活的救贖。(上文下理)
2. 聖靈是誰?祂與父神並耶穌有甚麼樣的關係?
• 聖靈是三一神中的第三位。「三一神」的信仰是福音派信仰的核心。(詞的意義)
• 聖靈是主耶穌應許要來的另外一位「保惠師」(參約十四16-17;約十六7-10)(以經解經)。
• 「保惠師」(paraclete)這詞原來的意義十分豐富,它基本的字義是「在旁呼叫」(calling alongside),可以有:「勸慰者」、「中保」、「法庭上的見證人」、「辯護律師」、「在旁營救者」、「個人教師」等意思。(詞的意義)
• 「保惠師」亦可以是「戰友」。古時希臘士兵在作戰時,經常是兩個人一小隊。在遇見仇敵時,他們會背對背站著,構成三百六十度的視野,保衛戰友盲點的所在。(歷史背景)
• 祂是「另外」一位保惠師(約十四16-17),表明祂有位格,不只是一種力量。(詞的意義、邏輯推理)
• 聖靈來要引導門徒明白耶穌所教導的一切真理(約十六13)。(以經解經)
• 從徒一8的下半節看,聖靈來要賜門徒屬天的能力,讓他們可以作主的見證人(上文下理)。
• 使徒行傳第二章說明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的情況(上文下理)。
3. 聖靈在甚麼時候降臨?又聖靈降臨的時候有甚麼現象出現?
聖靈降臨的情況,記載於使徒行傳第二章五旬節的時候,當時有以下的現象可見:(上文下理)
• 有大聲音;
• 有大風吹過;
• 舌頭如火熖降在他們身上;
• 他們被聖靈充滿;
• 開始說別國的話。
4. 聖靈降臨對當時的門徒有甚麼重大的意義?
與經文看來,耶穌吩咐門徒要在耶穌撒冷等候聖靈的降臨,祂的降臨亦相等於「聖靈的洗」(徒一5),對當時的門徒可有幾項重要的意義(邏輯推理):
• 應驗耶穌在世時有關聖靈的應許(約十四16-17;十六13)。
• 接續耶穌在地上與他們同在,並且成為他們的保惠師,在旁引導與幫助他們完成所託付給他們的工作。
• 賜他們到地極去作見證的能力,這是他們所極度需要的,因為他們從耶穌被捕至受死,都是膽怯的一群。
5. 聖靈降臨會使門徒得著能力?是甚麼樣的能力?
聖靈降臨為門徒帶來的能力不是身體上的力量,乃是靈裡的力量。這力量是與為主作見證有關的(參徒二章、四章),其中包括(上文下理、以經解經):
• 有口才可以說別國的話。
• 行神蹟異能。
• 充滿膽量,在敵對的公會領袖面前,以及反對的群眾中作見證。
**下期預告:再根據解答問題的九大原則:實義解釋、上文下理、歷史背景、詞的意義、文法結構、以經解經、比較經文、化解象喻、邏輯推理;去解答使徒行傳章8節所發的第6題至第10題問題。